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ABCD2评分法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ABCD2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根据CTA的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对患者出现TIA后7天之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进行观察。结果11例(18.3%)患者TIA后7天内出现脑梗死。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50%组出现脑梗死的概率明显高于血管狭窄<50%组(P<0.05)。并且低危组患者中血管狭窄≥50%组出现脑梗死的概率同样明显高于血管狭窄<50%组(P<0.05)。结论ABCD2评分能够有效地预测患者出现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再结合头颈部CTA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查德喜  汪海宏  代霞 《临床荟萃》2012,27(15):1299-1301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法在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ABCD2评分标准,对118例TIA患者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观察3组7天内和90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其中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低危组1.8%(1/55)、中危组18.0%(7/39)、高危组45.8%(11/24)(P<0.01);90天内脑梗死发生率低危组7.3% (4/55)、中危组25.6%(10/39)、高危组70.8%(17/24)(P<0.01).结论 ABCD2评分是目前临床判断TIA短期预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其分值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但对低危患者的筛选,ABCD2评分可能仍需改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ABCD3-V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TIA患者212例,观察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BCD3-V评分对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根据ABCD3-V评分,所有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2例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27例(12.7%)。ABCD2、ABCD3与ABCD3-V评分法预测TIA后7 d内脑梗死风险的AUC分别为0.671、0.729、0.808。高危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大于低危组与中危组(P0.01,P0.05),中危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大于低危组(P0.01)。ABCD 3-V评分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r=0.945,P0.01)。结论:ABCD3-V评分法能有效地预测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BCD3-Ⅰ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87例以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且按照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30 d和90 d脑梗死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30 d内脑梗死和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高危组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重TIA发作(OR=7.364;95%CI:1.53635.305)、同侧颈动脉狭窄≥50%(OR=6.562;95%CI:2.84135.305)、同侧颈动脉狭窄≥50%(OR=6.562;95%CI:2.84115.156)、磁共振DWI出现高信号(OR=6.215;95%CI:2.78315.156)、磁共振DWI出现高信号(OR=6.215;95%CI:2.78313.879)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预测90 d脑梗死方面,ABCD3-Ⅰ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ABCD2和ABCD3。结论:ABCD3-I评分法能很好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I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7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8例颞窗透声窗好的TIA患者行TCCS检查及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CTA或DSA检查为金标准;并采用ABCD~3Ⅰ评分量表对TIA患者进行危险度的分层。结果 TCCS与CTA或DSA对TIA患者颅内血管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922);TIA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P0.05)。ABCD~3Ⅰ分层低危、中危、高危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1.433 4,P=0.003 3),高危组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ABCD~3Ⅰ分层模型及TCCS联合ABCD~3Ⅰ分层预测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943,后者面积大于前者。结论 TCCS联合ABCD~3Ⅰ评分对预测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ABCD2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7 d)内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例,依据ABCD2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14例,中危组(4~5分)36例和高危组(6~7分)10例,观察各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低危、中危和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7.14%,22.2%和7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量表可用于预测短暂性脑缺血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分越高的患者其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IA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评分的不同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组(43例)和高危组(10例)。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清MMP-9、血浆FIB、血清Hcy水平,分析各指标与ABCD2评分危险度分型的相关性,以患者90d内TIA再发、发生脑梗死及死亡为终点事件,分析TIA患者血清MMP-9、血浆FIB、血清Hcy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患者的血清MMP-9、血浆FIB、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ABCD2评分危险度分型与血清MMP-9无明显相关性(P>0.05),ABCD2评分危险度分型与血浆FIB及血清Hcy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发生组患者血清MMP-9、血浆FIB、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其中男46例(67.6%),女22例(32.4%),年龄17~85岁,平均(59.15±14.05)岁,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评分、颅内动脉病变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TIA后37例(61.7%)患者于7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在2d内发生脑梗死的24例(40%);ABCD2评分与TIA后2d和7d脑梗死发生率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有颅内动脉病变的TIA患者在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比无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症状持续时间≥10min、高血压史、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而在单肢无力、语言障碍不伴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min、糖尿病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可作为一种临床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简单评估方法;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研究LPA水平和ABCD2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文登中心医院住院的TIA患者106例,根据ABCD2评分进行分级,比较各个级别LPA水平,同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LPA平均水平随ABCD2评分增高而呈现上升趋势,中危组和低危组均低于高危组,低危组低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LPA水平与ABCD2评分存在线性相关。结论 TIA患者ABCD2评分越高,LPA水平也越高,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英峰  杨文婷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168-1172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法结合三种影像学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578例TIA患者,采用ABCD2评分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度进行分组评估,随访2、7、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578例TIA患者2、7、30 d内发生脑梗死者分别为37例(6.40%)、47例(8.13%)、61例(10.55%);单用ABCD2评分法对TIA后发生脑梗死危险分层研究发现,高危组(35例)2、7、30 d内发生脑梗死者分别为15例(42.86%)、18例(51.43%)、21例(60.00%);ABCD2>3分且DWI阳性者(51例)TIA后2、7、30 d发生脑梗死者达28例(54.90%)、31例(60.78%)、38例(74.51%);ABCD2 >3分且MRA脑动脉狭窄者(36例)TIA后2、7、30 d发生脑梗死者达22例(61.11%)、24例(66.67%)、30例(83.33%),ABCD2>3分且CDFI颈动脉粥样斑块致管腔狭窄者(35例)其结果为21例(60.00%)、23例(65.71%)、28例( 80.00%);三种方式对高危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IA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为脑梗死;ABCD2评分法对TIA后2~30 d内脑梗死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仅为临床简单评估方法;对ABCD2评分>3分的中、高危患者可结合DWI、MRA等检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脑梗死发生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1.
于文霞  陈艳洁 《临床荟萃》2010,25(13):1123-1125
目的 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按照对TIA的ABCD2评分标准,测定86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14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BCD2评分≤3分的TIA患者40例,14天内脑梗死2例,发生率为5.0%;评分4~5分的TIA患者30例,14天内脑梗死8例,发生率为26.7%;评分6~7分的TIA患者16例,脑梗死13例,发生率为81.3%;ABCD2评分4~5分组和6~7分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0~3分组(P<0.05),而6~7分组又高于4~5分组(P<0.05).结论 ABCD2评分值越高的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越高.ABCD2评分法是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15例TIA患者,依据发病7 d内是否发生CI,分为CI组33例和非CI组82例。记录所有纳入对象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2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的差异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BCD2评分预测TIA后7 d内发生为CI的预测价值。结果:CI组年龄、ABCD2评分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I组中年龄≥60岁、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单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60 min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I组中症状持续10~59 min的患者比例低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I组中年龄≥60岁、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症状持续≥60 min的患者比例亦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分析表明,以ABCD2评分=4.5分作为预测TIA短期发生为CI的界点,其灵敏度为57.6%,特异度为78.0%,曲线下面积为0.73。结论:ABCD2是一种预测TIA短期发生CI的简单、有效的工具,ABCD2评分≥5分对预测TIA短期发生CI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121例TIA患者,观察患者住院1周内转化为脑梗死的百分率。查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判断患者有无新鲜脑梗死,采用头颈CT血管造影(CTA)方法,检查所有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分析颅内血管狭窄程度、部位、数量与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21例TIA患者中,35例在发病1周内发生脑梗死(28.9%进展为脑梗死)。79例患者存在颅内血管狭窄,其中轻度狭窄36例、中度狭窄29例、重度狭窄14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颅内动脉责任血管狭窄、近端血管狭窄显著相关(P〈0.01),多发脑血管狭窄导致TIA早期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颅内血管狭窄是TIA早期转化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血管检查有助于TIA患者早期转化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对照40名,对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者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0%与≥50%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急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7天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其中男138例,女77例,年龄17~88岁,平均(59.2±13.1)岁,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天和7天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TIA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TIA后114例(53.0%)患者于7天内发生脑梗死,其中81例(37.9%)发生于2天内;ABClY评分与TIA后2天和7天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r=0.977,0.980,均P<0.01);在年龄≥60岁、症状持续时间≥10分钟、高血压史、发作次数≥3次、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 ABCD2评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可作为一种临床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简单评估方法;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成像表现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达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4例患者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50mg、尼达尔20mg,1次/d,晚餐后或睡前顿服,连续服用1年;对照组48例患者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50mg,1次/d,晚餐后或睡前顿服,连续服用1年。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年均各检查一次经颅多普勒(TCD)。结果 TCD结果统计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脑血流改善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达尔可以明显改善TIA患者的脑血流供应,能减少再发作及减低脑梗死发生的机会,作为TIA预后干预性治疗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