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7例静脉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血液高凝、血流滞缓、经浅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护士操作技术不熟练。加强置管静脉评估,提高置管成功率,早期实施预防措施,能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外周表浅静脉穿刺给药,常因反复穿刺及局部药物渗漏而导致外周静脉炎及邻近组织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肿瘤化疗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1],  相似文献   

3.
丁小娟  姚亚宏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2009-2009
[摘要]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用于为患者提供长时间性的静脉输液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于需要化疗的患者,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肿瘤患者化疗时使用PICC置管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而且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4.
FOLFOX6甲酰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自1999年首次报道应用于晚期结肠癌、直肠癌二线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以来^[1],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2]。该方案需持续静脉输注大剂量、高浓度的氟尿嘧啶46h。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病人不能选择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而只能通过外周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2006年4月-2008年1月,我科对56例行FOLFOX6方案化疗的病人采用不同的输注方法,并观察静脉炎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使肿瘤患者免受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还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内膜的刺激和损伤。但是PICC也存在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海门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对179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外周浅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3种静脉置管方式进行了静脉化疗。作者对不同置管方式的并发症、完成化疗周期的情况、穿刺次数、导管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7年12月静脉化疗患者共179例,其中胃癌83例,结、直肠癌68例,乳癌25例,胃恶性淋巴瘤3例。化疗周期5~6个月。1.2方法所有静脉化疗患者通过静脉评估,签署知情同意书,分别采用外周浅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和PICC3种方式。按首次静脉化疗采用的置管方式统计,采用外周浅静脉置管86例,深静脉置管30例,PICC 63例。外周浅静脉置管均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规格型号为22 G×25mm,选择腕关节以上的浅静脉由具有注册证书的护士操作。当日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并拔管,不作留置使用。本组病例86例中因反复穿刺导致药物外渗、静脉炎或浅静脉留置失败而改用深静脉置管或PICC者23例。深静脉置管均使用ARROW牌中心静脉导管。选择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由...  相似文献   

7.
仇春勤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61-2264
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具有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能长时间留置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肿瘤患者,由于化疗周期较长,反复外周静脉穿刺,易造成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刺激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或药物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化疗顺利进行,并且在化疗后期极大地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因此,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持续进行静脉化疗的通路,保证了患者化疗周期顺利完成。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长期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血液科经常遇到输注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化疗药物、高渗液体及静脉营养液等,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一般为手背,留置时间为48~72h)常引起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而且长期输液患儿最终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进而加重躯体上的痛苦。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延长静脉留置时间,从2003年起我科开始采用穿刺前臂头静脉置管的方法,共置管458人次,年龄2~15岁,一次置管成功率达90%以上,留置时间5~22天,  相似文献   

9.
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经常遇到输注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甘露醇、化疗药物、静脉营养液等,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一般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为48~72h)常可引起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从注射部位静脉开始,沿静脉走向,受累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以至血流受阻,长期输液患儿最终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而加重患儿躯体上的痛苦。为了减轻患儿痛苦,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从2003年起我科开始采用穿刺前臂头静脉置管的方法,共置管286人次(年龄3~16岁),一次置管成功率达95%,留置时间为5~22d,无局部感染和静脉炎发生,解决了一些因各种因素不能行PICC或CVC置管患儿输注刺激性药液的需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但PICC置管有并发深静脉血栓风险,常见部位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等。2008年7月至2008年11月,本院肿瘤科2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颈内静脉血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能够安全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外周静脉途径。方法选择需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376例,随机分为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组(研究组)和上肢外周浅静脉途径留置针组(对照组)各188例,分别经上肢浅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留置针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局部肿胀、局部疼痛、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平均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经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显著降低了发疱性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是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又一安全用药的外周静脉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目前常用的肿瘤化疗通路,虽然有效地减少了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及肿瘤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但有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等风险,而且对血管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频繁更换敷贴及冲管,给患者造成不便。  相似文献   

13.
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化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8例需经下肢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例采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21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化疗药物外渗及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可引起外渗或对血管有毒性刺激引起静脉炎 ,现就化疗药物外渗及引起静脉炎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介绍如下。预防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常引起静脉炎 ,易引起医疗纠纷 ,严重影响医患关系。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①病人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左右静脉交替使用 ,应首选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管。下肢静脉易于栓塞 ,除上腔静脉压迫外不宜下肢静脉用药 ,应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多程化疗后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流置针推注 ,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输注甘露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重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40例行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对照组40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2组均予以甘露醇输注。比较2组置管期间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输注甘露醇可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无法选择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化疗药物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对2009年1~11月在我科进行化疗的48例无法应用PICC置管输注药物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与不应用PICC输注药物无相关性,患者的居住地、血管条件以及家庭照顾者的协助与不行PICC输注药物有相关性。结论:患者的居住地、血管条件以及家庭照顾者的协助程度是患者无法应用PICC置管输注药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先进仪器提高穿刺技术的成功率,广泛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同时做好家属、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可有助于提高患者选择PICC输注化疗药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期。方法选取2012年1月~6月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常规重力滴注生理盐水冲管。对照组采用直接重力滴注生理盐水冲管。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可降低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许敏昭  张莹 《护理学报》2009,16(20):79-79
随着医学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外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静脉应用化疗药物时,由于药物的毒性刺激使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长期静脉化疗患者常选用深静脉置管。临床上由于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深静脉置管,故选用外周静脉注射,从而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及工作量。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寻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更好方法,我科采用药物湿敷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PICC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郭海珍  廖招琴 《护理学报》2008,15(10):70-71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化疗和静脉炎的关联,探索发生原因和预防解决方案。方法对145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分析,以是否发生静脉炎为应变量,插管次数、外周静脉穿刺部位、导管末端静脉位置、导管留置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PICC插管次数和导管末端静脉位置2大因素是静脉炎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83、0.355,(P〈0.01)。结论PICC置管的技术操作、导管末端理想位置在预防静脉炎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