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从 1985年 7月~ 1999年 11月 ,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40 2例 ,其中尸肾移植术 397例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 5例 ,发生移植肾破裂 14例 ,均为尸肾移植术 ,发生率为 3 .48%。采用腹外斜肌腱膜支撑缝合修补法挽救破裂供肾5例 ,均获成功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5例供者均为青年男性脑死亡者 ,左侧供肾 2例 ,右侧供肾 3例。 5例受者均为男性 ,年龄 33~ 5 9岁 ,平均 46 .4岁。合并有急性排斥反应 5例 ,肾功能延迟恢复 4例。肾破裂发生时间距术后4~ 11d ,平均为 6d。破裂修补距临床确诊时间平均为 1.5h。临床表现主要为移植肾区…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1978年 8月至 1993年 2月共行同种肾移植 4 5 5例次 ,术后患者带肾存活超过 10年者 14 4例 ( 31.7% )。现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4 4例中 ,男性 98例 ,女性 4 6例 ,移植时年龄 17~ 5 7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35例 ,慢性肾盂肾炎 7例 ,多囊肾和糖尿病肾病各 1例。 133例为首次肾移植 ,11例为二次肾移植。均为男性尸体供肾 ,供者的年龄为 19~ 4 2岁 ,ABO血型相同者 131例 ,血型相容者 13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 0 .0 0 5~ 0 .0 4 5。供肾热缺血时间 5~ 11min ,冷缺血时间 3~ 15h。术后 111例采用环孢素A(CsA)…  相似文献   

3.
尸体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9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院共施行尸体肾移植 2 30例 ,术后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18例 ,发生率为 7.8%。18例中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38.6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 ,肾移植前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中 16例为首次移植 ,2例为二次移植。供、受者ABO血型相同者 17例 ,相容 1例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均小于 0 .10 ,其中 9例检查了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 ,均为阴性。供肾热缺血时间为 5~ 14min ,冷缺血时间平均 15h ,手术历时 2 .5~ 4h。发生ATN的原因 ,2例为取肾前未能注射肝素 ;2例供…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应激性溃疡死亡三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应激性溃疡并不多见。 1988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共进行肾移植手术 698例 ,围手术期死亡 14例 ,其中死于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 3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例。例 1女 ,3 3岁 ;例 2男 ,3 2岁 ;例 3男 ,61岁。肾移植术前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 ,常规行血液透析 3~ 12个月。既往均无溃疡病史。3例均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手术 ,术前组织配型 :HLA A、B、DR2~ 4无错配 ,淋巴细胞毒试验 3 %~ 7% ,供肾热缺血时间 6~ 10min ,冷缺血时间 6~ 8h ,手术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少数民族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对少数民族尿毒症患者22例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其中男性受体17例,女性受体5例,年龄17~66岁,平均43.2岁。男性供体18例,女性供体4例,年龄21~52岁,平均28岁。除1例为夫妻供肾外,其余均为血缘亲属供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配1例,HLA完全错配1例,单倍体相同11例,5个抗原错配9例。均采用开放手术取肾。术后采用环孢素、霉酚酸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所有供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随访6~24个月,血肌酐正常。受者术后1例因心源性疾病猝死;21例存活,其中1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术后1周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抗淋巴球蛋白冲击后正常。随访24个月,肾功能正常。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组织配型好,冷热缺血时间短,发生排斥反应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小,移植肾存活率高,可改善不同种族阃移植肾存活率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HLDN)的手术效果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采用HLDN方法获取活体供肾21例的临床资料。供者男13例,女8例。年龄31~60岁,平均43岁。其中18例供者为血缘关系亲属供肾,3例为非血缘关系夫妻供肾。通过受者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评价HLDN的效果。结果手术皆取左肾,手术时间100~150 min,失血量30~100 ml。供肾热缺血时间2~3 min,冷缺血时间45~60 min。平均供肾动脉长度2.3 cm,静脉长度3.5 cm。HLDN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无手术并发症,术后6~7 d出院。21例受者肾移植后未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1周内肾功能均达到正常值。结论HLDN结合了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和开放手术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优点,既保证了对供者的微创,又保证了供肾质量,有利于推动活体供肾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55岁以上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o XY  Li GY  He MY  Xu YJ  Li DQ  Guo YH  Tian JH  Ning LH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885-888
目的 探讨 5 5岁以上活体亲属供肾移植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预后。 方法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4月共实施活体亲属肾移植 15例 ,其中 5 5岁以上供体 12例。年龄 5 5~ 73岁 ,平均 6 2 7岁。父亲供肾 5例 ,母亲 6例 ,祖母 1例。供体纳入标准 :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营养及心理状态好 ,完全志愿及家庭无争议。无高血压和糖尿病 ,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健全。肾功能评价 :肌酐(Creatinine ,Cre) <133μmol/L ,肌酐清除率 (Creatinineclearance ,Ccr)和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filtrationrate ,GFR) >80ml/min ,彩超 ,肾动脉造影等无异常。 12例受体均为尿毒症患者 ,年龄 14~ 4 6岁 ,平均 33岁。供体中 8例插管全麻 ,4例连续硬膜外麻醉。 10例取左肾 ,2例右肾。热缺血 70~ 170s ,平均 92s。冷缺血 6 0~ 12 0min ,平均 84min。移植方式同尸肾。随访 12~ 4 2个月 ,平均 2 0 8个月。 结果  12例供体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平均拆线时间 11d ,平均住院时间 11d。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 ,均已恢复术前生活状态。复查肾功能 ,肌酐升高 12~ 34μmol/L ,平均 2 2 μmol/L。 12例受体中 1例因肝功能衰竭于移植后 6个月死亡。 1例于术后第 2 8天死于肺部感染。 1例移植肾功能延迟 ,经透析 12次肾功恢复。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89年 12月至 1993年 6月共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 37例次 ,5年以上人和肾存活的 2 4例 ,5年以上存活率为 6 4 9%。现就 5年以上存活的 2 4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性 19例 ,女性 5例 ,移植时年龄 2 1~ 5 1岁 ,平均32 4岁。移植前血透 14例 ,腹透 10例 ,平均透析时间为 0 83年。血透每周透析时间≥ 12小时 ,腹透 >10 0 0 0ml/d。供肾热缺血时间均小于 10分钟 ,平均5 2分钟 ;冷缺血时间 6~ 8小时。移植手术均顺利。2 .组织配型 :本组中ABO血型同型者 2 3例 ,O A型者 1例。淋巴细胞毒试验 <5…  相似文献   

9.
一例二次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临床及病理报告于立新,白喜文,王进义,潘光辉,徐健,马俊杰患者,女,44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而行血液透析2年,于1992年9月29日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供肾者为男性,23岁。供受者血型均为O型。供肾热缺血时间7分钟,冷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器官移植三区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完成的101例DCD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供者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28±13)岁(3~65岁);符合DCD标准供者12例,符合DBCD标准供者48例;供者死亡原因为:脑外伤31例,脑血管疾病20例,脑肿瘤5例,溺水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窒息1例。受者101例,男性64例,女性37例,年龄(45±12)岁(14~70岁)。分析供肾质量、术后移植肾功能、受者生存率。结果供者初次和末次平均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67±13)μmol/L和(121±86)μmol/L,供肾中位热缺血时间16min(11—30min),中位冷缺血时间6.5h(4-20h)。25例供者的双侧供肾和35例供者的一侧供肾采用uw液静态冷保存(0~4℃),35例供者的另一侧供肾采用LifePort机械灌注保存,灌注时间(5.6±2.2)h,流量为(99±25)mL/min,阻力系数为(0.29±0.11)mmHg·mL^-1·min^-1(1mmHg=0.133kPa)。受者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1例,移植肾功能延迟15例,急性排斥反应11例。术后1,12个月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别为(59±16)mL·min^-1·(1.73m^2)^-1和(74±20)mL·min^-1·(1.73m^2)^-1;机械灌注和静态冷保存的移植肾功能无差异。20例供者行供肾病理活检,肾小球硬化比例为(13±7)%;4例供者供肾活检显示肾小球硬化比例〉20%,对应受者术后6个月血清肌酐水平为180~220μmol/L,eGFR为28—32mL·min^-1·(1.73m^2)^-1。结论DCD肾移植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是扩大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自 2 0 0 0年 3月起对 12例尸体肾移植术后半年以上发生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霉酚酸酯 (MMF)加百令胶囊治疗 ,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患者均接受尸体肾移植术 ,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2岁~ 5 3岁 ,平均 37岁。血肌酐 190 μmol/L~ 4 6 5 μmol/L ,平均 30 5 .2 μmol/L。 2 4h尿蛋白定量 1.0~ 3.4 g/d ,平均 1.6 7g/d。血压 14 0~ 190 /90~ 110mmHg ,平均 15 0 /10 0mmHg。2 诊断标准 肾移植术后超过 6个月 ,血清肌酐呈缓慢、…  相似文献   

12.
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移植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的获取以及应用于临床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共7例心脏死亡供者捐献了供肾,进行了14例肾移植.7例供者年龄30~53岁,原发病为脑出血3例,颅脑外伤2例,脑基底动脉闭塞1例,颅脑肿瘤卒中1例;威斯康辛大学评分为19~23分,均为高危组.7例供者的所有近亲家属签署器官捐献知情同意的相关文件.临床评估供肾良好,供者心脏停跳2~5min后确定为心脏死亡,并采用腹腔多器官联合快速切取技术获取双侧肾脏.14例受者与供者HLA抗原错配数为2~4个,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0.05,群体反应性抗体<10%.7例供者中有6例的热缺血时间为5~10 min,1例为45 min;冷缺血时间为4.5~12.5 h.结果 利用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的14例肾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14例受者中,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1例,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3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其中1例因PNF在术后第1天切除了移植肾,并恢复规律血液透析,1例因DGF仍在恢复中(尚处于术后3个月),血清肌酐149μmol/L,该2例受者均接受了热缺血时间为45 min的供肾;其余12例受者痊愈出院,移植肾功能均良好.结论 遵照《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维护好潜在供者的各项重要生命指标,可以保证供肾质量;心脏死亡供者供肾可作为肾移植的重要器官来源,并且移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移植肾功能超长时间延迟恢复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的问题已引起移植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报告 1例肾功能恢复延迟达 10 7d者。患者 ,男 ,2 0岁 ,因慢性肾炎尿毒症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术。供肾移植于右下腹 ,供肾动、静脉与受者的髂内动脉和髂外静脉吻合 ,手术历时 2h。供肾热缺血时间 8min ,总缺血时间 2 0h。术中无低血压发生 ,血流恢复后 ,移植肾色泽良好 ,质地稍软 ,3min开始泌尿 ,但尿量较同一对供肾的另一只肾少。术后第 1个2 4h尿量为 14 0 0ml,后尿量缓慢减少 ,最后每日尿量仅 15 0ml,与移植前无异。术后第 3d开始给予环孢素A(CsA)、泼…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2 0 0 0年 4~ 5月为 2例尿毒症患者施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 ,报道如下。例 1为男性 ,43岁。供者为其同母异父的兄长 ,50岁。二人的血型均为O型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 0 .0 1 ,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为 5 % ,HLA位点有 3个抗原相同。供肾热缺血时间 1min,冷缺血时间 62min。供肾动、静脉与受者的髂内动脉和髂外静脉吻合 ,输尿管与受者的膀胱作隧道式抗返流吻合。恢复血液循环后移植肾立即泌尿 ,术后 3d血肌酐为89μmol/L。术后前 3d使用甲泼尼龙和硫唑嘌呤预防排斥反应 ,以后改用环孢素A和泼尼松维持。术后无…  相似文献   

15.
尸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回顾性分析(附1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尸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尸肾移植术后AT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经过透析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ATN的发生与热缺血时间长、供肾灌注不良、低温保存不当等多因素有关。重视预防可能减少肾移植术后ATN的发生机会。一旦发生ATN,应尽早恢复透析,同时需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4例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2 7、31、35和 36岁。术前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术前行血液透析。尸体供肾 ,供、受者ABO血型一致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 0 .0 1~ 0 .0 6 ,未作HLA配型。供肾热缺血时间在 10min以内 ,冷缺血时间不超过 10h。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硫唑嘌呤和倍他米松 ,硫唑嘌呤术前 1~ 2d开始使用 ,15 0~ 2 0 0mg·kg-1·d-1,术后按外周血象调整 ,逐步减少至 5 0~10 0mg维持 ;术中移植肾建立血液循环的同时及术后 3~ 5d应用甲泼尼龙 ,5 0 0mg静脉滴注 ,然后改为倍他…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施行肾移植术 2 0 4例次 ,期间病理证实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的病例共4例 ,经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本组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2~ 4 4岁 ,平均 2 8.5岁。发病时间在术后 90~14 0d ,平均 112d ,病程 14~ 6 2d ,平均38.2d。 2例因受凉发病 ,2例无明确诱因。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 (MMF)及泼尼松(Pred)。 4例的首发症状均有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 ,3例还伴有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达 39.2℃。有 2例在入院后第 9、11d无诱因病情突然加重…  相似文献   

18.
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中供肾二次缺血/再灌注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8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入院。行规律性血液透析2周。于2002年9月11日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供者为受者的同胞姐姐,40岁。供、受者血型均为O型,HLA-A、B、DR抗原无错配,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CDC)为2%。供肾热缺血时间为5min,二次热缺血时间为5min,冷缺血时间为7h。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获取30例活体供肾的临床资料。供者男7例,女23例,均取左肾,供受体关系为:父—子5例,母—子13例,母—女2例,兄弟2例,兄—妹4例,妻—夫3例,叔—侄1例。供肾者32~63岁,平均(51.8±8.5)岁。血型相同29例,相容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淋巴毒均为阴性。30例患者均行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切取后常规移植给受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供体冷热缺血时间、供者住院时间、术中副损伤及供受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供者均切取左肾,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供肾切取时间105~160 min,平均(100.4±19.5)min;失血量50~110 ml,平均(52.5±24.5)ml;供肾热缺血时间2.0~3.8 min,平均(2.4±0.5)min;冷缺血时间60~90 min,平均(68.2±26.7)min。供者术后1~3 d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平均(2.5±0.6)d;住院3~6 d,平均(4.0±1.6)d。供受体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受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个月~3年,供体肾功能均正常。2例受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年8个月、1年2个月因自行减药,发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肾功能丢失,恢复透析,其余受体肾功能均正常。结论: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结合了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与开放手术的优点,既减轻了手术对供者的创伤,又保证了供肾质量,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免疫学检查,对供者行IVU检查了解分侧肾功能,行DSA或MRA、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检查了解血管的变异情况之后,开放式手术摘取供肾13例,经后腹腔镜活体供肾摘取4例,按常规方法移植给受者。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A(或FK506)、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雷帕鸣)、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剂。结果13例开放式手术时间1.5~3.0h,平均2.0h;热缺血时间1.0~1.5min,平均1.2min;术中出血量60~200ml,平均140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7~10d,平均8d。4例后腹腔镜手术时间3.0~4.5h,平均3.5h;热缺血时间2.5~3.5min,平均2.8min;术中出血量60~100ml,平均7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3~5d出院。移植肾血液循环恢复后10~40s泌尿,平均20s。1例受者术后45d发生轻微的急性排斥反应,应用激素冲击3d后逆转,其余受者均无并发症。随访4~60个月,人/肾存活率为100%,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安全可行,取左肾尽量靠近腹主动脉壁切断肾动脉,取右肾切取少许下腔静脉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