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 ,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 ,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 ,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方面值得高度重视。近 3年来 ,我们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0例 ,收到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1 8例 ,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45 - 65岁 ,平均年龄 5 1岁 ,病程 5 d- 1 0年。其中合并高脂血症 1 5例 ,糖尿病8例 ,高血压病 1 0例 ,冠心病 1 0例 ,脑动脉硬化 2 5例。所有病例均经脑多谱勒 ( TCD)检测明确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对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价值。脑动脉供血不足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主要为反复性头晕和头痛,因患者个体差异,某些患者伴随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临床症状。在临床上较难诊断。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诊断为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7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8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大脑前、基底、椎、大脑中等动脉,检测频谱形态、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结果经TCD检查,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法,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和颅外椎动脉进行全面检测,能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经颅多普勒检测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测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主诉为头痛、眩晕的老年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12例患者正常,26例患者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患者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动脉硬化现象.1例有椎基底动脉狭窄.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测是临床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安全、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长艳 《当代医学》2009,15(2):151-15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以脑动脉硬化及颈椎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我科于2006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2例,与西药血管扩张剂治疗的62例患者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以脑动脉硬化及颈椎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本科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50例,与单用西药血管扩张剂治疗的50例患者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纯娟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3):273-273,27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l)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 - 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前庭系统、小脑缺血所致.1999年开始采用浅刺法加红外线照射(TDP)照射治疗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阿托伐他汀和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的最大流速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显著更具优势,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对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脑部血液供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CD检测对慢性头晕的病因学诊断。方法:经TCD检测颅内动脉血管,分析频谱形态,血流速度、脉动参数的改变。结果:慢性头晕常见原因为: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伴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伴脑血管狭窄。结论:TCD检测对慢性头晕患者能够做出病因学诊断,对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病因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院神经科自 1 997年 3月~ 1 998年 1 2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静滴治疗 32例 ,并与常规治疗组 30例对照。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2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 2例。年龄 38岁~ 72岁。其中颈椎病椎动脉型 8例 ,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狭窄 2 0例 ,椎动脉系统 TIA4例。对照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年龄 37岁~ 74岁。其中颈椎病椎动脉型 7例 ,脑动脉硬化、椎动脉狭窄2 1例 ,椎动脉系统 TIA2例。1 .2 临床表现 :发作性眩晕、视…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常见病。1998年1月~1999年3月对住院的63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用利帮芬特治疗,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48~76岁,平均61.7岁。临床诊断依据:(1)具有动脉硬化表现的中老年人,反复发作性眩晕或头昏,多与头位或体位改变有关;(2)伴有一种或多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作症状,或发作时有一过性脑干缺血、视力、共济改变症状;(3)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因素如颈椎病、高血酯、高血压等;(4)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血流降低或有血管狭窄改变[1];(5)排除其他原因,如前庭神经元炎、美尼尔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 (步复迈 )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 1例椎 -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1例 )。治疗组静脉滴注步复迈 2 0 0mg ,1次 /日 ;对照组静脉滴注维脑络通4 0 0mg ,1次 /日 ,疗程均为 7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 (6 4 .5 % ) ,其差异具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步复迈对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有显著快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23例脑血管疾患和非脑血管疾患进行了血流速度和方向的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MCA)及椎动脉(VA)在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高值或低值与正常人对照,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为脑疾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200例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以寻找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结果:TCD正常者40例(20%),异常者160例(80%).TCD异常表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120例(60%);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0例(5%);血管狭窄140例(70%).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120例(60%)、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18例(9%)、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35例(17.5%);115例(57.5%)伴有脑动脉硬化改变.结论:眩晕或头晕患者中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或头晕患者中颈动脉系统亦是容易受累的部位;TCD具有无创伤,操作便利,可重复性好,可直接获取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特点,在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或头晕患者诊断方面有肯定价值,尤其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用惠普 HP85 0 0彩超检测 6 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指数、血管结构及走行 ,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患病组血流速度 (Vm )减慢、阻力指数 (RI)增高、血管内径缩小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 ,30 .0 %血管迂曲走向异常。结论 :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像相结合技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椎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用MT 10 0 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 ,对颈椎寰枢关节错位后 ,应用运动手法复位观察对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全组 52例 ,男性 38例 ,女性 14例 ;年龄39~ 60岁 ,平均 4 9岁。全组病例均按 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统一诊断标准[1] ,颈椎病 30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2例 ,病程 0 .5~ 2年。临床特点主要为颈项部不适 ,头晕伴肢体发麻 ,心悸 ,影响睡眠。患者在发病后 6h内做脑CT、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1.2 检查方法 :用手法触诊 ,检查颈椎寰枢关节两侧及枢椎脊突是否偏移 ,大部分患者偏移处伴有…  相似文献   

16.
陈玉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30-1131
<正>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很常见,我院1994年1月~2000年8月共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30例,均给予药物及物理疗法,收到较好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1~68岁,平均46.2岁,病程2d~3年。30例患者均有眩晕,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晕厥、耳鸣、听力下降、视物不清、颈肩部疼痛等。部分患者伴随有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栓塞等。检查30例患者上位颈椎及枕大神经  相似文献   

17.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依据 :①眩晕 ,常有反复发作史。②眩晕 ,伴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 (如视物模糊、耳鸣、肢体无力、面部及肢体麻木等。)③有1种以上脑干受累体征 (如眼震、感觉障碍、反射亢进、病理征、共济失调及颅神经受损征等。)④有明确的病因 (如颈椎病、动脉硬化等 )。⑤多为中老年人。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眩晕。观察组 6 0例 ,男 42例 ,女 18例。年龄 42~ 86岁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10例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10例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应用盐酸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两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有一定幅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于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治疗时,应用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中枢性眩晕,主要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1]。目前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而临床上多采用西药联合治疗。为了探讨西药联合对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的疗效,笔者选取2011年06月—2013年05月收治的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108例作为治疗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脑腔隙性梗塞的临床与病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脑腔隙性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与TCD分析,探讨脑腔隙性梗塞的的病因。方法 对76例经CT或MRI确诊为脑腔隙性梗塞的患者进行TCD检查。对其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龄组发病率增高,50岁以下占21.05%,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33.37%)、头晕与眩晕(55.26%)、肢体麻木(21.05%),仅1例有轻度偏瘫症状。TCD异常为脑血管痉挛(39.47%)、脑供血不足(5.26%)、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7.64%)、脑动脉硬化伴脑供血不足(18.42%)、脑动脉硬化伴脑血管狭窄(9.21%)。TCD的异常与年龄及症状有关。结论 脑腔隙性梗塞的病因是脑的局灶性缺血,其原因是多样性。TCD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脑腔隙性梗塞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