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 (RU486)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2 3例 ,服用 RU486 2 5 mg/ d,连续 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观察血性激素水平、 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子宫内膜厚度变薄 (P<0 .0 5) ,86.96% (2 0 / 2 3)的患者增生过长内膜转化为增殖期内膜 ,血 FSH和 LH水平下降 (P<0 .0 5) ,E2 和 P无明显变化 ,治疗期间全部患者闭经 ,停药后 2 0例恢复月经 ,3例绝经。结论 :RU486能抑制子宫内膜增生 ,改善月经症状 ,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赵雪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4,(9):146+148-146,148
目的 探讨两种剂量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每日口服10mg米非司酮片,对照组每日口服25mg.两组患者均在诊断性刮宫第5~7天口服米非司酮片,持续3个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且贫血情况得到改善.治疗后,研究组内膜转化40例(100%),对照组内膜转化39例(97.5%),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 每日采用10mg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米司酮抗早孕的作用已明确,现更多研究着重避孕作用,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避孕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述年来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方面的研究。着重从3大方面来讨论。(1)子宫内膜形态学方面,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厚度,重度,血管,腺体和间质等。(2)雌孕激素受体变化。(3)对细胞因子及其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初珍  罗芸 《现代保健》2014,(31):114-116
目的:对米非司酮与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方法:选择本医院自2010年8月-2013年2月接诊的经确诊的患者80例,对根据组织学病变程度划分的三种级别的AEH患者进行MP和MT的治疗。对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的变化,评估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并通过患者症状变化来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在记录统计80例患者治疗的疗程中,I级患者所用疗程较短,III级患者的疗程较长,大多数患者需要3~4个疗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AEH,在使用MP和MT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都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小,且I级的患者变化更为明显。3个级别的AEH患者的临床症状在4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疗效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有反应的患者占到85%,但是仍有15%的患者对药物治疗无反应甚至发生了癌变。结论:MP和MT能够减小EM的厚度,对不同级别的AEH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疗效,对于轻度和中度的疗效较重度的更为显著,是临床治疗AEH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作用已明确,现更多研究着重其避孕作用,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避孕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方面的研究.着重从3大方面来讨论:①子宫内膜形态学方面,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厚度、重度、血管、腺体和间质等;②雌孕激素受体变化;③对细胞因子及其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抑制素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2ku的异二聚体(AB)糖蛋白。属于转化因子β超家族,有旁分泌/自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研究表明,抑制素各亚单位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并且可能与雌二醇、皮质醇的代谢关联,对胚胎植入和子宫内膜蜕膜化起重要的自分泌/旁分泌信号作用。抑制素各亚单位在正常、增生和癌性内膜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在子宫内膜发病和致癌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多次流产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激活素A(ACT-A)表达变化提示其活性改变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在干扰素刺激下,抑制素各亚单位的表达均增强,为子宫内膜癌治疗提供了选择。  相似文献   

7.
抑制素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2ku的异二聚体(AB)糖蛋白.属于转化因子β超家族,有旁分泌/自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研究表明,抑制素各亚单位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并且可能与雌二醇、皮质醇的代谢关联,对胚胎植入和子宫内膜蜕膜化起重要的自分泌/旁分泌信号作用.抑制素各亚单位在正常、增生和癌性内膜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在子宫内膜发病和致癌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多次流产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激活素A(ACT-A)表达变化提示其活性改变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在干扰素刺激下,抑制素各亚单位的表达均增强,为子宫内膜癌治疗提供了选择.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作用已明确,现更多研究着重其避孕作用,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避孕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方面的研究。着重从3大方面来讨论:①子宫内膜形态学方面,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厚度、重度、血管、腺体和间质等;②雌孕激素受体变化;③对细胞因子及其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洪艳 《现代保健》2010,(25):88-89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每日1/2片,连用10 d后改为1/4片,连用3个月后改为1/6片,长期服用不得间断,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生殖激素的改变.结果 米非司酮片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不影响第二性征及性功能,无雌激素样影响,亦无骨质丢失的危险,价廉易得,副作用小.结论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 qd,连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患者全部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30例,改善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8%。同时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效率达8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廉价易行,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66-2566
米非司酮(RU486)是一种合成甾体类药物,它具有在受体水平抗孕酮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抗早孕。近年来,国内外用来治疗一些对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取得了满意效果。最近有报道在体外RU486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我们试用小剂量RU486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0例,于月经来潮后5天内给予米非司酮10mg/d口服,共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生殖激素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停药后的妊娠情况等。结果:用药3个月后患者痛经等症状有所改善,有效率达96.67%;用药后后陷凹结节缩小,子宫活动度改善,卵巢囊肿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闭经40例(66.67%),18例(30.00%)月经减少;用药前与月经恢复后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9例(15.00%)出现转氨酶轻微升高,15例(25.00%)出现阴道不规则点滴出血;停药后1~7个月妊娠6例(10.00%)。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改善明显;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31例),观察组米非司酮,对照组孕三烯酮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8%和74.2%),且治疗后FSH(血清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LH(黄体生成素)均同对照组和治疗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米非司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吴小敏 《中国保健》2009,(21):823-824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治疗组34例,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每天1次,连续6个月;孕三烯酮治疗组28例,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连续6个月。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米司酮治疗组与孕三烯酮治疗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用米非司酮的患者只有8.8%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而服用孕三烯酮的患者有39.3%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作为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丹那唑,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1年受孕率分别为82.81%、67.19%、62.50%、1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1年受孕率分别为95.31%、34.38%、6.25%、39.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受孕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大鼠增生型子宫内膜中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抽取15只作为正常组,另外30只采取"雌激素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增生模型。将建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15只,予米非司酮混悬液灌胃4周;模型组15只,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中Fas和FasL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Fas蛋白表达的灰度值(146.90±24.12)高于正常组(116.63±16.94)(P0.01);米非司酮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FasL蛋白表达的灰度值(122.77±28.10)低于正常组(149.75±29.53)(P0.01);米非司酮组FasL蛋白表达的灰度值(132.50±27.97)较模型组高,较正常组低,但与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as蛋白表达降低和FasL蛋白表达升高所介导的细胞凋亡异常,可能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发病机制之一。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恢复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平衡,抑制内膜腺上皮增生,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前术后应用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天数、复发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前术后应用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天数.复发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住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生育期妇女常见良性病变,可致痛经、不孕甚至癌变,给广大女性带来很大痛苦。药物治疗EM副作用明显,复发率高,手术治疗是其第一选择,能有效地解除疼痛,促进生育功能恢复。但传统经腹手术创伤大,易造成盆腔组织损伤、感染,恢复缓慢,而且还会留下永久疤痕,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及受孕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且受孕率明显提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可以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