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各60例.3组均给予休息、吸氧、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氧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泰嘉组口服国产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口服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组和玻立维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用量同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和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结果 泰嘉组和玻立维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和玻立维组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嘉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硝酸甘油平均日耗量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8%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恢复情况、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吴石白  关小宏  赵永东  唐红 《河北医药》2010,32(16):2173-217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在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的患者行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溶栓效果。方法选取行下肢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口服阿司匹林加国产氯吡格雷组(泰嘉组,n=48)及阿司匹林加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n=42),观察2组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及下肢动脉远期通畅率情况。结果 2组介入术后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下肢动脉再狭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防止下肢动脉介入术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进口的和国产的氯吡格雷治疗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少数出现胃肠道症状,主要是有的注射部位有皮下淤血,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栵死的(NSTEMI)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NSTEMI患者11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血PT、APTT和PLT变化,其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能改善梗死血管畅通率,且有效降低血清心肌标记物,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3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为91.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为90.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87%,对照组为30.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UAP与进口氯吡格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且价格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立普妥等),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组(治疗组),持续治疗21 d,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出血事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口服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4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液最大流速(V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使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使用Barthel(BI)指数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指数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减轻脑梗死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联合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负荷给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对照组80例予单独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80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80例,总有效率8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满意,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发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抗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单一服用阿斯匹林更为显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也更为显著,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胸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胸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及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及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及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频率低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电图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心绞痛效率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36%(38/44),明显高于对照组65.91%(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进行抗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 75.00%);治疗后治疗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出血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预后,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1%)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出现中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