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晓  俎德学  叶玲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667-3668
目的:观察口服奥硝唑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20例分为口服奥硝唑片组和口服替硝唑组,对照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等。结果: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替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替硝唑组,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奥硝唑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确切,且显著优于替硝唑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硝唑和奥硝唑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站接受滴虫性阴道炎治疗的68例患者,并将其分为34例对照组与34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评分、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2%VS64.71%),P0.05;症状评分及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88%VS23.53%),P0.05。结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应使用奥硝唑进行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并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高丽君 《中国保健》2009,(20):893-893
目的:探讨滴虫性阴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奥硝唑对5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痊愈32例、显效10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异常变化,仅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皮疹和头晕嗜睡等轻微症状,停药后消失。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奥硝唑)和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各3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好,具有显效快、疗效强、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讨论。结果:观察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硝唑与奥硝唑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奥硝唑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替硝唑,治愈率更高,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疗效强、显效快、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奥硝唑,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结果:治疗组40例中痊愈32例、显效5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痊愈23例、显效5例、进步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P<0.01).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优于甲硝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服用奥硝唑胶囊0.5g,2次/d,5d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甲硝唑片200mg,3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奥硝唑要优于甲硝唑,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并与甲硝唑比较.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奥硝唑)及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每组8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5%(73/80),对照组为72.50%(5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脓性或泡沫样白带、外阴瘙痒、外阴充血、阴道充血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硝唑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药物,其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优于甲硝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殷艳 《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12-112,114
目的研究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及常规组和加强组,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药物甲硝唑进行治疗,加强组给予奥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并将治疗效果相比较,分析,并认真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常规组的40例患者中,痊愈及显效患者16例,占总数的40%,有效患者13例,占总数32.5%;加强组40例患者中,痊愈及显效患者26例,占总数的65%,有效患者9例,占总数的22.5%,运用统计学处理,计算出P<0.05,结果显示加强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奥硝唑对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牛义贵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75-6077
目的:研究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的影响。方法:将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使用奥硝唑治疗,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治疗,评价治疗的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阴道灌洗液中IL-2、IL-8和IL-13的变化。结果:服药7天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和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灌洗液中的IL-2、IL-8和IL-13均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阴道分泌物中IL-2、IL-8和IL-13的水平,改善阴道的微环境,可在临床治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滴虫性阴道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常规组(n=32)和研究组(n=33)。常规组采用奥硝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的细胞因子水平好转幅度大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细胞因子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何扬 《药物与人》2014,(10):175-176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慢性支气管炎47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2例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25例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盐酸氨溴索。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井比较。结果: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不良反应少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奥硝唑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奥硝唑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口服奥硝唑胶囊,对照组口服替硝唑片,剂量均为500 mg b id,疗程5 d。结果2组均于服药第5天复查白带,滴虫转阴率均为100%,奥硝唑胶囊组改善白带异常、外阴瘙痒明显早于替硝唑组,且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奥硝唑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蒋忠洋  朱伦刚 《药物与人》2014,(10):172-173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ICU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ICU接收的重症肺炎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21例常规治疗,给予乙组21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对症治疗。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是71.43%,乙组治疗有效率是95.24%。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症治疗在重症肺炎ICU,晦床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7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7例应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对乙组37例仅应用硫酸镁。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甲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时联合应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龋齿7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7例进行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乙组37例进行传统治疗。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疼痛情况较好,优于乙组;治疗时间短于乙组;填充物完好率高于乙组,复发率低于乙组,预后情况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效果较好,患者疼痛较小,治疗快速,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150例和乙组150例进行相同常规治疗,乙组应用尼莫地平,观察甲,乙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血肿量和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预防接种658名儿童,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29名儿童进行护理,对乙组329名儿童不实施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接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结果:甲组成功接种率高于乙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效果较好,对保证成功接种率、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针灸与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针灸以及针灸联合康复法治疗,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各项评分高于甲组,乙组的恢复能力高于甲组.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和康复法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改善中风偏瘫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