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观察莫雷西嗪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疗效和安全性。 56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口服莫雷西嗪。经 6个月随访 ,总有效率6 7.9%。服药前后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变化。药物不良反应轻微 ,不影响继续治疗 ,无促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结论 :莫雷西嗪治疗孤立性房颤疗效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该项研究旨在明确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或联合缬沙坦治疗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是否能有效抑制心房电重构及结构、功能重构。方法随机分成四组,美托洛尔组(A组)、美托洛尔+螺内酯组(B组)、美托洛尔+缬沙坦组(C组)、对照组(D组)。服药1年后比较各组进展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同一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一年后不同组间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total)、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passive)、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A组、B组及C组1年后进展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低于D组(P0.05),A组、B组、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干预组服药1年后较服药前A组LAEFtotal、LAEFpassive、LAEFactive、LAVI无明显变化(P0.05),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较前降低(P0.05)。B组及C组LAEFtotal、LAEFpassive、LAEFactive明显升高(P0.05),LAVI、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5)。治疗1年后,A组、B组和C组各指标均低于D组(P0.05),B组与C组优于A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或联合缬沙坦治疗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可有效控制心房颤动反复发作,缩短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能有效抑制左心房结构及功能重构,可延缓阵发性心房颤动进展为持续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莫雷西嗪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以及其对房颤负荷的影响.方法 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212例,给莫雷西嗪单药干预,并随访观察治疗1、6、12个月后房颤的再发情况、负荷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服用莫雷西嗪1、6、12个月房颤再发率仅34%、32%、35%;用药前与用药后1、6、12个月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最小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房颤负荷均有明显下降,并未见死亡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莫雷西嗪可以作为预防、治疗阵发性房颤发作的选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普罗帕酮(心律平)、莫雷西嗪对阵发性房颤(房颤)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房颤病人随机分组,稳心颗粒组、心律平组、莫雷西嗪组.稳心颗粒、心律平、莫雷西嗪的起始剂量分别为27 g/d、450 mg/d、450 mg/d,不超过54 g/d,900 mg/d,800 mg/d,随访期为6个月.结果经治疗后评定稳心颗粒组的疗效为66.7%,心律平组为73.3%,莫雷西嗪组为60.0%,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论稳心颗粒、心律平、莫雷西嗪均为较好的、安全的预防阵发性房颤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莫雷西嗪预防近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随机对照观察莫雷西嗪在预防近期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发作的临床疗效。  方法  10 3例近期起病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病程≤ 7d) ,入选时未观察到器质性心脏病或有高血压但不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安慰剂组 30例 ,莫雷西嗪组 36例 ,普罗帕酮组 37例 ,口服剂量均为 6 0 0mg·d- 1 。观察 2周 ,对初始药物预防无效患者交叉用药 ,Ⅱ组 11例莫雷西嗪治疗无效者改服普罗帕酮 ;Ⅲ组 2 0例普罗帕酮治疗无效者改服莫雷西嗪。  结果 ① 72h内未出现房颤者 ,莫雷西嗪组 2 4例(6 6 7% ) ,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的 14例 (37 8% ) …  相似文献   

6.
<正>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继发于高血压、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不伴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称为原发性心房颤动或"孤立性心房颤动"(lone atrial fibrillation,LAF)[1]。以往研究认为,LAF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小,预后良好,但临床上不难见到,LAF患者并发血栓栓塞事件的情况,人们逐渐发现LAF预  相似文献   

7.
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进行较长期预防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较长期随访的方法将 19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年龄 (5 5± 10 )岁 ]随机分成 :普罗帕酮组、莫雷西嗪组和安慰剂组。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的起始治疗剂量均为30 0mg/d ,根据疗效逐渐滴定 ,不超过 90 0mg/d。每组中疗效不佳的患者随机进入另外两组 ,随访期在 3~ 2 4个月。结果  (1)普罗帕酮 1~ 3个月的疗效为 76 7% ,4~ 6个月的疗效为 6 3 3% ,7~ 12个月的疗效为 6 1 7% ,13~ 2 4个月的疗效为 6 0 0 % ;莫雷西嗪在上述各个期间的疗效分别为 4 5 6 %、36 8%、31 5 %、2 9 8%。 (2 )不良反应发生率 ,普罗帕酮为 19 4 % ,莫雷西嗪为 2 1 5 % ;发生与心脏有关的不良反应 ,普罗帕酮为 10 4 % ,莫雷西嗪为 7 7% ,经过 2年多的随访未发现严重的心脏事件。结论 普罗帕酮是疗效较好的比较安全的预防阵发性房颤的药物 ,莫雷西嗪预防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8.
莫雷西嗪(Moricizine)亦称乙吗噻嗪,为酚噻嗪类衍生物,我们于1993年12月至1995年1月用莫雷西嗪对104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4例均为住院(40例)及门诊(64例)患者,男68例,女36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3年,平均8~9年。  相似文献   

9.
观察静脉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疗效及安全性。 49例冠心病伴发房颤的患者 ,按既往是否常规服用美托洛尔或氨酰心安而分入A组 ( 2 5例 )、B组 ( 2 4例 )。全部病例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 ( 3~ 5mg/kg)静脉推注 1 0min ,然后以 60 0 μg/min的速度静滴 48h ,B组同时口服美托洛尔 6.2 5~ 2 5mg ,2次/日。行心电、血压监测 ,观察 48h房颤转复率。B组 48h后转复率为 83.3% ( 2 0 /2 4 ) ,A组为 76% ( 1 9/2 5 ) ,P >0 .0 5。A、B两组转复时间、胺碘酮用量及转复后心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1 7.2± 1 0 .6hvs 9.4± 9.2h ;880 .2±395 .3mgvs5 76.4± 331 .9mg ;86.3± 1 8.2次 /分vs76.8± 1 7.9次 /分 ,P均 <0 .0 5 )。副反应发生率A组为 8.0 % ,B组为 8.3% ,P >0 .0 5。结论 :静脉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非瓣膜病房颤安全有效 ;与单用胺碘酮相比 ,转复时间短、胺碘酮用量少。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而大多数的心房颤动在临床上都有确切的病因。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患者年龄〈60岁,在排除了心肺疾病及高血压后的心房颤动。通常这种心律失常出现在比较年轻的患者当中,且大量的临床证据证明其预后良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对孤立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最新认识。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确切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章耀 《心脏杂志》2004,16(3):268-269
目的 :评价莫雷西嗪合用倍他乐克治疗良性室性期前收缩 (室早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8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的良性室早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38例为莫雷西嗪组 (单用组 ) ,4 2例为莫雷西嗪合用倍他乐克组 (合用组 )。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单用组和合用组治疗良性室早的有效率分别为 74 %和 81%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7%和 33% ;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莫雷西嗪合用倍他乐克是治疗良性室早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对心脏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及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到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植入双腔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出现心房颤动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开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无血栓、心力衰竭、出血及死亡事件发生,观察组治疗后心房颤动发生6例,其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4例;而对照组治疗后心房颤动发生14例,其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3例,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RP与IL-6含量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与IL-6含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AEDD与IVST值分别为40.67±2.14mm和12.11±0.98mm,而对照组分别为43.29±1.40mm和13.78±0.91mm,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心脏起搏患者的应用可抑制心房颤动及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房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47案例分为:对比组进行了一般的治疗,观察组给予对比组治疗手段,增加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结果: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的方案可帮助患者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莫雷西嗪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室性心律失常远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5 0例DCM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 (CT)组和莫雷西嗪治疗 (MT)组 ,随访 4年 ,对资料完整的 4 3例 (CTG组 2 1例 ,MTG组 2 2例 )进行分析。结果 :DCM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应用雷莫西嗪治疗后近期 (第 1、2年 )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 ,远期 (第 3、4年 )能使心律失常增加 ;4 3例中 ,死亡 14例 ,且 4年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莫雷西嗪能增加DCM室性心律失常的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心房颤动进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的长期观察 ,分析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影响因素。 35 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 178例、女 180例 ,年龄 6 6 .86± 12 .2 7岁。当患者经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未再记录到窦性心律 ,时间持续 6个月以上时判定转归为永久性房颤。结果 :随访 4 .9± 2 .7年 ,共有 6 4例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 (17.9% ) ,永久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 ,瓣膜性心脏病 (2 9.3%vs 16 .4 % ,P =0 .0 4 3)和心力衰竭明显增多 (P =0 .0 0 1) ,孤立性房颤较少。在合并用药中 ,永久性房颤组应用地高辛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P <0 .0 0 1)。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 4 0mm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 (P =0 .0 2 4 )。多因素回归分析 :左房扩大 (OR 2 .0 73,95 %CI 1.80 1~ 3.4 94 ,P =0 .0 4 7)和服用地高辛 (OR 4 .15 3,95 %CI 2 .0 13~ 8.5 71,P =0 .0 0 1)为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房扩大和应用地高辛可能是预测阵发性房颤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在伴长RR间期(RR间期>1.5 s)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持续性房颤伴RR间期>1.5 s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和清醒状态时有RR间期≥2.5 s的患者比率,最长RR间期、平均心室率、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参数[24 h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和频域参数[高频(HF)、低频成分(LF)]。结果除3例自发转复为窦性心律,1例应用地高辛,1例失访外,最终入选95例。治疗后,最长RR间期从2 200±540(1 500~3 520)ms延长到2 400±490(1 510~3 560)ms(P<0.001);平均心室率、最大心室率、最小心室率均显著降低(79.78±13.31次/分vs 93.67±15.74次/分,151.82±25.08次/分vs 175.64±24.32次/分,40.78±9.79次/分vs 47.04±11.49次/分,P均<0.01);SDNN、RMSSD、HF和LF均显著增加(233.9±40.8 ms vs 209.7±54.2 ms,270.1±74.0 ms vs 240.2±40.8 ms,18 572.2±6 667.4 ms2 vs 13 997.0±5 491.3 ms2,11 373.7±4 486.6 ms2 vs 8 599.4±3 669.3 ms2,P均<0.01);全天有RR间期≥2.5s的患者,治疗前后无差异[36.8%(35/95)vs 28.4%(27/95),P>0.05];清醒状态有RR间期≥2.5 s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增多[8.4%(8/95)vs 6.3%(6/95),P>0.05]。无近似晕厥及晕厥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有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伴有长RR间期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美托洛尔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地高辛与美托洛尔合用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对40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有效率为95%,心室率为129.75±11.73次/分降至72.53±9.81次/分,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不仅疗效好,而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将联合用药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入组对象总计65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心衰患者,计算机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分配32例、33例,常规内科方案治疗者分配到对照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及美托洛尔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治疗总体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观察较高,...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76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伴咳嗽、下肢浮肿5天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体检:T36.2℃,P126次/min,R22次/min,BP120/85mmHg。一般情况差。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6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气肿征阳性,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肝剑突下3cm、右肋下1cm,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58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58例,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23例,维持理想心室率29例,随访观察18个月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能够有效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对不能转复窦性心律者,能较好地控制心室率。合理选择适应证及定期监测,长期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