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0例,本地感染病例765例,累计发病率为10.1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9个区82个行政街(镇);全年本地疫情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明显存在8-9月和10-11月两次发病高峰;共发生60起暴发疫情,其中10起暴发疫情对流行曲线的走势有较大影响,累计病例456例,占全年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59.61%;实验室监测表明2006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Ⅰ型登革病毒,各1例输入性病例,毒株分别为Ⅲ、Ⅰ型登革病毒。结论2006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州市已形成地方性流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一起学校登革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广州市发生了登革热大流行,全市共报告登革热1 423例,发病率达20.14/10万.疫情涉及了除从化市外的12个区、县级市,共有102个街镇发生病例[1].在流行期间,首发的多个爆发点对全市总体疫情的播散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将广州市某中学的登革热疫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州市2010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今后广州市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10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1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9例,输入性病例22例,累计发病率为1.57/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全市8个区26个行政街(镇)。检测可疑登革热发热患者血清标本1879人份,其中阳性139人份,阳性率为7.40%;分离到登革病毒29株,其中登革病毒Ⅰ型7株、Ⅱ型2株、Ⅲ型6株、Ⅳ型14株。蚊媒监测结果显示,蚊媒密度在6—10月份达到高峰,布雷图指数(BI)达4.02~6.40,与登革热疫情流行高峰相一致。结论2010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总体上呈现出中等强度、多点散发的流行态势,发病数较2009年明显增多,与广州市历年来登革热流行规律基本一致,属于发病规模较小的登革热暴发年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9年广州市报告登革热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的时间、空间与人群分布差异。结果 2011—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3802例,累计报告发病率为35.37/10万。本地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至12月,输入病例一年四季发生。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排名前4的行政区分别为白云区(27.50%)、海珠区(13.93%)、越秀区(11.16%)和荔湾区(10.38%)。境外输入来源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38.56%),境内输入来源以广东省内其它城市为主(49.78%)。本地病例中女性占比高于输入病例;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 20~39岁的青壮年,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占比本地大于输入;本地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输入病例中商业服务占比高于本地。 结论 2011—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2015年大幅下降,随后发病频率与流行强度明显增加,2019年再次出现登革热流行高峰。广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波及范围近年来呈现市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趋势,流行特点发生变化,需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加强广州市蚊媒监测系统,提高边境检疫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在登革热疫情初期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850例,输入病例66例。本地感染病例年发病率在0.06/10万~10.19/10万之间,疫情涉及10个区(市);850例本地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荔湾区(占38.24%)、番禺区(占22.35%)、白云区(占11.41%)、越秀区(占9.41%);4—12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8—10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9.41%(760/850);男性441例,女性409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率以20~39和50~69岁人群居高;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148例)、工人(122例)和离退人员(85例)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41%、14.35%和10.00%。66例输入病例中,89.4%(59例)来自亚洲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占74.2%(49例)。结论广州市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传染病,加强对可疑发热患者的监测和蚊媒控制是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年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55例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共报告登革热255例,其中重症4例,无死亡,占全区病例数5.3%,发病率0.30%;疫情涉及12个社区居委;发病率最高的是40~49岁.结论 北京街2014年登革热为本地流行状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850例,输入病例66例。本地感染病例年发病率在0.06/10万~10.19/10万之间,疫情涉及10个区(市);850例本地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荔湾区(占38.24%)、番禺区(占22.35%)、白云区(占11.41%)、越秀区(占9.41%);4—12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8—10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9.41%(760/850);男性441例,女性409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率以7.20~39和50-69岁人群居高;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148例)、工人(122例)和离退人员(85例)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41%、14.35%和10.00%。66例输入病例中,89.4%(59例)来自亚洲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占74.2%(49例)。结论广州市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传染病,加强对可疑发热患者的监测和蚊媒控制是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2—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全市共报告登革热疫情10起1 486例,其中本地感染1 388例(93.4%),累计发病率10.89/10万,无死亡。高发9~11月(94.9%),以青壮年为主。2012年本地感染涉及5个区,输入性病例涉及7个区市;2013年疫情波及所有区县,局部暴发强度高。蚊媒监测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BI)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12年毒株为Ⅲ型和Ⅳ型,2013年为Ⅰ型和Ⅱ型。结论 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大幅度上升,同一地区出现多种型别毒株,使防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实验室资料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结果2006年广东省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010例,年发病率为1.10/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发生10例以上的暴发疫情共14起。疫情涉及广州、汕头、佛山等7个市。全省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共经历3个发病高峰,3个高峰依次降低。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以20~39岁为主(41.5%),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农民、学生为主。14例输入性病例的输入地来自柬埔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实验室检测发现,2006年广东省登革病毒的流行株均为登革Ⅰ型,各1例输入性病例分别分离出登革Ⅰ、Ⅲ型毒株,其与本地检测的流行株无关联。结论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流行呈波及面广、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广东省已成为地方性登革热流行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荔湾区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和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点及周围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2006年7-11月荔湾区共发生310例登革热,发病率为43.9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36 d,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78.71%。疫情波及20条行政街,出现家庭型、乡村型、工地型暴发。结论该次疫情为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属于本地感染。发现可疑病例、有效控制首发病例和早发疫情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广州市重点媒介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媒介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广州市2006-2012年重点媒介传染病报告病例基本信息以及个案调查流行病学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广州市重点媒介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6种媒介传染病5828例,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登革热、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恙虫病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01/10万、1.37/10万、0.10/10万、0.18/10万、0.02/10万和4.72/10万.登革热和恙虫病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中心城区HFRS和登革热发病构成比较大,钩体病、疟疾、乙脑和恙虫病发病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区域为主,除乙脑发病以儿童为主外,其余各媒介传染病发病职业分布广泛,年龄以中老年为主.结论 广州市媒介传染病发病整体相对平稳,但近年来有小幅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杨泽锋  黄祖星 《职业与健康》2013,(23):3129-3130,3133
目的分析佛山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2年登革热基本信息,以及登革热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2005--2012年佛山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61例,其中该地感染病例356例,输入性病例5例。共报告7起暴发疫情,累计发病314例,暴露总人数54249人。病例主要集中在8—11月,不同年份间病例数波动较大。病例分布于禅城、南海和顺德3个区。男女比例为1.01: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0~49岁的青壮年,占病例总数的62.88%。结论佛山市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该地传播,禅城、南海、顺德是佛山市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地区。加强监测,做好环境整治和防蚊灭蚊工作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北京市近5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分析北京市出现登革热暴发的风险.方法 采用SPSS软件分析北京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CO2诱蚊灯法调查北京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结果 2006-2010年北京市累计报告23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25~59岁病例占95.65%(22/23),男女性别之比为4.75∶1.病例的职业分布以干部职员为主(69.57%,16/23).与2007年相比,2010年白纹伊蚊的构成比增加了25.71倍,密度增加了6.00倍.结论 近几年北京市亚优势蚊种白纹伊蚊密度逐年增加,应继续做好蚊类监测,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apply the temporal-spatial model to assess high-risk areas for the occurrence of dengue fever. METHODS: A total of 11,989 confirmed, autochthonous dengue fever cases, geocoded by address in the city of S?o José do Rio Preto (Southeastern Brazil), between September of 2001 and August of 2006,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Frequency, duration and intensity indic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and magnitude of transmission. The local indicator of spatial association was adopted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spatial clusters (p-value<0.05). The values of the three indices were considered high in a spatial unit when their standard values were positive and the respective local indicator of spatial association values were significant. RESULTS: Of all the geocoded dengue fever cases, 38.1% occurred in the urban spatial units, classified as highest-risk: 19.4% in 2001-2002, 13.9% in 2002-2003, 2.8% in 2003-2004, 16.7% in 2004-2005, and 21.3% in 2005-2006. The utilization of three risk measures enabled to identify higher-risk areas for the occurrence of dengue fever, concentrated in the city's northern region. Even though case notification data are subject to bias, this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n the health services and can lead to important conclusions, recommendations and hypotheses. CONCLUSIONS: The non-complex, notification-based procedures adopted in the study could be routinely used by service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dengue fever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to identify high-risk are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出现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分析宁波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CO_2诱蚊灯法调查宁波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结果2005-2012年宁波市累计报告11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人性病例,其中25~50岁有8例,男女性别比为1.75:1。患者职业分布以商务人员为主(36.37%)。白纹伊蚊是宁波市登革热传播主要媒介蚊种。结论宁波市白纹伊蚊广泛存在,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存在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做好蚊类监测,预防登革热流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立芹 《职业与健康》2011,27(2):172-174
目的分析北京市平谷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平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003—2009年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9年平谷区猩红热发病153例。2006、2007年为平谷区猩红热高发时期。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8.24/10万;2004年发病率最低,为0.25/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以中小学生(45.10%)和幼托儿童(47.06%)构成最高。男性(64.71%)高于女性(35.29%)。城区(53.59%)高于农村(46.41%)。近几年发病高峰集中在5、6月份(2个月发病占12个月中的52.94%)。结论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各级医疗保健科应针对在学习生活的群体进行经常性传染病知识培训、宣传、指导。学生、托幼儿童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卫生部门应联合教委通过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防止暴发,使平谷区猩红热发病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understand how the media in the state of Pernambuco portrays dengue fever, a disease that is affecting more and more Brazilians. Taking the explosive epidemic of 2002 as the starting point, we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meaning produced by the press in a comparative discourse strategy analysis used in 2002, 2004, 2006 and 2008. We selected 291 articles and notes published in the Jornal do Commercio (Recife-Brazil), on the situation of this viral disease in the state of Pernambuco in the four years. We also analysed dengue fever surveillance reports published by the health department of Pernambuco. To complement discourse analysis, we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medialogy diagram, a graphic representation that tries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paper texts and number cases of dengue repor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dia coverage generally fo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dengue fever cases, with more news published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s and showing the appeal of the illness as a mass media phenomenon despite its risk to the Brazilian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