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77-77
答:轻度缺氧对呼吸起刺激作用,严重缺氧对呼吸中枢起麻痹作用,而CO2增加是引起呼吸加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凡是用口罩或气管内插管给氧时,常在纯氧中加入5%的CO2供病人吸入,以保持CO2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答:轻度缺氧对呼吸起刺激作用,严重缺氧对呼吸中枢起麻痹作用,而CO2增加是引起呼吸加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凡用口罩或气管内插管给氧时,常在纯氧中加入5%的CO2供病人吸人,以保持CO2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护士进修杂志》2014,(24):2281-2281
答:轻度缺氧对呼吸起刺激作用,严重缺氧对呼吸中枢起麻痹作用,而CO2增加是引起呼吸加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凡用口罩或气管内插管给氧时,常在纯氧中加入5%的CO2供病人吸入,以保持CO2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
氧气为生命活动所必需。机体获取和利用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和内呼吸,即外界氧被吸入肺泡、弥散人血液,再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最后被组织细胞摄取并利用。其中任一环节发生障碍均能引起缺氧。故缺氧就是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引起组织功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成年人需氧量约为250毫升/分,而体内贮存的氧仅1.5升,在患者处于临床危重情况时,一旦呼吸、心跳停止,数分钟内就可能死于缺氧。缺氧是许多疾病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因素。根据…  相似文献   

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夜间心律失常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涉及多器官、多脏器、多学科的临床综合征。患有OSAS的病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OSAS病人夜间缺氧引起心律失常。本研究通过对CkSAS病人进行多导睡眠图系统(polymmnography,PSG)检测并对各项指标作对比分析,探讨OSAS夜间缺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针对此关系提出OSAS病人临床监测及护理措施,达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纠正缺氧,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总结5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量和速度,严密监测心率、脉博、呼吸等变化以及排尿情况,加强基础护理,是对HIE的抢救成功和减少后遗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呼吸功能衰竭的基本知识(1)200032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部王蓓玲呼吸功能衰竭简称呼衰,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死亡率甚高。它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动脉血氧分压(PaO2...  相似文献   

8.
COPD、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以及危重病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气管切开后的呼吸功能锻炼是避免患者缺氧再次插管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传统的做法是弹力球锻炼器、吹气球等方法,但这些做法的弊端是在锻炼过程中缺乏氧供,容易发生低氧血症,尤其是对缺氧耐受差的患者;另外患者自行操作困难,限制了临床的使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呼吸功能锻炼装置,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 《山西临床医药》2000,9(12):911-913
对临床52例中度和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应用纳洛酮治疗。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的意识障碍、颅高压、心脏抑制及呼吸抑制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提示纳洛酮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有一定疗效,值得地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缺氧会对大脑产生较大影响,引起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语言能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引起机体低氧的常见原因包括高海拔缺氧环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缺氧会引起脑形态、微观结构及脑功能的改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由缺氧引起的脑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从影像学的角度解释缺氧患者出现睡眠障碍、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的可能原因,探讨潜在神经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呼吸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缺氧,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储留,即在海平面大气压下呼吸自然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低于60毫米汞柱和(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时而引发的生理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的病因有;①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气管支气管肿瘤、异物等致气道阻塞和通气障碍旷引起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从而发生呼吸衰竭;②肺组织病变即严重肺炎、重症肺结核、阻塞性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矽肺等,致通气…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约为11%左右,其中轻度窒息占10%,重度窒息占1%左右。以恒河猴做实验,从窒息开始到死亡只有13~14分钟。而临床上突然严重的窒息可在10分钟内致死。如果复苏不得力或不及时,即使婴儿存活,但因长期缺氧仍可致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据有关资料统计,重度窒息的新生儿随访后发现12%有智力障碍,且生后20分钟内无自主呼吸建立者将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low在猴实验中发现完全缺氧20分钟或低氧2小时,30%存活的仔猴均出现脑受伤。因此除新生儿窒息复苏得力,胎儿宫内窘迫也应早发现、早处理。抢救新生儿窒息成败最主要的是掌握新生儿与胎儿生理上的区别,而生理上最主要的区别便是呼吸方面的。新生儿必须建立自主呼吸,而胎儿则依赖母体。在呼吸方面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缺氧时总是由原发性呼吸暂停发展到继发性呼吸暂停。其重要的鉴别点便是原发性呼吸暂停仅需及少帮助甚至无须帮助也能自行恢复呼吸,而继发性呼吸暂停在没有外界正压帮助下就无法恢复自主呼吸。因此临床上我们在处理新生儿窒息时均可按继发性呼吸暂停处理,适当给予新生儿正压呼吸,以免延误了新生儿自主呼吸的建立。从而成比例增加了脑损伤和减少了复苏成功的机会,贻误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13.
“L”形管在高压氧舱内的应用与护理王金玲高压氧做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应用于解决全身缺氧,特别是脑缺氧、脑水肿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以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必须达到堵住气管导管外口、能维持自主呼吸、佩戴吸氧面罩、生命体征平稳的临床指标时,才能进行高压氧...  相似文献   

14.
肺性脑病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综合征。近年来,无创通气技术尤其是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倍受临床关注。纳洛酮具有解除呼吸抑制和催醒作用,对抗BiPAP机械通气对自主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期由于缺氧或供氧不足引起的脑病,常见于新生儿窒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低氧血症可使肠黏膜缺血缺氧导致腹胀,如果治疗护理措施不当,可发展为坏死性小肠炎,死亡率较高。作者通过对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腹胀的患儿的临床观察及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对该类患儿的护理体会:加强一般护理;特别注意对腹部情况的观察;进食机会的选择尤为重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叠综合征30例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秋生  李素琴  高元明 《临床荟萃》2003,18(12):685-68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内科常见病,也是世界上第四大死亡病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是指患者在睡眠时,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并产生以缺氧为主的临床综合征。SAHS国外报告成人发病率在1%~4%,我国尚未有大规模的统计报道。近年来临床上观察到COPD的患者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7.
67例婴儿闷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胡振英,孙步明,周伟婴儿闷热综合征(MuggySyndrome,MS)又称蒙被缺氧综合征,是一组因捂热造成的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及呼吸、循环衰竭为主的征候群。[1]各地虽有发生,但系统报道的不多。此...  相似文献   

18.
袁华  张景中 《临床医学》2011,31(5):108-109
新生儿窒息系指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而严重缺氧、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抑制等可发展为多脏器损害,尤其是窒息后所致心肌损害,为探讨血清心肌酶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本文检测分析了80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  相似文献   

19.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发病率很高,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猝死。通过对62例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观察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给予正确处理,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防止感染、给予适当的腹部按摩。使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明显减少,也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及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致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产前或产程中窒息在出生后的表现和继续,即各种原因使母胎间血氧运输及交换障碍、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和胎儿自身因素等,导致胎儿体内严重缺氧、代谢性混合性酸中毒、中枢神经和呼吸循环等系统受到抑制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