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行鼻胆管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胆总管手术都是沿袭术前插胃管,胆管结石取出后放置“T”形管21~42d,既给患者增加痛苦,又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我院自2004年始,对胆管结石患者,术中胆管结石取出后,在胆道镜及胃镜下放置鼻胆管行胆总管引流,不再放置“T”形管引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设计和研究,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胆道结石患者3例,术前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漏发生,鼻胆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结论: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道结石可以达到经典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效果,同时具有T管引流有效防止术后胆漏发生的优点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便捷、痛苦少、对患者生理机能干扰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预置鼻胆管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预置鼻胆管引流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的病人 ,术前行ERCP检查 ,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胆道无狭窄 ,胆总管下端通畅 ,肝内胆管无结石 ,术前 1~ 5d预置鼻胆管引流。腹腔镜下常规切除胆囊 ,显露胆总管 ,用弯剪刀纵行切开胆总管 ,通过胆石钳、加压冲洗、挤压胆总管、胆道镜取石等方法取尽结石 ,保留鼻胆管引流 ,胆总管一期缝合 ,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本组 2 7例 ,手术时间 75~ 190min ,平均 (12 3.6± 4 5 .4 )min ,2 7例病人均于术后 4~ 9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 (6 .1± 1.2 )d。术后 3~ 5d或黄疸明显消退后拔除鼻胆管 ,观察 1~ 2d无异常出院。放置鼻胆管时间为 6~ 10d ,平均 (7.2± 1.3)d。 7例黄疸病人术后黄疸均有明显减退。 3例发生胆漏 ,1例引流4d ,1例引流 8d胆漏停止。 1例病人带管出院 ,1月后拔除引流管。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单纯胆总管结石的病人 ,术前ERCP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同时预置鼻胆管引流 ,对于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可以达到减黄的目的。术中胆总管切开 ,结石取尽后 ,保留鼻胆管可以进行胆道减压、预防胆漏的发生。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可以起到继续减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亲属肾移植供者经腹腔镜下取肾围手术期的护理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中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近年在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方法为切开胆总管取净结石,将带尾胃管头端用手法由胃壁外引导至十二指肠降段下部。枪式取石钳通过胆总管下端进入十二指肠,夹住胃管前端的尾将其拉入胆道,胃管引导鼻胆管由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胃、食道,最后引出外鼻孔。然后一期缝合胆总管。  相似文献   

5.
王惠婷 《天津护理》2014,(3):222-223
<正>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成熟,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它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我院消化科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进行ERCP检查后,再行EST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0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爱英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2):1338-1339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本科对135例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伴炎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及胆总管恶性肿瘤等致胆道梗阻病人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再予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手术配合,临床观察及护理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术后安置鼻胆管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胆总管结石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后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其中45例术后放置ENBD,根据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发热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行EST后放置ENBD能起到减压、冲洗胆道、加强抗炎等作用,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丽华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93-1594
目的为了提高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三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及腹腔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同时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常规和并发症护理。结果本组13例病人住院5~12 d痊愈出院,无胆漏、残留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提示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效果好,而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goscopic naso-biliarydrainage,ENBD)是指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道置管引流术。ENBD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可代替经腹胆管引流术,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奠定了技术基础,至今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充分的鼻胆管引流和胃肠减压,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可使86%~90%的患者痊愈而不必行手术治疗,该操作具有简便、痛苦少、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症状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鼻胆管引流术后的护理中针对鼻胆管的冲洗尤为重要。现将鼻胆管冲洗的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经鼻胆引流管注射生理盐水在超声检查残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诊治胆总管结石的术后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联合鼻胆引流管注射生理盐水检查,对比注射生理盐水前后超声测量胆总管长度、宽度及残留结石的检出率。结果 50例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前后胆总管全程显示率分别为18.00%(9/50)、90.00%(45/50);注射生理盐水前后超声检查胆总管长度分别为(2.63±0.26)cm、(5.79±2.17)cm,宽度分别为(0.49±0.35)cm、(0.99±0.3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3、10.81,P均<0.01)。注射生理盐水前疑似胆总管结石1例,注射生理盐水后另增5例疑似存在胆总管结石,其中5例行ERCP检查:ERCP检查4例证实为胆总管结石,1例未见明显结石;1例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结论 经鼻胆管引流管注射生理盐水可提高胆总管显示率,进而提高对残留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技术关键。方法该组共23例,胆总管纵向切开1.5-2.0cm用取石钳、胆道镜等取石。结石取净者作胆总管一期缝合,不能肯定取净者作T管引流。术中胆管外径≥1.0cm。术前无明确结石者作术中胆道造影;术前置鼻胆管的胆源性胰腺炎作延期胆道探查术。结果胆管造影7例,结石阳性2例;胆总管一期缝合8例;T管引流15例,结石残留2例,经术后胆道镜取净残石。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胆石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和网篮取石术后的一个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因其病情凶险,诊治不易,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院2003年6月~2004年7月问共行ERCP检查约150例,其中行EST及网篮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86例,出现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者5例,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胆管炎床旁鼻胆管引注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急性胆管炎床旁鼻胆管引流(ENBD)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12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进行急诊庆旁无X线监视下的ENBD均获成功,并予病情缓解后经ENBD管行胆道造影,配以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ENBD后均在2h内症状缓解,无并发症,胆道影明确诊断,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总管结石11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均二期实施根治性手术,痊愈出院。结论:ENBD对急性胆管炎、胰腺炎、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置鼻胆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代替传统T管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7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32例(鼻胆管组)与T管引流40例(T管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瘘发生,鼻胆管组拔管时间(6.3±1.6)d,术后住院时间(8.2±1.7)d,肛门排气时间(20.5±5.6)h,均较T管组的拔管时间(49.6±6.3)d,术后住院时间(13.3±3.6)d,肛门排气时间(28.8±6.3)h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既能避免一期缝合后胆管压力增高引起的胆瘘,又能彻底消除T管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囊状扩张的螺旋CT胆管造影戈明媚②摘译刘小林审校胆总管囊状扩张是一种罕见的胆总管末端囊状扩大,临床上表现为胆胶痛,发作性梗阻性黄疸或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在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和CT检查时,胆总管囊状扩张易被忽视。作者报告1例通过螺旋CT胆总管...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收治的34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或单纯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并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Ⅰ期缝合胆总管12例(35.29%),留置T管引流20例(58.82%),中转开腹留置T管引流2例(5.9%);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82.35%(28/34),胆管残石率为11.76%(4/34)。全组病例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及美容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在临床的应用,探讨其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蹬优缺点。方法: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23例胆总管结石手术21例获得成功,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只要掌握适应证,就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临床的经典术式,但近年来有临床工作者采用胆总管探查不置T管引流、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有较好效果的报道.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间对胆总管结石和可疑胆总管结石,并排除胆道恶性肿瘤及肝内胆管结石的52例患者,行探查一期缝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友珠  宋丽娟 《现代护理》2006,12(22):2132-2132
目的探讨一次性气囊尿管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护理。方法经口将十二指肠镜插入胆总管或主胰管,由鼻孔引出至体外,速立胆汁体外引流途径。结果20例患者均未出现鼻黏膜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成功率达100%,同时加强鼻胆管引流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一次性气囊尿管具有质地柔软、使用方便、对周围组织无损伤等优点,能将鼻胆引流管经口腔由鼻孔引出至体外,并很好的解决了鼻胆引流管经口腔引出时,既不方便固定、严重影响病人进食和讲话、又增加病人恐惧感、不美观等问题,在鼻胆管引流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一期缝合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对8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鼻胆管引流+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87例患者中成功82例,失败5例,无胆漏发生,术后3~6 d拔除鼻胆管,住院7~9 d。结论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既保持了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功能,又免除了长时间T型管引流的并发症,符合现代外科的损伤控制和快速康复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