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防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有效措施,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注射部位外加保鲜膜,B组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注射部位,C组采用50%硫酸镁湿纱布块外敷注射部位.观察3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时间.结果 A组静脉留置时间>5d者明显多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注射部位外加保鲜膜持续外敷静脉输液部位,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并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鲜芦荟外敷预防营养液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营养液196例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8例采用鲜芦荟外敷注射部位,对照组98例未采用芦荟外敷,观察2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鲜芦荟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对静脉留置针滴注夫西地酸钠引起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夫西地酸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外敷组和对照组各50例,外敷组采用烧伤膏外敷注射部位,对照组无采用任何措施。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时间。结果外敷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病人输注时的疼痛症状减轻,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采用烧伤膏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李娟 《黑龙江医药》2009,22(5):755-756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置管静滴甘露醇时保护患者静脉的有效措施。方法:将60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湿敷组和对照组。湿敷组:静脉滴注甘露醇时,采用75%的酒精沿血管走行湿敷于穿刺点近心端,联合使用马铃薯切成片每日三次敷贴该处。对照组:应用甘露醇时穿刺静脉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湿敷组静脉炎发生率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在静脉穿刺置管静滴甘露醇时用酒精纱布湿敷局部,联合应用马铃薯片敷贴,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术中采用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技术与常规静脉穿刺出现不良反应的差异性,探讨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技术在血浆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6例需行血浆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采用BD静脉密闭式留置针穿刺(120例),B组采用普通静脉穿刺针穿刺(116例)。结果A组静脉炎2例,液体外渗9例,其他不良反应3例;B组静脉炎8例,液体外渗18例,其他不良反应4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术中采用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技术可降低穿刺部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位置头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手术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头静脉前臂下段进行留置针穿刺,实验组采用头静脉前臂中段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手术患者头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观察组,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选择头静脉前臂中段留置留置针,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渭良伤科散贴膏外敷预防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上肢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每次在输涟甘露醇时应用渭良伤科散贴膏外敷于留置针孔卜方静脉处,并避开透明固定敷贴1cm,每天2次,每次敷贴时间为3~4小时;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两组均于穿刺后24h,48h,72h进行穿刺局部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在24h、48h、72h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6.67%、11.67%;对照组任24h、48h、72h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67%、28.33%、43.33%,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渭良伤科散贴膏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甘露醇加温后静脉滴注联合马铃薯外敷对局部血管和组织的影响。方法:180例接受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采用安全留置针静脉滴注加温至(30±5)℃的20%甘露醇并联合马铃薯外敷静脉近心端。对照组88例,在不作任何处理的室温下(<10℃)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3d内静脉炎发生率12.13%,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6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20%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联合马铃薯外敷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酸镁冷湿敷用于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及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静脉穿刺后给予硫酸镁纱布冷湿敷;对照组仅做常规静脉穿刺。3d后观察比较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镁局部冷湿敷可预防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且方法简单易行,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患者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一次性穿刺针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患者的穿刺方法,以减轻患者穿刺痛苦。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一次性穿刺针穿刺,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意外脱管、堵管、药液外渗、静脉炎),同时记录B组的留置时间。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意外脱管发生率高于B组,堵管、药液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留置时间为(74±18)h。结论留置针和一次性穿刺针各有优点,应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对穿刺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D组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各30例。A1和A2组分别采用3、5ml生理盐水封管;B1和B2组分别采用5ml生理盐水、5ml肝素液封管;C1和C2组均采用5ml生理盐水,分别以10、5ml/min的推注速度进行封管封管;D1和D2组均采用5ml生理盐水按5ml/min的推注速度封管,D1组推注完毕后直接拔针,D2组剩余1ml封管液时边推注边旋转退封管针头。观察并比较对应组72h内堵管、浅静脉炎和肿胀的发生率,以及留置针保留天数。结果 A2、B2、C2、D2组封管情况分别优于对应的A1、B1、C1、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90例患者的留置针置入长度,穿刺部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液及封管方式与常见问题的关系。结果静脉留置针血管外留12 mm较留置针完全置入血管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概率明显减少。静脉留置针留置3 d以上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3 d以内;穿刺部位为关节部位的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机会高于非关节活动部位;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管液进行封管,留置针堵塞的现象明显减少;通过正压封管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的现象明显低于负压封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置管长度、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及封管方式再加熟练穿刺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4例首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本人意愿随机分成实验组A8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对照组B86例,采用常规头皮针输液化疗。结果①两组静脉炎和渗漏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静脉炎的发生与不同化疗药物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P〈0.05);③静脉炎与静脉化疗时间呈正相关,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同样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尤其对条件限制无法做PICC和深静脉穿刺者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晦床应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9月间在本科应用了静脉留置针者138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严格的护理预防措施进行干预,B组则未采用。结果采用严格的预防护理措施后静脉炎发生率大幅下降。结论积极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应用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输注甘露醇前30min和输注后1h给予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0,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封管方法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疗程的影响。方法选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输液器内液体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直接封管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封管治疗。对两组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成输液疗程率、平均留置时间、堵管率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输液器内液体直接风管治疗具有简单易行,患儿无痛苦的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封管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冰冻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冰冻马铃薯外敷,对照组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结果 3组Ⅰ°静脉炎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马铃薯在治疗Ⅱ°、Ⅲ°静脉炎的疗效上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硫酸镁在治疗Ⅲ°静脉炎是无效的。结论采用冰冻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显著优于硫酸镁外敷和新鲜马铃薯外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127例采用静脉留置针开展治疗的患者,按是否发生静脉炎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出现静脉炎, 96例)和观察组(出现静脉炎, 31例)。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吸烟、穿刺不当、应用高渗药物、平均日输液量),通过分析结果对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占比25.8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120 h占比54.84%)、吸烟(占比58.06%)、穿刺不当(占比64.52%)、应用高渗药物(占比67.74%)以及平均日输液量(>1500 ml占比70.97%)与对照组(17.71%、30.21%、21.88%、12.50%、11.46%、47.9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120 h、吸烟、穿刺不当、应用高渗药物以及平均日输液量>1500 ml均会加大静脉炎发生率,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并提升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静脉滴注甘露醇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外敷组和常规组,各30例。外敷组患者在血管穿刺上方沿静脉走向均匀外敷黄金膏并给予精心护理,常规组患者行常规经套管针静脉滴注并给予普通护理。两组患者分别静脉滴注相同剂量20%甘露醇且滴注速度相同,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情况,比较置管时间。结果外敷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13.3%(4/30)]明显低于常规组[93.3%(28/30)],且套管针的平均置管时间[(4.67±1.32)d]较常规组[(1.40±0.92)d]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能预防和减少使用套管针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并能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且配合精心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62.5U/mL肝素液、83.3 U/ml肝素液对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5 ml、62.5U/mL肝素液5mL ,83.3 U/ml肝素液5mL进行封管,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例数。结果 A组堵管率最高,留置时间最短;C组堵管率最低,留置时间最长。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应用83.3U/mL肝素液5mL进行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能有效降低堵管率并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