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口服抗糖尿药优降糖(Glybenclamid,HB419)出发,制备和试验过一系列的酰氨基-苯磺酰脲、酰氨基-苯磺酰氨基脲和酰氨基-苯磺酰氨基杂环化合物,改变酰氨烷基可增强或延长药效。本文以喹啉-8-羧酸等为酰化取代基制备了酰氨烷基-苯磺酰脲(Ⅰ,Ⅱ)酰氮烷基-苯磺酰氨基脲(Ⅲ)和酰氨烷  相似文献   

2.
磺脲类(sulfonylureas,SUs)降糖药在结构上都有磺基、脲酰基及两个辅基。其中磺基和脲酰基为基本结构。由于两个辅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磺脲类药物,也是决定药物作用强度、作用时间、代谢特点的基本结构。S U s包括第一代的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醋磺已脲(acetohexamide)、甲磺氮卓脲(tolazamide),及第二代的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格列波脲(glibonur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等。另有格列美脲(glimepiride),有人称之为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1作用机制及药…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药物——优降糖的新合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降糖(Glibenclamide)化学名 N-{4-〔β-(5-氯-2-甲氧基苯甲酰胺)乙基〕苯磺酰}-N’-环己脲(代号HB419),系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无味,熔点172~174℃。不溶于水、乙醚,微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有机溶剂。本品为目前临床效果较好的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新药。其作用强度为甲磺丁脲(D860)的470倍,故剂量小;服后2~4小时即达血中最高浓度,半衰期为5~7小时,作用时间可维持12小时以上。服药量的45%为人体吸收,并无蓄积作用。毒性较低,LD_50>12.5克/公斤。本品作用原理同其他磺酰脲类一样,因此,亦仅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患者。临床上适用  相似文献   

4.
扎鲁司特(zafirlukast,1),化学名为[3-[[2-甲氧基-4-[(2-甲基苯磺酰胺基)羰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吲哚-5-基]氨基甲酸环戊酯,由阿斯利康公司于1996年首先在爱尔兰上市,后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在美国和中国上市,商品名安可来(Accolate).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糖尿病口服新药优降糖1-[4-[2-(5-氯-2-甲氧基苯甲酰胺)乙基]苯磺酰]-3-环己脲(Glybenzcvclamide,GC)及其片剂的定量方法,并研究 GC 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分解产物5-氯-2-甲氧基苯甲酰胺乙基苯磺酰胺(SA)和环己胺(CHA)的分离定量,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相配合,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优降糖     
【化学名】 N-[4-(β-{2-甲氧基-5-氯苯甲酰胺}乙基)苯磺酰]-N′-环己基脲【作用特点】本品为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一般认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发挥其降血糖作用。据报道,其降血糖效果比甲磺丁脲(D860)强200~250倍。惟限于其药理功能,本品仍仅适用于胰岛尚有部分功能的患者。本品毒性甚低,小鼠口服LD_(50)大于12.5克/公斤体重,而其有效剂量仅为5~10毫克。为目前较好的口服降血糖新药。【适应症】适用于轻、中型、稳定型糖尿病患者。【副作用及注意点】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及低血糖症状。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发烧或皮疹过敏反应时应停药。如出现恶心或低血糖症状时,应减量或停药。对肝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甲苯磺丁脲羟化酶(CYP2C8/9)和氯羟苯口恶唑6-羟化酶(CYP2E1)比活性的测定方法,为深入研究CYP450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成人肝细胞中提取微粒体,测定其蛋白含量,以甲苯磺丁脲、氯羟苯口恶唑为底物,用HPLC以梯度洗脱法测定其代谢产物羟基甲苯磺丁脲及6-羟基氯羟苯口恶唑生成量,据此计算人肝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甲苯磺丁脲羟化酶(CYP2C8/9)和氯羟苯口恶唑6-羟化酶(CYP2E1)比活性.结果于不同时间反复测定的CYP2C8/9、CYP2E1比活性无差异.结论 CYP2C8/9、CYP2E1的测定方法较为简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及肝脏病理学、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药物     
1980年中除对蒽环化合物,胺苯吖啶(AMSA)、2,4-二氨基-5-(3′,4′-二氯苯基)-6-甲基嘧啶(DDMP)、氯苯二氯乙烷(o,P-DDD)、干扰素、类维生素A类、卡米诺霉素、L-天冬酰胺酶、1-己基甲酰基-5-氟脲嘧啶、5-氟-1,3-双(四氢-2-呋喃基)脲嘧啶(FD-1)及亚硝脲类进行综述外,已报道的有关文章约有2000篇。本文就值得重视的新抗瘤药物方面加以概述。烷化剂对90种亚硝脲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其中1-(2-氯乙基)-1-亚硝基-3-  相似文献   

9.
本专辑共有12篇论文,概述了一种新的、高效口服糖尿病药物“Pro-Diaban”(Glisoxepid,BS4231)的化学、生化、药理、毒理以及临床治疗等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化学:Pro-Diaban的化学名为:1-(六氢-1-H-吖庚因基-1)-3-对-[2-(5-甲基-异噁唑基-3-甲酰氨基)-乙基]-苯磺酰脲,其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将甲磺丁脲(D860,甲糖宁)、氯磺丙脲、优降糖等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配伍问题作一简单介绍。降血糖药 磺胺类连续服用甲磺丁脲的患者,如用磺胺苯吡唑有时会产生急性低血糖症。一是由于用磺丁脲代谢物氧化为羟甲基物的过程被磺胺苯吡唑所阻抑之故;二是由于磺胺苯吡唑置换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甲磺丁脲在血液的游离浓度,而运入组织的药量大大增加,使降血糖的作用增强。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与甲磺丁尿不产生这种相互作用;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恶唑(菌得清)与氯磺丙脲并用时亦可呈现相加作用,能引起低血糖。  相似文献   

11.
缩酮-α-磺酸酯重排法合成dl-萘普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萘酚经甲基化、丙酰化、侧链溴化、缩酮化制成1-(6-甲氧基-2-萘基)-2-羟基丙-1-酮缩二甲醇,再经苯磺酰化重排制得 dl-萘普生,总收率50%。  相似文献   

12.
N-取代四氮杂大环镧(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2,2,4,9,9,11-六甲基-N1、N3-二乙酸四氮杂十四烷大环(A)和2,2,4,9,9,11-六甲基-N1、N3-二对甲基苯磺酰基四氮杂十四烷大环(B)以及它们的镧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1H-NMR谱等手段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表明,各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抗生素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在脲基青霉素类(或取代的氨苄青霉素)方面。这些化合物抗菌谱和羧苄青霉素相似,但活性更强。磺苯咪唑青霉素(Mezlocillin  相似文献   

14.
格列美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用名称] glimepiride,格列美脲 [商品名] Amaryl,亚莫利 [化学名称] 1-p-2-3-乙基-甲基-2-氧-3-吡咯啉-1-羧胺基-乙基-苯磺酰基-3-(反式-4-甲基环己基)脲. [药理作用] 本品为第三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腺β-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6.5×104的蛋白质)结合,此受体与ATP敏感的K+(KATP)通道相耦连,促使KATP通道关闭,引起细胞膜的去极化,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Ga2+内流而促使胰岛素的释放,并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近期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磺酰脲类药物与KATP的亲和力不同.其顺序为:优降糖=格列美脲>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此外,格列美脲还可以通过非胰岛素依赖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这可能是葡萄糖转运因子1,4两种蛋白质表达作用增加所致.由于格列美脲对心血管KATP通道的作用弱于格列波脲、格列齐特及格列吡嗪.故心血管的不良反应亦很少.  相似文献   

15.
在胃肠道吸收过程中甲苯磺丁脲的水难溶性使其溶解速率成为限速因素,18种商品的体外溶出速率说明存在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目的主要观察甲苯磺丁脲与β-环糊精的作用、包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扩散性能。取适量β环糊精与甲苯磺丁脲混合,加蒸馏水,在30±0.5℃振摇48小时后平衡6天,包合物成微晶析出,过滤,40℃真空干燥过夜。相溶解度试验说明,包合物的化学组成为甲苯磺丁脲:β环糊精(1:2)。在差热扫描及X衍射光谱中,甲苯磺丁脲的吸热峰完  相似文献   

16.
人肝细胞色素P450 2C8/9、2E1比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甲苯磺丁脲羟化酶 (CYP2C8/ 9)和氯羟苯口恶唑 6 羟化酶 (CYP2E1)比活性的测定方法 ,为深入研究CYP45 0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成人肝细胞中提取微粒体 ,测定其蛋白含量 ,以甲苯磺丁脲、氯羟苯口恶唑为底物 ,用HPLC以梯度洗脱法测定其代谢产物羟基甲苯磺丁脲及 6 羟基氯羟苯 口恶唑生成量 ,据此计算人肝细胞色素P45 0 (CYP45 0 )同工酶甲苯磺丁脲羟化酶 (CYP2C8/9)和氯羟苯 口恶唑 6 羟化酶 (CYP2E1)比活性。结果 于不同时间反复测定的CYP2C8/ 9、CYP2E1比活性无差异。结论 CYP2C8/ 9、CYP2E1的测定方法较为简单、稳定、重复性好 ,可用于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及肝脏病理学、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食物摄取对甲磺丁脲吸收的影响已在糖尿病受试者中进行研究。除测定甲磺丁脲的血清浓度外,还监测了进餐后血中胰岛素和葡萄糖的浓度,从而确定标准餐与不同时间应用甲磺丁脲所产生的任何药理作用变化的关系。15名糖尿病受试者各自受接(a)于标准餐前30分钟服用甲磺丁脲(口服500mg),(b)于就餐前即刻服用甲磺丁脲(口服500mg)及(c)就餐时同服安慰剂。采集血样,并分析甲磺丁脲、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浓度。结果表明,食物对甲磺丁脲的吸收有可测得的  相似文献   

18.
人肝细胞色素P450 2C8/9、2E1比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甲苯磺丁脲羟化酶 (CYP2C8/ 9)和氯羟苯口恶唑 6 羟化酶 (CYP2E1)比活性的测定方法 ,为深入研究CYP45 0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成人肝细胞中提取微粒体 ,测定其蛋白含量 ,以甲苯磺丁脲、氯羟苯口恶唑为底物 ,用HPLC以梯度洗脱法测定其代谢产物羟基甲苯磺丁脲及 6 羟基氯羟苯 口恶唑生成量 ,据此计算人肝细胞色素P45 0 (CYP45 0 )同工酶甲苯磺丁脲羟化酶 (CYP2C8/9)和氯羟苯 口恶唑 6 羟化酶 (CYP2E1)比活性。结果 于不同时间反复测定的CYP2C8/ 9、CYP2E1比活性无差异。结论 CYP2C8/ 9、CYP2E1的测定方法较为简单、稳定、重复性好 ,可用于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及肝脏病理学、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苯磺唑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化学名:1,2-二苯基-3,5-二酮-4-(β-苯亚磺酰乙基)吡唑烷,曾作为尿酸分泌剂治疗痛风。后来发现该药具有降低痛风病人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和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苯磺唑酮的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20.
S039 从L-α-氨基-β-羟基酸合成(S)-3-氨基-1-磺酸氮杂环丁酮-2 Floyd D M等[J.O.C.47(26):5160~5167,1982] 新型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单环磺酸类(Monobactams)(1),可从丝氨酸类合成。已进入临床的阿苏胺(Azthreonam,即SQ26776)(2)的主环(3),可从L-苏氨酸合成。在用叔丁氧羰基保护氨基之后,即与O-甲羟胺及水溶性碳二亚胺一锅煮得O-甲基羟肟酸酯,羟基经甲磺酰化,在碳酸钾作用下,环合成β-内酰胺(4)。再用钠氨去除氮上的甲氧基,经N磺化及去除3位氨基保护基后,即得(3)。总收率可达45%,较前此的文献高,且方法上也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