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色素异常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对称分布的色素沉着斑及斑点,最常见于肤色较深(Fitzpatrick皮肤类型Ⅳ型至Ⅵ型)的育龄妇女的面颈部。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Nuss手术、改良Ravitch手术及胸骨翻转手术3种手术方式对漏斗胸的矫正效果。方法:38例漏斗胸患者,行Nuss手术21例,改良Ravitch手术9例,胸骨翻转手术8例,将3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效果等进行比较,同时对行Nuss手术的21例中的对称组(10例)和不对称组(11例)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疼痛天数Nuss组优于改良Ravitch组及胸骨翻转组(P<0.05),Nuss手术对对称型漏斗胸矫正效果优于不对称型漏斗胸(P<0.05)。结论:Nuss手术与其他2种手术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对称型漏斗胸。  相似文献   

3.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皮损常对称分布,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剧烈瘙痒;往往反复发作,易成慢性。 1湿疹的分类 1.1 根据病程及皮损特点可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并应用腹部不对称H型推进超薄皮管修复单一手指套脱伤,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11例单一手指套脱伤的患者采用腹部不对称H型推进超薄皮管修复,术后早期功能练习,术后3周断蒂。结果:术后皮管成活良好,伤指外形不臃肿,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用该术式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修复单一手指套脱伤的方法,且术后伤指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皮管及腹部埋藏法。  相似文献   

5.
外阴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外阴皮肤病,有明显的渗出倾向,一般认为是由第Ⅳ型变态反应引发。其主要特征是多形性皮肤损害、反复发作、对称发生、瘙痒剧烈。外阴湿疹是困扰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原因繁多,治疗各异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长度约束的梯度线圈设计,寻求一种新的方案,使其能代替原有的方法,并且可以设计用于头部成像的不对称短线圈.方法本文在目标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流函数约束条件,从而提出了流函数约束方案.并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不对称短梯度线圈设计方案.结果文中分别对直径32 cm,长径比1.5∶1的对称和不对称横向梯度线圈进行了仿真设计,结果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结论文中比较了对称和不对称线圈梯度均匀区的位置,结果显示后一种线圈适合头部成像而前一种不适合.  相似文献   

7.
<正>连体婴是一种较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报道,该病已引起了众多关注。联体儿系在单卵孪生中,当一个胎盘出现2个原条并分别发育为2个胚胎时,若2个原条靠的较近,胚体形成时发生局部连接即形成联体双胎,分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类~[1]。发生率为0.001%~0.002%,女性大于男性2倍多[2]。多数连体婴儿在胚胎时期死亡,分娩下来的约占1/20万,但多数常因重要器官畸形或喂养、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方法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21例,其中对称型10例,不对称型11例.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微创手术.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0.7±9.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3±10.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3±1.1)d,术后平均疼痛时问(6.9±4.0)d.优良率81.0%(17/21),其中对称型漏斗胸术后效果优良率为90.0%(9/10),不对称型为72.7%(8/11).结论 Nuss手术具有切口隐蔽、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广泛对称型漏斗胸.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在VSD的介入治疗史上相继出现了Rashkind、Clamshell、CardioSEAL、Sideris等封堵器。2001年12月长海医院在国内外率先应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生产的国产对称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2002年国外报道应用Amplatzer偏心型的膜周部VSD封堵器治疗偏心型VSD。自此镍钛合金封堵器以其适应证广、操作简单等优点,大大推动了VSD介入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重构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突出特点是无法解释的心肌呈对称或不对称型肥厚,造成左心室腔变小.目前认为和内分泌紊乱有关,该病后期出现左心室结构异常,导致舒张功能及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陈年年 《护理研究》2007,21(8):708-709
联体畸形是由于一对单分子双胎不完全分离导致的一种罕见的畸形,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生率为0.002%~0.004%,其中约20%为女孩。有对称与非对称联体畸形两类,以各种方式相连,一般胸部相连占75%,伴发心脏、消化、泌尿等系统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较多一种是剑突或脐部相连联体畸形  相似文献   

12.
<正>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非特异性慢性炎性血管病,以相应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造成一系列缺血及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3]。疾病主要累及大、中血管,经典表现为外周脉搏搏动的不对称,即"无脉症",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病变累及的部位。临床常分为4型:1头臂动脉型,症状为头晕、视力障碍、偏瘫、一侧或双侧上肢血压降低或未测出;2主、肾动脉型,症状为下肢无力、高血  相似文献   

13.
腺病毒 (Adenovirus,Ad)和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Bvirus ,CBV)是两种在种系发育过程中不相关的病毒 ,但都有一共同受体CAR(CoxsackieBvirus Adenovirusreceptor)。该受体是Ⅰ型跨膜糖蛋白 ,属于免疫球蛋白 (Ig)超家族。Ad是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衣壳呈 2 0面体立体对称 ,衣壳五邻体 (penton)由基底和一根纤维突起 (fiberprotruding)组成 ,纤维突起的末端是球状结构的顶球。Ad分 6个亚属 (A~F) ,能导致成人及儿童的结膜炎、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等疾病。CBV属小RNA病毒科 (Picornavirus) ,是无包膜、衣壳呈2 0面体立体对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小型分光光度计型比色仪对上前牙区天然牙的牙体颜色及牙龈色进行分析,为临床比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量上颌前牙区(3-3)天然牙数52颗,通过比色仪器采集图片并输入计算机,测量每个目标牙切1/3、体1/3、颈1/3和牙龈共计4个位点的CIELab表色参数,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上颌前牙区颜色参数值分布呈左右同名牙对称分布,不同牙位其颜色参数分布趋势相同;中切牙体部明度最高,尖牙颈部色相偏红黄且饱和度最大。牙龈色呈左右对称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分光光度计型比色仪所测数据表明上前牙牙色及龈色分布具有规律性和特征性,可作为临床修复比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萍  鄢芙蓉 《全科护理》2012,10(9):816-816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弛缓性肌无力或麻痹为临床特点的一组疾病,发作时可伴血钾水平异常,临床分为3型: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血钾型,以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ho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为多见,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延及双上肢,为双侧对称的四肢瘫痪,近端较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偶累及呼吸肌可致死亡[1]。我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9例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致呼吸肌麻痹病人,经积极抢救,病人均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重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漏诊。2000年4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16例AD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4例,49~73岁,平均57.8岁。其中高血压15例,动脉粥样硬化1例。症状为胸、背部严重撕裂样疼痛,持续发生,具有搏动性疼痛和游走性疼痛13例,无疼痛者3例,四肢血压和脉搏不对称者8例,其中双上肢不对称者5例,双下肢不对称者3例,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者3例,按Debakes分型:I型9例,Ⅱ型3例,Ⅲ型4例。1.2方法患者均进入CCU,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  相似文献   

17.
一例不完全性联体双胎分离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玲  李毅  赵媛  郎荣蓉 《天津护理》2009,17(6):355-356
联体畸形是由于一对单分子双胎不完全分离导致的一种罕见的畸形,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生率为0.002%~0.004%,其中约20%为女孩。有对称与非对称联体畸形两类,以各种方式相连,一般胸部相连占75%,伴发心脏、消化、泌尿系统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较多的一种是剑突或脐部相连联体畸形,其他还可有坐骨联体,头颅联体等“’。我院于2008年8月4日为一例罕见的不完全性非对称剑脐联体畸形儿成功实施分离手术,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手术护理配合重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步态康复多集中于平衡、速度、功能活动性等方面的训练, 很少关注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对称性。分带行走训练是一种由感觉预测错误引起运动行为变化的运动学习过程, 该训练能够放大适应过程的初始不对称, 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步态的空间不对称。本文从机制、神经生理学基础、临床应用等方面阐述分带行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喉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喉结核的认识,以利于更好诊断。方法 21例喉结核均经Cr2姗薄层连续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21例喉结核:弥漫性病变14例,表现为会厌、会厌皱襞,喉腔内软组织弥漫性不对称增厚。局灶性肿块型7例,表现为声带,室带杓间区等有肿块。结论 喉结核大体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2种,尚无特异性表现。喉部双侧弥漫性不对称肿胀增厚,如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无明显肿块且喉支架完整者,可与喉癌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CT、MR成像分析Ⅰ型Madelung病颈部脂肪堆积模式。方法:回顾分析30例Ⅰ型Madelung病的CT和MRI表现。25例行CT平扫,5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3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30例Madelung病颈部脂肪堆积模式大致分4种。第1种型表现为颈部皮下和肌肉间隙弥漫性脂肪蓄积增厚,没有包膜,边界不清;其中左右对称(19例),左右不对称,左侧多于右侧(3例);第2种表现为颈前舌骨上、下区脂肪堆积明显多于颈部其它区域(5例);第3种表现为脂肪堆积主要位于项部(2例);第4种表现为脂肪堆积主要位于胸锁乳突肌下(1例)。CT示颈部、项部层皮下及肌间隙脂肪增多,CT值为-65Hu左右;MRI呈典型的短T1、长T2脂肪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呈低信号,脂肪组织间有等信号纤维组织分隔。结论:CT、MRI成像发现Ⅰ型Madelung颈部脂肪堆积模式多样,并能准确显示堆积脂肪的分布、范围和颈部结构受累情况,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