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唐永和 《现代保健》2011,(27):62-6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其疗效和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治疗,应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针对其发病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有关,近年来孕激素治疗、抗雌激素治疗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就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杨晓明 《药物与人》2014,(1S):83-83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妇女所患癌症的6%,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及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早期患者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手术病理分期及存在高发高危因素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疗、药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针对其发病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有关 ,近年来孕激素治疗、抗雌激素治疗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就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预后与肿瘤类型、疾病期别、治疗方法等密切相关。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明确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确定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根据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情况,整理文献资料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刺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与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治疗的56例子宫内膜癌回顾分析,所有病人均经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并按FIGO(1985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手术后辅以孕激素治疗。结果:3a、5a的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1.32%,86.25%;Ⅱ期34.21%,6.1%;Ⅲ期:0.0%,0.0%。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192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近15年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方法:对1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5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早,组织分化好,肌层浸润浅,病理类型稍好。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已呈现新的特点;对于年轻及早期病例要充分考虑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保留问题。  相似文献   

9.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 2 0 %~ 30 % ,该病好发于绝经期前后。≤ 4 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较少见 ,但其临床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诊治上与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有所不同 ,故探索这方面的规律性 ,提高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认识 ,尤其早期诊断 ,合理治疗对临床工作是很有意义的。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82年 1月~ 1995年 12月我院收治子宫内膜癌 30 9例 ,其中 4 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 16例 ,发病率为 5 18%。发病年龄在 2 1~ 4 0岁之间 ,2 1~ 30岁 3例 ,31~ 4 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孕激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80 m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口服治疗,4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6例(腹腔镜组),以及随机选择同期经过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开腹组),研究两组围手术期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如年龄、体重、孕产史、手术史、临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13.
王巧莲  梁元姣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80-4782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老年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激素治疗等,现就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孕激素治疗孕激素治疗最早在1951年由Kelly首次提出,子宫内膜癌对孕激素类药物敏感〔1〕。孕激素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微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分别为(161.0±42.1)min、(489.0±104.2)ml、(64.0±9.4)个、(38.8±5.8)h、(13.3±4.8)d,治疗组分别为(251.5±29.1)min、(356.9±117.8)ml、(54.0±7.2)个、(23.7±4.9)h、(7.9±2.7)d。对照组发生尿潴留2例,占10.00%;治疗组发生尿潴留1例,占6.67%。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具有手术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3年内肿瘤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情况及5年生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22%、3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1%、1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年内肿瘤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00%、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詹松 《现代保健》2012,(32):159-159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型的不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方法: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癌最有效的手段是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但手术内容有所不同。在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给予相应的辅助化疗有助于使患者体内病灶缩小,而对Ⅰ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进行放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Ⅰ型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为20%,明显低于Ⅱ型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临床上对子宫内膜癌的分型是根据流行病学的临床病理进行区分的,但无论是Ⅰ型还是Ⅱ型子宫内膜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均应避免误诊、漏诊现象,从而贻误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EC)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 ~30%,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3 种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这几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悉, 2017 年美国新增病例61380例,死亡10920 例,其新发病率与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影响因素及其对复发与预后意义.方法 对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A组,10.1%),其余276例为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B组,89.9%),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细胞学分型、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3年无病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等资料.结果 A组相比于B组,其肌层深度浸润较浅、组织分化程度好、PR阳性检测率高、ER阳性检测率高、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65、6.285、4.480、6.813、4.98、12.45、17.87,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年龄、绝经率、体重指数、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2.31、1.22、1.76、1.21、2.04、2.57,均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肌层浸润较浅,组织分化好,相较单纯的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其高危因素少.患者术后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
王晓燕 《医疗装备》2023,(22):88-9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治疗前后的排尿功能和膀胱功能,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排尿功能和膀胱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排尿功能和膀胱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更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改善排尿功能和膀胱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