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庆 《临床医学》2002,22(11):47-47
近年来 ,结核病发病率增高 ,抗结核药的应用随之增多 ,抗结核药导致肝损害的病例数明显增多 ,现对我科收治的 2 8例抗结核致肝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 2 8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18例。这当中有肝病史和乙肝标志物阳性者 12例 ,嗜酒者 5例 ,严重结核病患者 6例 ,老年患者 3例 ,营养不良者 2例。用药前查肝功均正常 ,均给予SHRE(Z)抗痨 ,诊断符合肝损害的国际标准 ,即血清AST >2×ULN。1.2 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出现肝炎的典型表现 :乏力、纳差、厌油、…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致肝损害2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9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122例(40.08%)伴有临床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肝脏损害的发生与损害程度和胰腺炎的轻重有明量关系(P<0.01)。胆源性胰腺炎致肝损害明显多于非胆源性肝损害(P<0.01)。胆源性胰腺炎非胆囊切除者肝损害多于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P<0.01)。转氨酶多于48小时内有明显下降占71.88%。胰腺炎的预后与肝脏损害有明显关系(P<0.01)。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是常用治疗甲亢方法之一。这些药物主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皮疹,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等肝损害[1]。本文就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近10年来本院甲亢患者治疗中发生的38例ATD所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性8例,女性30例,年龄13~70岁,平均(40±6)岁,均为Graves病。4周内发病32例5~8周发病4例,8周以上2例。根据病情轻重结合肝酶或和胆红素升高达正常高值3倍为界,病情较重且伴肝酶或和胆红素≥正常高值3倍为重度ATD致…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致肝损害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宪忠 《临床医学》2008,28(4):109-110
目的 分析抗甲状腺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1例抗甲状腺药引起肝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肝损害患者中发生肝损害时间在抗甲状腺药治疗的3~12周,显著肝损害4例,亚临床肝损害7例.停用抗甲状腺药及经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0.5~1个月.结论 抗甲状腺药引起的肝损害值得引起临床重视,12周内注意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癫痫的药物对人体均能产生副作用或毒性反应,本文通过2002年1月-2006年8月我院门诊及外院介绍检查B超的30例癫痫患者,总结了抗癫痫药物对肝脏损害的超声图像之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特点和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住院及门诊初治肺结核患者1440例中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全程服药期间,均可发生肝损害,其发生率为8.1%(116/1440).轻者不需停用抗结核药物,仅加用保肝药物;重者则需停用抗结核药物,并给予保肝治疗.结论:在不同年龄段和全程服药期间,抗结核药物均可发生肝损害.掌握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类型、时间、程度、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进行,提高肺结核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9.
10.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物,为快速、高效的强力渗透性脱水剂,具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和利尿作用。近年来,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病例报道逐年增多,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科2000~2003年收治因甘露醇致急性肾脏损害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院从1999~2002年共119例抗结核药致老年患者肝损害的表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结核药物。方法 初治、复治痰浓缩找抗酸杆菌阳性及糖尿病患者用2HRZE/4HR方案,初治、复治痰浓缩找抗酸杆菌阴性用9HRE方案,治疗前、中、后检测肝功能。结果 谷丙转氨酶80-1687U/L,其中107例经加用保肝药物及更改抗结核治疗方案后能完成治疗,余12例不能使用抗结核药物。结论 在抗结核治疗前应检测乙肝二对半及丙肝抗体,询问病史、年龄、营养状况对患者作一正确评估,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 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目前尚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达那唑 (danazol,DNZ又名炔睾醇 )是较常用的治疗 MDS的药物之一 ,DNZ作为雄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 ,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长期应用往往会导致肝功能损害。1995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应用的 DNZ为主治疗 MDS时所致肝功能损害 37例 ,旨在探讨 DNZ对肝功能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16~ 73岁。MDS类型中 ,RA2 8例 ,RAS4例 ,RA…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肺炎致急性肝损害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香  陈凌  吴清家 《临床医学》2006,26(10):57-57
重症肺炎冶疗困难,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部分病例可以出现严重肝损害或以肝损害为首发表现。本文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重症怖炎致急性肝损害病人16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探讨小儿非肝炎病毒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210例非肝炎病毒性肝损害儿童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该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 引起患儿非肝炎病毒性肝损害的常见原发病是呼吸道感染(83例,39. 52%)、腹泻病(51例,24. 29%)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15. 24%);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130例,61. 90%)、纳差(98例,46. 67%)、腹痛腹泻(67例,31. 90%);患儿主要体征为扁桃体肿大(78例,37. 14%)、淋巴结肿大(68例,32. 38%)、皮疹(53例,25. 24%)。患儿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异常发生率从治疗前的94. 29%和88. 57%降至9. 05%和7. 14%;患儿的ALT和AST水平从治疗前的(345. 68±35. 77) IU/L和(285. 68±36. 92) IU/L降至治疗后的(146. 28±25. 36) IU/L和(94. 18±11. 21)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儿童非肝炎病毒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常常被忽视,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长的重视,对于这类患儿需同时进行降酶护肝和原发病治疗。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感染致肝损害和心肌损害3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秀珍  龚四堂  区文玑 《新医学》2001,32(5):282-283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与肝损害和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92例腹泻患儿用酶联免疫吸试验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肝功能及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与对照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组)肝损害与心肌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损害与心肌损害发生率与病毒轻重无关;年龄越小肝损害和心肌损害发生率越高。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合并肝损害和心肌损害,临床医生对腹泻患儿应注意粪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及对其肝损害和心肌损害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类药品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损害也相应增加,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变化多端,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本文对30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利于对该病症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甘利欣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83例应用间歇短程板式抗结核病药物致肝损害106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肝功能异常发生在1个月内占73.6%,发生在2个月内占20.3%,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护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106例肝损害患者中98例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完成原治疗方案,8例肝功能好转,经调整抗痨方案,完成抗结核治疗。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嗜酒患者抗痨期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及时掌握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可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王孚轩 《临床医学》2009,29(3):56-5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91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62例肝损害,占68.1%,其中轻症胰腺炎(MAP)60%(44例),重症胰腺炎(SAP)100%(18例);MAP肝功能损害较SAP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患者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收治肺结核患者478例,给予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多集中在抗结核治疗后的前2个月,以恶心、食欲不振、厌油、乏力、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者占61.8%(42/68).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6.7%(11/68).无因药物性肝损害而死亡的病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并行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