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读、讲授以及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从病证的分类与前言、病证的定义、现代中医研究成果的导入、非内服药物疗法、新增模块等方面对"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版)·脾胃肝胆系病证》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重视脏腑辨证在中医内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建议病证的定义采用"病机+主症"的形式,建议增加现代中医研究成果和非内服药物疗法的内容,建议参考各种病证的"诊疗指南"、"共识意见",建议病案内容格式规范化,不赞成插入《内科学》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课程中发现的中医临床思维教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应明确症、证和病的概念与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维,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内科教材中病证的概念,明确基本病机是病证之间相互区别的关键要素,重视病机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学以病证为研究对象,但对于病证的概念长期缺乏清晰认识,厘清病证概念的内涵,明确其与病、证、症等相关概念的异同,是中医内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病、证、症的概念和病证的定义出发,对病证进行两大类的区分,同时解答常见的关于病证概念的疑惑,以证明病证概念的必要性。最后论述病证概念的具体要求,以探讨中医内科学的病证概念所体现的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4.
肺痈《中医内科学自学考试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是:掌握肺痈的特征,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治疗方法及禁忌。一、定义肺痈是指痈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科学>六版教材较过去几版教材在体例、病种、分类和与现代医学接轨等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明显地改进和充实.但是,在各论病证中,将西医"肺癌、肝癌"病名专章列入,而在一些病证中,又将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内容不加注明地充斥其间,甚至有的地方完全使用西医术语,给人以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之感.且有些病种分证论治过于繁琐或不明,还有删去过去传统教材中的病证,如"痰饮、瘿病、耳鸣耳聋"等.这些问题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值得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中医病证辨证论治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该病证的概念、文献沿革、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辨证分型论治等内容[1]。传统理论教学安排基本比较固定,有些内容如病因病机和证候分型部分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内容重复,且不同病证之间也有重复  相似文献   

7.
中医古籍,最早见于内经和难经。汉代张仲景继承内、难理论,进一步发展于临床,著有伤寒和金匮两书,论述每个病证,必有理、法、方、药,奠定辨证施治基础,为后世医者必读之书。建国三十余年来,仲景著作在教学上时兴时衰。自党的中医政策颁布,全国成立五大中医学院,1956年第一次修编五院教材会议,认为金匮书内大部分病证,与内科病名相同,可编入内科讲授,而不另编金匮教材.后在内科教材中,有关金匮内  相似文献   

8.
我们注意到,多年来在<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教材编写顺序,采取"疾病概论→源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预防调护→小结(病案举例)→结束教学"的教学方法(以下简称现行教学法),讲授中医内科病证,学生在没有临床基础的情况下,系统地接受临床医疗知识,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逐渐下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医内科学在考研中医综合中占有很大比重,为考研中医综合三大难点之一(其余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为临床学科,考研难度较前两科较大,并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为基础,可见若要在中医内科学取得好成绩,必须以前者内容为根基.笔者将中医内科学的复习经验整理如下. 1 分类记忆 中医内科学主要分为心系、肺系、肝胆系、脾胃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7类,分类较多,不利于记忆.从考试角度出发,可分为5类,把血证、自汗、盗汗归为心系,把痰饮归为肺系,把郁证、痉证、颤证归于肝胆系,把痿证、虚劳归为脾胃系,把消渴、内伤发热、痹证、腰痛归为肾系.这样则减少了记忆范围,减轻负担.此外,中医内科学重要的内容是病证分类及用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难点,笔者把每个病种分为虚证、实证两类,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9年第四期发表高辉、聂广同志的《浅析<中医内科学>中病名定义的失逻辑性》一文(以下简称《浅析》),提出《中医内科学》教材(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五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某些病名定义失逻辑性,对病名的定义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和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较差.本文提出,应通过强化4个重要环节,即梳理病证历史沿革的主线,全面认识中医学理论发展;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联系,体现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辨证论治特点;重视内科疾病名家医案的灵活运用,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理清内科病证现代研究与现代医学的相互关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声生  朱培一 《北京中医》2007,26(7):459-461
中医内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和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较差。本文提出,应通过强化4个重要环节,即梳理病证历史沿革的主线,全面认识中医学理论发展;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联系,体现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辨证论治特点;重视内科疾病名家医案的灵活运用,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理清内科病证现代研究与现代医学的相互关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撷取张佩青教授临床治疗的中医内科病证之验案3则,分析其对燥痹、头痛等中医病证的辨证治疗及用药经验,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吾师秉承中医之辨证论治理念指导治疗各种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拓展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 由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副教授和乔富渠医师编著,最近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急症学简编》(以下简称《简编》)问世了。该书内容较新,辨证简要,方药实用,又以“总论”和“各论”结合的形式分篇介绍,中西医结合的形式分系归纳病证,因而易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生,以及初学者学习和掌握,所以是一本比较实用的中医内科急症手册。粗读之后,觉得该书还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1.对中医内科急症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勾划。《简编》的总论,分别对中医内科急症的贡献、范围、特点、辨证应用、治法简介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使人读后觉得,中医  相似文献   

15.
陈延  刘刚  张北平 《光明中医》2022,37(1):165-167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对提高本科生中医思维、加强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缺少对学生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影响了学生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也影响了临床实习质量.三段式分析法是指将教材中各中医证型的症状部分分为主要症状、证候特点以及舌脉3个段落进行讲授和分析的教学法,此教学法是以《中医...  相似文献   

16.
温阳安神法治疗阳虚失眠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 ,古今医者大都以阳盛扰心论治 ,且中医内科学多种教材、专著均无阳虚失眠分型。然笔者临床发现阳虚失眠者时有所见 ,故立温阳安神法辨证治之 ,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与对照组观察情况报告于下。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6 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8例 ,  相似文献   

17.
脑血辨证是针对中医脑病所创制的一种新的辨证体系。该理论基于当代病因学的特点,为脑病的临床证治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对中医脑病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旨在通过脑血辨证脑病证候与不寐病证候的比较,验证脑血辨证脑病证候对不寐病证候的适用性。结果:脑血辨证之脑病证候对不寐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运用此证候分类能准确实现对不寐病的证候判别,其辨证思路清晰,规范化强,易于掌握,错诊率低。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为常见病、多发病。多年来 ,笔者对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中医治疗胃脘痛 ,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疗效是肯定的 ,然而对于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 ,至今尚未统一。国内目前较有权威性的辨证分型中 ,《实用中医内科学》分 6型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分 7型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冷方南主编 )分 8型 ;《中医内科辨证学》(王显明著 )分 9型。至于对消化性溃疡这个用现代医学很容易明确诊断的疾病进行辨证分型 ,临床上更是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疾病归经理论与针灸治疗中选取穴位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统计《针灸治疗学》中内科疾病所涉及到的主穴的归经,疾病按《中医内科学》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治疗肝胆病证归肝、胆经的占30.65%,心系疾病归心、小肠经的占13.16%,脾胃病归脾、胃经的占39.47%,肺系病证归肺、大肠经的占46.67%,肾系病证归肾、膀胱经的占31.82%。结论:针灸治疗内科疾病时,选取的主穴与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此可以指导针灸治疗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杜怀棠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肺病)学术带头人,曾先后师承著名中医大家秦伯未教授和董建华教授,对外感热病、肺系疾病、脾胃系疾病均有独到见解。在治疗咳嗽方面,杜教授强调脏腑辨证,病证结合。现将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