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5,(7):30-3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受试对象,根据其合并NAFLD情况分成NAFLD组(A组,n=101)和非NAFLD组(B组,n=124);根据A组患者并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分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A1组,n=35)和非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A2组,n=66)。对比A、B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分析其相关临床特点;对比A1、A2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并对可疑单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究其相关性。结果 1A组患者BMI、SBP、ALT、TC、TG、Hb A1c、FBG、2h PG、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均较B组显著增多;22型糖尿病并NAFLD患者以并发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病变等大血管病变者最多,并发率分别为26.0%(19例)和28.8%(21例);3年龄,合并NAFLD,BMI、SBP、LDL-C及Hb A1c是2型糖尿病并NAFLD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NAFLD患者以肥胖,收缩压、血脂及血糖水平较高者居多,其并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NAFLD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T2DM合并NAFLD患者应予早期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2.
王丹鹤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7):146-146,14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2例(A组)、单纯高血压病患者98例(B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之间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超声心动图(UC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指数(BMI)等检查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A组HbA1c高于B组,而两组间BMI、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夜间收缩压高于B组.A组的LVMI、LVH的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LVMI增加,且LVH的发生率升高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而糖尿病加重这种改变,其原因可能与糖尿病的糖代谢异常及患者的夜间收缩压降低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联合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A组)58例和无冠心病组(B组)6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治疗前的空腹静脉血用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A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统计对比3组hsCRP、Hb A1c、FIB的水平;比较A组患者中不同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组(n=23)、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19)和急性心肌梗死组(n=16)]hs-CRP、Hb A1c、FIB的表达水平;A组不同预后[预后良好组(n=23)、预后不良组(n=20)和预后严重不良组(n=15)]hs-CRP、Hb A1c、FIB的表达水平;分析hs-CRP、Hb A1c、FIB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A组hs-CRP、Hb A1c、FIB表达水平高于B组与对照组,B组hs-CRP、Hb A1c、FIB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Hb A1c、FIB水平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Hb A1c、FIB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严重不良组血清hs-CRP、Hb A1c、FIB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hs-CRP、Hb A1c、FIB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CRP、Hb A1c、FIB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hs-CRP、Hb A1c、FIB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Hb A1c、FIB可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进行鉴别诊断,且能用于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hs-CRP、Hb A1c、FIB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联合检测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对老年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无临床心脏病症糖尿病(A组)、高血压病(B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C组)的老年患者及健康老年人(D组)进行VLP、左室功能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VLP阳性率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C组>A组>B组>D组.A、B和C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以后者更明显.左室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在VLP阳性者高于VLP阴性者.随访发现,A组5.6%,B组16.0%,C组26.7%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动过速居多,主要发生于VLP持续阳性者,并伴左室功能进一步减退.结论VLP对老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52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研究组),与48例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对照组)合并心律失常类型比较发现,研究组房性心律失常(房早、房速、房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房性心律失常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34.6%、83.3%及58%。提出房性心律失常可作为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参考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对老年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无临床心脏病症糖尿病(A组)、高血压病(B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C组)的老年患者及健康老年人(D组)进行VLP、左室功能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VLP阳性率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C组>A组>B组>D组.A、B和C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以后者更明显.左室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在VLP阳性者高于VLP阴性者.随访发现,A组5.6%,B组16.0%,C组26.7%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动过速居多,主要发生于VLP持续阳性者,并伴左室功能进一步减退.结论VLP对老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代谢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38例T2DM患者,测定所有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糖代谢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在甲状腺激素水平、糖代谢指标及血脂指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FPG升高,TSH、T3等激素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SH水平升高,FPG、2h PG、Hb A1c、Ho MA-IR、TC和T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与BMI、FPG、2h PG、Hb A1c呈负相关(r=-0.153、-0.122、-0.321、-0.161,P0.05),FT3、FT4和TSH与Ho MA-IR呈正相关(r=-0.561、0.601和0.246,P0.05),TSH与Hb A1c呈负相关(r=-0.122,P0.05),TT3和TT4与BMI、FPG、2h PG、Hb A1c、Ho MA-IR、TC和TG无相关性(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患者糖代谢水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80-278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治疗12周后观察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的提高总有效率(79.49%>69.23%),改善LVEF、EDV、ESV,进而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结论曲美他嗪可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生存的影响作用。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4年1月~2004年12月间,确诊为AMI且合并糖尿病,行PCI治疗的患者155例(男性110例,女性45例)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期间Hb A1c水平分为正常组Hb A1c 4.7%~6.4%(n=53),轻微升高组Hb A1c 6.5%~8.4%(n=72),显著升高组Hb A1c 8.5%~12.4%(n=30),比较3组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1)入选患者PCI术后10年生存率为62.8%,正常组生存率为73.6%,轻微升高组生存率为63.2%,显著升高组生存率为46.4%。(2)3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3)与合并糖尿病急性心机梗死患者PCI术后远期生存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0年)HR 1.596,95%CI为1.204~2.115;吸烟HR 2.101,95%CI为1.185~3.725;LVEF(每减少10%)HR 1.463,95%CI为1.112~1.923;服用ACEI或ARB类药物HR 0.514,95%CI为0.268~0.986;Hb A1c(每增加1%)HR 1.283,95%CI为1.009~1.628。结论 随着Hb Alc水平的升高,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PCI术后10年生存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病联合门诊管理模式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在3个乡镇卫生院成立由县级医院专科医师与卫生院全科医师组成的慢性病联合门诊,对辖区7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1年,观察糖尿病患者在慢性病联合门诊工作开展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压、血脂和BMI等指标。结果在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干预1年后,735例患者糖尿病控制指标值除LDL、BMI外,FBG、2 h BG、SBP、DBP、TG和Hb A1c均值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FBG、2 h BG、SBP、DBP、TG和Hb A1c的达标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联合门诊管理模式是提高农村2型糖尿病控制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群中代表外周动脉硬化及僵硬度程度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踝臂指数(ABI))与心脏收缩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糖尿病对大血管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糖尿病患者48例,非糖尿病人群90例,均接受ba PWV、ABI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留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相关临床资料。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基线资料比较显示,两组性别比例、血脂、尿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ba 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方面,左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分析显示,糖尿病组ABI与年龄、LVEF、Hb A1c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0.42、0.47);ba PWV与年龄、BMI、Hb A1c及LVEF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0.51、0.56、0.44)。非糖尿病组ABI同样与年龄、LVEF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64、0.45);ba PWV与年龄、BMI、LVEF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64、0.55、0.45)。结论无论在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人群中,ABI、ba PWV均与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LVEF呈正相关性,即左室收缩功能受到外周动脉硬化及僵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氢气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每天给予患者饮用富氢水500 m L,连续饮用30 d。检测干预前后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水平,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分析氢气抗氧化作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后,患者血清ROS和MDA水平低于干预前,GSH-PX和SOD活性高于干预前(均P0.05);氢气对吸烟患者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强于不吸烟患者(均P0.05)。氢气降低MDA的程度与干预前患者Hb A1c和LDL水平呈低度线性正相关(r=0.289,0.221,均P0.05),氢气降低ROS的能力与患者病程和干预前Hb A1c水平呈低度线性正相关(r=0.221,0.301,均P0.05),GSH-PX的升高程度与干预前LDL水平呈低度线性正相关(r=0.241,P0.05)。患者的年龄、BMI、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HDL和IL-1/6水平与氢气对2型糖尿病的抗氧化作用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氢气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水平,减轻过氧化损伤,病程、吸烟、Hb A1c和LDL水平可能成为社区医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最适合氢气治疗病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心脏损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52例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他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d,共治疗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G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利用脉冲多普勒评价治疗前后舒张早期左室充盈波(E峰)最大流速(VE)、舒张晚期左房收缩波(A峰)最大流速(VA)、VE/VA比值、E峰减速度(DC)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TG、TC、LDL-C、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他汀组TC、LDL-C、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他汀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E、VE/VA比值、DC显著增大(P<0.05),VA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VE/VA比值、DC显著增大[1.390 ±1.761比0.897 ±0.089;(680 ±78)cm/s比(583±64)cm/s,P值均<0.05].VENA比值与GHbA1c、hs-CRP呈显著负相关(t值分别为-6.232、-2.549,P值分别为0.01、0.03).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和引起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糖尿病慢性心血管并发症的认识。方法随机选择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17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并分别按是否合并心衰分为心衰患者和非心衰患者。比较2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LVPWTH)、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发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组LVPWTH、LVEDD、LVESD增加,LVEF减少,E/A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差异主要来自非心衰患者;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达标情况及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等是2型糖尿病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糖尿病导致心脏重构以及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即使无临床心衰症状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已经出现异常。因此,应注意早期进行心脏检查及心功能评价,积极防治相关危险因素,避免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新诊断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诊断妊娠糖尿病患者61例,分别记录年龄,测量身高、体重、血脂、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清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计算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以Hb A1C 7.5%(中位数)为界值,将61例患者分为高糖化血红蛋白组(HH组)和低糖化血红蛋白组(LH组)。结果 HH组HOMA-IR高于LH组,分别为6.04±1.39、4.67±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甘油三酯水平高于LH组,分别为4.54±2.64、3.0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OMA-β低于LH组,分别为65.60±15.57、117.17±1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b A1C与TG呈正相关(r=0.335,P=0.012),与HOMA-IR也呈正相关(r=0.763,P=0.000),与HOMA-β呈负相关(r=-0.950,P=0.000)。结论晚期妊娠糖尿病患者,随着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初步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李昕怡  白顺艳  周鹏  刘怡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55-2857,2860
[目的]评价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就诊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同期就诊的脑出血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一共纳入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43例,对照组69例。与脑出血不合并糖尿病病人相比,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F=5.724,P=0.011),GCS评分较低(F=17.207,P=0.000),意识障碍较常见(χ2=4.446,P=0.035),更易破入脑室(χ2=7.273,P=0.007),上消化道出血(χ2=7.279,P=0.007)及肺部感染(χ2=8.919,P=0.003)的发生几率更高,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P=0.012)。其不良预后可能与年龄较大(F=18.231,P=0.000)、出血量较多(F=6.545,P=0.014)、破入脑室(χ2=5.731,P=0.017)及上消化道出血(χ2=16.726,P=0.000)、微创手术(χ2=6.029,P=0.014)应用较少相关。[结论]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意识障碍程度较重,并发症较多;且其不良预后与年龄较大、出血量较多,破入脑室、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应用较少相关,在临床上应密切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情况与视力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某眼科医院DR病区住院的DR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评测患者视力情况,以Hb A1c0.7%作为血糖控制达标。结果 396例DR患者中,Hb A1c达标者占36.1%;未达标者占63.9%。低视力(0.05≤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3)占39.2%,盲(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5,或至无光感)占19.9%。相关分析显示,Hb A1c与视力情况呈正相关(r=0.000,P0.05),即随着Hb A1c值的升高,DR患者视力情况越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 A1c是影响DR患者视力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DR患者视力情况差,与Hb A1c存在紧密联系。应重视对DR患者Hb A1c的监控,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Hb A1c7.0%)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甘舒霖30R)治疗,24周后,观察FBG、2h PG、Hb A1c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BMI变化评价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问卷调查评分比较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FBG、2h PG、Hb 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FBG、2h PG、Hb A1c达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MI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安全性、有效性优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19.
陈敏  朱筱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48-105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血糖与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62例餐后血糖控制欠佳(A组)和58例餐后血糖控制良好(B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功能,比较2组间的差异;对62例餐后血糖控制欠佳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干预,追踪观察1年,观察干预前后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入组时餐后血糖控制欠佳组(A组)患者出现左室结构改变,左室心肌重量增加,舒张功能减退,与餐后血糖控制良好组(B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经过1年的强化降糖治疗,左室心肌重量减少,左室重构明显纠正,舒张功能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后高血糖是T2DM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在不同季节、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管理信息系统2015年7月—2016年6月间报告的16 535例就诊患者全血Hb A1c数据,采用现况研究分析季节、性别和年龄对Hb A1c的影响。结果不同月份之间Hb A1c具有统计学差异(F=4.488,P0.01),4和5月高而8和9月低。各年龄组之间Hb A1c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43,P0.01)。不同性别之间,女性Hb A1c比例显著低于男性(F=9.072,P0.01)。不同性别人群不同年龄组之间Hb A1c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Hb A1c水平呈现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就诊人群Hb A1c水平与季节、年龄和性别相关,提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在制定糖尿病患者Hb A1c治疗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对Hb A1c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