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格尔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迟发感染的发病率、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2年4月1556例无张力疝修补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011例采用李金坦氏手术,补片尾端未平整固定,迟发性感染10例,感染率0.98%,545例采用李金坦氏手术,精索上补片尾端周边平整固定,均无迟发性感染.结论:补片迟发性感染较多,内环上补片游离、扭曲、重叠是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感染后补片必须取出,术中见格尔补片呈三明治样愈合,取出后疝不复发. 相似文献
2.
应用人工合成材料补片进行疝修补术是疝外科学的一个重要进展。近年,使用单纯平片修补的Lichtenstein术式以及使用网塞加平片修补的Rutkow、Millikan等术式因其操作简单、损伤小、复发率低、术后能早期活动的优点,手术适应证拓展到大多数类型的腹股沟疝,是国内外目前流行的疝修补方式。但是应用人工材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疼痛、感染等风险。解放军第五三三医院接诊疝修补术后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患者1例,其诊治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工材料的不断进展。元张力修补术已成为腹股沟疝治疗的主要方式。人工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临床少见,我科近年来共收治该类患者2例,经作相应处理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迟发性补片感染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行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术,即腹腔镜探查、亚甲蓝辅助染色、取出补片、冲洗伤口和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流程。观察患者的手术完成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12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开放式清创手术,其中腹腔镜探查未发现异常的98例患者直接行清创手术取出感染补片,发现补片已突破腹膜并与网膜及肠管紧密粘连28例,发现升结肠旁沟及回盲处系膜有脓肿形成2例。手术较完整取出感染补片112例,未能完整取出残余补片16例。12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345 min、平均154 min;出血量为10~200 mL、平均37.4 mL;术后拔除负压引流管的时间为5~14 d、平均8.4 d;术后住院时间为6~18 d、平均11.6 d。切口甲级愈合114例,乙级愈合12例,丙级愈合2例。12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随访期间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防治疗体会。方法回顾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及诊疗资料。结果 368例患者中有5例术后发生补片感染。3例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予清创引流、冲洗、等方法感染得到控制。2例保守治疗无效,在硬膜外麻醉下二次手术后感染得到控制,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产生补片感染的因素很多,可选择抗感染、切口清创等保守治疗手段;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要及早手术以解决补片感染。 相似文献
6.
骨折内固定后迟发性感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希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4):316-317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迟发性感染的发生、诊断和治疗。方法临床治疗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随访时间4年。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随访,感染控制,骨折痊愈。结论骨折内固定迟发性感染一部分为院内感染,要注意预防。治疗上可以保守治疗、密切观察,严重者可行扩创、持续冲洗等待骨折愈合后再取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探讨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5月行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补片感染情况、细菌类型、切口愈合、平均住院时间、疝复发、慢性疼痛和窦道形成等指标进行分析。补片完整取出16例,补片部分取出13例。取出的补片网塞7例,平片18例,网塞加平片4例。手术时间(76.3±25.98)min。5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抗菌素使用(9.5±2.46)d,住院时间(19.4±7.37)d。12例患者出院时切口未完全愈合,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换药时间(27.4±16.27)d。27例患者完成随访,慢性疼痛1例,切口窦道形成1例,无疝复发。对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治疗,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外科处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7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后发生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加以分析。结果67例患者均行清除感染补片及周围感染组织,未再重新放置补片,均行一期全层缝合伤口,同时放置伤口引流管。均成功清除了感染的补片;术后住院时间10~25d,平均16d;术后伤口一期愈合51例,拆线后伤口存在浅部感染、经局部换药后延期愈合16例。术后66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切口下积液、伤口感染、肠瘘、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无腹股沟疝复发。结论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外科处理十分复杂,采用去除补片、彻底清创、一期缝合及放置伤口引流管的综合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首次感染发生时间≥术后1个月)病例的治疗方法 ,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自2005年8月~2013年12月共收治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病例18例,其中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17例,单纯切口深部感染9例(组1),单纯椎间隙感染7例(组2),同时合并切口深部及椎间隙感染2例(组3),分析迟发性感染的特点,比较3组迟发性感染在体温、炎症指标(WBC计数、ESR、CRP)、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发生迟发性感染的平均间隔时间为术后17个月(1~101个月),三组病例间感染在发病时间、体温、WBC、ESR、CRP中,仅组2与组3间的体温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中8例患者行清创+对口冲洗引流术,其中4例取出内固定,组2中1例合并局部不稳定行手术治疗,组3中1例因明显的深部感染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所有病例均获治愈,平均随访18个月(12~40个月),未见感染复发。结论:对迟发性脊柱后路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例,清创+对口冲洗引流术是有效治疗,对于手术节段融合满意的患者,可积极取出内固定;迟发性单纯椎间隙感染,首选抗生素保守治疗,对于合并明显的切口深部感染或存在不稳定的病例,可行手术清创治疗。 相似文献
11.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比较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 ,对其治疗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就 12例迟发性感染的治疗经验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8月 ,我们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A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 10例 ,腰椎滑脱R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2例。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1~ 45岁 ,平均 32岁。窦道发生的时间距第一次手术的时间为 12~ 34个月 ,平均 16个月 ;窦道出现后距第二次手术的时间为 2 0d~ 2个月 ,平均 1个月。12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均无发热 ,原手术切口和窦道处无红、肿、热… 相似文献
12.
13.
封闭疗法对无菌性疼痛具有简单、安全、易掌握、疗效较高的特点。若无菌操作不严格 ,容易发生感染。文献报道腰部封闭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 ,发展成感染性休克死亡的病例。本院收住臀部封闭治疗后软组织感染致迟发性高位截瘫 1例 ,报告如下 :患者 ,男 ,44岁 ,2个月前因“左臀部酸痛”,于当地卫生院“痛点封闭”后 ,出现“左臀部疖肿”。“疖肿”治愈后渐出现左大腿酸痛而收住我院治疗 ,查体温正常 ,左大腿中下 1/ 3肿胀、轻压痛 ,拍左股骨片未见异常 ,股部穿刺可抽出淡黄色脓液 ,脓肿切开共引出 5 0 0多毫升脓液 ,脓液培养为溶血性葡萄球菌 ,… 相似文献
14.
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融合术后并发迟发性深部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脊柱侧弯患者后路矫形术后深部迟发性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8年8月~2002年1月共509例行后路矫形的脊柱侧凸患者,其中有5例病人发生了深部迟发性感染。对深部迟发性感染距初次手术的时间,影像学资料,血沉,假关节的发生情况,分泌物的培养和药敏结果,伤口闭合类型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5例患者发生了迟发性感染(0.98%)。距初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9.2个月,病人都有窦道的形成,2例患者背部疼痛,仅有1例患者在窦道形成前有发热史。平均血沉55.5mm/h,无患者发生假关节,培养结果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有患者均行内置物去除,一期闭合伤口并最终愈合。结论:皮下脓肿和窦道形成是迟发性感染的明确的诊断依据。人体皮肤上低毒性细菌的术中种植和金属腐蚀可能是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发生机理,一期闭合能使伤口早期愈合,短期内静脉使用抗生素(7d),然后口服抗生素(10d)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相关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手术的2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外科处理方法与临床经验。结果 20例病人均成功手术治疗。开放手术17例中12例行一期缝合,术后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50%,其中1例补片残留感染再次手术取补片,5例取补片后伤口敞开引流,二期缝合;腹腔镜手术3例,其中1例放置补片后感染再次手术取补片,最后均治愈出院。全部病例随访3~29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补片残留感染,1例病人于术后3个月出现腹股沟疝复发,再次行疝修补。结论在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影响因素众多,通过手术取出感染补片是补片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使用补片修补腹壁疝术后补片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疝平片修补1例,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11例,切口疝1例,使用巴德Composix补片开放式腹腔内补片修补;造口疝1例,腹壁肌肉前置入补片修补。根据感染程度、材料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4例去除补片,10例开放换药。结果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过程中无大出血和膀胱损伤。随访时间8~64个月,1例切口疝术后复发。结论产生补片感染的原因很多,预防感染最为重要。一旦发生补片感染,治疗方法应个体化,有效引流及合理运用抗生素可解决多数聚丙烯(PPM)补片感染,唯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补片需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17.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脊柱内固定术后急性感染为广大骨科医生所熟知。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脊柱内固定融合术晚期并发症之一 ,由此并不常见 ,其诊断缺乏特异性线索。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指脊柱内固定融合术后经过一段正常的康复期 ,术后数月到数年出现患处散发性疼痛、不适。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持续数月后出现原手术切口处肿胀 ,最终形成窦道并流脓。从术后到出现症状这段间歇期长短各家报道并不一致 ,一般认为是间隔 10个月~ 1年以上〔1,2〕。1 发病率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发病率 ,各家报告不一。Lenke等〔3〕报告 95例行CD内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发生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变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科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的1896例患者资料,其中7例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深部感染(首次感染发生时间>术后30d),院外转入1例.收集8例颈前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 相似文献
19.
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1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1例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行抗感染、内固定拆除及扩创、持续冲洗引流。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0个月(6~24个月)无1例感染复发,骨折愈合。结论迟发性感染是由初次手术时术中污染引起的低毒性感染,确诊后行病灶清除,内固定取出,应用有效抗生素,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人工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现代合成补片进行疝修补术现已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快速、无痛并且不扰乱正常解剖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的核心是人工补片的选择[1] 。我们以聚丙烯补片 (polypropy lenemesh)、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 (e PTFE)、以及 3层结构的三明治复合补片 (sandwichpatch)应用于巨大腹股沟疝的修补术 ,并对其进行对比性研究。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2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巨大腹股沟疝患者 18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2~ 83岁。其中选择聚丙烯补片患者 5 4例 ,平均年龄为 5 4 2岁 ;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患者 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