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早期连续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变化,来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0.5、1、2、6 h 及12 h 血浆 H-FABP 浓度,同时应用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测定肌钙蛋白 I(cTnI)和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不同时间点的阳性率对比,6 h 以内 H-FABP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cTnI 及 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 h 及6 h 以内对比,H-FABP 的准确率明显高于 cTnI 及 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P<0.05);H-FABP 浓度升高速度与 cTnI 及 CK-MB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 在 AMI 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 AMI 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心肌标记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2例早期胸痛患者(≤6 h)分别进行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定性方法和cTnI和 CK-MB二联快速检测试剂盒定性方法测定,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和心肌标记物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 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定性检测法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cTnI和CK-MB二联快速检测试剂盒定性方法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早期AMI的理想心肌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胸痛、胸闷3 h 以内”就诊,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比较3种指标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非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 CK-MB、CTn-I 及 H-FABP 明显升高(P <0.05);与 CK-MB 和 CTn-I 相比,H-FABP 对3 h 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则低于 CTn-I,但高于 CK-MB。结论对于发病3 h 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 H-FABP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蛋白(IMA)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H-FABP和cTnI、白蛋白-钴离子结合试验检测IMA、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K-MB。结果 AMI发病3h时的H-FABP、IMA、CK-MB和CTnI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5.0%、29.4%和20.6%,6h时分别为92.6%、85.3%、64.7%和48.5%,9h时分别为60.3%、67.6%、80.9%和75.0%;AMI发病3-6 h时H-FABP和IMA检出率高,9h以后CK-MB和CTnI检出率高;四项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达95.6%、96.0%、98.5%和88.9%。结论 H-FABP和IMA在早期诊断AMI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相对分子量为1450,在多种组织中有表达,但是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正常心肌细胞中富含H—FABP,当心肌缺血时加速动员脂肪酸供能,导致心肌细胞内H—FABP含量迅速升高,作为小分子量的蛋白,内皮屏障效应较小,能在心肌细胞损伤的早期释放入血,加之健康人群血中含量极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为AMI胸痛患者126例,进行H-FABP、cTnT及CK-MB检测.结果 34例AMI患者发病3h内血液H-FABP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AMI患者发病3-6 h血液HFABP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MI患者H-FABP在以上两个时间段均为正常值.结论 H-FABP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意义。方法发病6h内以急性胸痛就诊的疑似AMI患者8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AMI组32例与非AMI组51例,非AMI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UAP组)与非心源性胸痛18例(NCCP组),选择体检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FABP水平,并与传统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均<0.01);ROC曲线显示,H-FABP的AUC为0.954(95%CI:0.912~0.997),H-FABP诊断AMI的最佳截断值为6.65ng/mL;H-FABP诊断发病6h内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26%,80.39%,93.18%,84.34%;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P<0.05)。结论 H-FABP对发病早期的AMI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采集47例AMI患者静脉血,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肌红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H-FABPs、cTnI、MYO和CK-MB。结果 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患者H-FABPs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I、MYO和CK-M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s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疑似AMI就诊的患者144例(有90例确诊为AMI,其余54例为疑似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发病3 h内、6 h后的血清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其在AMI早期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性。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仿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在发病3 h内,AMI组H-FABP水平为(56.13±19.17)ng/mL,明显高于疑似组[(11.46±4.85)ng/mL]和正常对照组[(3.14±1.52)ng/mL](P<0.01),并且其阳性率(91.11%)、敏感性(91.11%)、特异性(98.33%)、诊断正确率(94.67%)、阳性预测值(98.80%)和阴性预测值(88.24%)均明显优于cTnI(13.33%、13.33%、96.67%、48.00%、85.71%、43.48%)和CK-MB(21.11%、21.11%、95.00%、52.67%、86.36%、48.80%)(P<0.05、P<0.01)。而cTnI及CK-MB水平在发病6 h后AMI组才明显高于疑似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在AMI发病早期(3 h内),H-FAB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诊断正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可以用于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急诊内科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疑似ACS患者143例的临床及血清H-FABP浓度变化资料。结果:在AMI发病3 h内,H-FABP的诊断敏感性(67.8%)优于c Tn I(0.0%)和CK-MB(0.0%),AMI发病4-6 h内,H-FABP敏感性(93.7%)仍高于c Tn I(60.9%)和CK-MB(51.2%)。AMI发病6 h内,H-FABP是最为敏感的心脏标志物,尤以发病3 h内,优于经典心肌损伤标志物c Tn I和CK-MB的诊断价值。结论:在早期诊断AMI的心脏标志物中,血清H-FAB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 Tn I和CK-M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AMI发病3h内,H-FABP的诊断价值优于c Tn I和CK-MB。HFABP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的检测项目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进行同步比较,为AMI的诊断提供更好的指标。[方法]对临床可疑的81例AMI患者测定全血eTnI、MYO、CK—MB质量,并同时对血清中H—FABP进行定性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入院后24h内CKMB、cTnI、和H—FABP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0.5%、77.8%、91.6%、83.3%;特异性分别为:77.8%、77.8%、66.7%、100%。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MYO诊断敏感性较高(95.45%),其次H—FABP(77.27%),CKMB(72.73%),cTnI(68.18%)。[结论]H—FABP较cTnI,CKMB,MYO对早期AMI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新的AMI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定量分析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120例,最后将确诊AMI患者69例作为AMI组,非AMI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按胸痛发作距就诊时间分为小于3h、3~6h、6h以上3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各组H-FABP的水平,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比较各指标在诊断AMI早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组入院后不同胸痛发作时间段的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CK-MB和hs-cTnT在胸痛发作3h内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6h和6h以上组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的敏感度在发病3h内和3~6h分别为74.1%与87.5%,高于CK-MB(18.5%、54.1%)和hs-cTnT(14.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6h后H-FABP的敏感度为83.3%,低于CK-MB(88.9%)和hs-cTnT(9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定量检测在AMI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其他高特异度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AMI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06例,其中60例具有典型心肌梗死症状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发病后血清hs-CRP、cTnI、CK-MB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hs-CR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K-MB水平均于发病后3~12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3~5d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血清hs-CRP水平于发病后3h开始升高,一直保持高水平,3~5d后开始下降;血清cTnI水平于发病后3~6h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一直持续高水平,5d后开始下降。结论 CK-MB、hs-CRP及cTnI联合检测有助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尤其可提高症状不明显患者的诊断率,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定性检测104例发病3h内胸痛患者的血H-FABP,比较其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肌红蛋白(MYO)诊断早期AMI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入选患者中最终确诊为AMI患者50例,非AMI54例。H-FABP、cTnI、CK-MB和MYO检出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8.00%、68.00%、64.00%和84.00%,H-FABP显著高于cTnI和CK-MB(均P<0.05),与MYO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检测特异度分别为90.74%、87.04%、85.19%和70.37%,H-FABP显著高于MYO(P<0.05),分别与cTnI和CK-MB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在四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中,H-FABP的准确诊断指数最高。结论:H-FABP用于AMI早期诊断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AMI患者 H-FABP、IMA及CK-MB、cTnT、Mb各指标在入院即刻、4 h、8 h、12 h、24 h 5个时间点的水平。结果在入院即刻(0 h),H-FABP 和 IMA 的敏感性优于 CK-MB、cTnT、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4 h时间点时,H-FABP、IMA、Mb的敏感性高于CK-MB、cTnT (P<0.05)。5种指标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入院12 h及24 h,CK-MB、cTnT的敏感性达到峰值,与IMA、H-FABP敏感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H-FABP、IMA在发病8 h以内的早期胸痛患者中,诊断 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1例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的血清H-FABP、cTnI和CK-MB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NO-AMI)36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35例,同期选择3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H-FABP的表达水平,观察H-FABP、cTnI和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0-3h内和0-6h内AMI组H-FABP水平表达(38.14±24.18)ng/mL和(73.35±56.73)ng/mL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H-FABP诊断发病3h和6h内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H-FABP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优于cTnI和CK-MB,可作为一种有效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快速检测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H-FABP、cTnI、CK-MB和MYO四种物质定量检测诊断发病6 h内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H-FABP快速检测试剂条定性检测结果与ELISA定量检测结果.结果 H-FABP诊断发病3 h和6 h内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特异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nI、CK-MB和MYO.试剂条定性检测结果与ELISA比较符合率达96.9%.结论 H-FABP定性检测试剂条可用于早期AMI筛选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区分AMI患者与正常人的能力。方法人为纳入正常人、AMI确诊病人比例2:1的小样本人群,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0例正常人与19例AMI患者血清H-FABP浓度进行定量,绘制H-FABP在该人群中用于诊断AMI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与0.5的大小。0.5被认为是确定一项指标是否具有任何诊断意义的AUC临界值。结果H-FABP浓度定量正常人组为1.29±0.64 ng/mL AMI组为24.45±32.40 ng/mL;依此绘制出的ROC曲线其AUC为0.978(95%CI∶0.948-1.000),与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具备在心梗早期区分AMI与正常人的能力,H-FABP定量检测用于AMI早期诊断是具备其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9.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定量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对20名健康体检者、26例AMI患者进行血清FABP检测,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并对其中9例AMI胸痛发作后6h内入院患者血清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名健康体检者FABP、cTnT、CK-MB血清浓度分别为(1.8±0.9)μg/L、(0.16±0.10)μg/L、(15.2±3.8)U/L,26例AMI患者血清浓度分别为(38.6±21.8)μg/L、(2.5±2.4)μg/L和(90.5±83.5)U/L,阳性率为100%、84.5%和80.8%.9例动态观察的患者中,有4例1h内入院时血清中FABP浓度开始升高[(14.1±4.1)μg/L],9例患者血清升高达峰值时间为(7.0±3.2)h,比cTnT、CK-MB早(P<0.001),24~48h恢复正常.结论FABP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或排除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