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观察一氧化氮(NO)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NO吸入装置,对1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呼吸衰竭(简称急性呼衰)患儿进行NO吸入治疗。结果:7例有效,NO吸入前后比较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上升4.1±2.3kPa(30.5±17mmHg,1kPa=7.5mmHg)(t=4.52,P<0.05),氧合指数降低9±3(t=4.63,P<0.05)。对2例肺动脉导管压力监测显示,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体动脉压和心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NO吸入疗法对部分急性呼衰患儿有效,宜在急性低氧性呼衰、心功能未受严重损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2.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气管内滴入PS治疗8例MAS患儿,其中6例接受PS2剂,2例接受PS3剂。结果给予首剂PS后10分钟患儿青紫迅速消失,皮肤转红润,经皮测定血氧饱和度(TcSaO2)升高。30分钟后患儿低氧血症迅速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呼吸机有效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分别由原来的528±098kPa、866±352kPa、012±006kPa及014±006ml·kPa-1·kg-1增加到891±143kPa、1681±418kPa、021±005kPa及026±007ml·kPa-1·kg-1;而吸入氧浓度及平均气道压逐渐降低,由原来的068±019kPa及220±042kPa降低到053±008kPa及193±048kPa。重复应用PS后亦有相似效果。结论PS能有效地改善MA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重复应用PS可巩固和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判断高频振荡通气(HFO)伴低浓度一氧化氮(NO) 吸入对急性肺损伤家兔气体交换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37 ℃温盐水反复进行支气管灌洗(按每次30 ml/kg)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应用高频振荡呼吸机和1×10-6NO吸入对10 只急性肺损伤家兔进行实验性治疗,并测定肺力学、血液动力学等参数。结果 HFO+ NO 与急性肺损伤基础值比较:PaO2/FiO2 比值由156±32 上升至405±48(P< 0-01)、氧合指数(OI)和肺内动静脉分流量(Qs/Qt) 分别由7-8 ±1-7 和0-41±0-06 下降至3-7 ±0-8 和0-30±0-05( P均< 0-01)。HFO+ NO 与单纯HFO 比较:PaO2/FiO2 比值由379±86 上升至405±48( P< 0-05) 、OI和Qs/Qt 分别由5-8 ±1-9 和0-35 ±0-06 下降至3-7 ±0-8 和0-30±0-05(P均<0-05) 。结论 HFO+ NO吸入可改善急性肺损伤兔的氧合,肺内分流减少,吸入1×10-6 NO有效。应用本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可以在高频振荡通气时提供稳定浓度的NO气体。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膜肺(ECMO)体外吸收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效果。方法绵羊11只,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与呼吸机相连。右颈内静脉及右颈总动脉内放置导管。血从右颈内静脉引出,经过膜氧合器气体交换后,从右颈总动脉回输体内。实验依次分4个阶段:(1)ECMO前机械通气;(2)ECMO与机械通气并用(小流量阶段);(3)仅用ECMO(大流量阶段);(4)ECMO后机械通气。取羊股动脉血及膜氧合器前后的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结果用ECMO前动脉血气分析的均值为:pH值7.5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29kPa(1kPa=7.5mmHg)、氧分压(PaO2)18.4、PaO2/吸入氧浓度(FiO2)比值为338,ECMO小流量、大流量及ECMO停止后各阶段的pH值、PaO2及PaO2/FiO2比值与ECMO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ECMO过程中PaCO2较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血液通过膜氧合器后,pH值、PO2值明显升高(P<0.01),PCO2明显降低(P<0.01)。结论ECMO体外可吸收足够的氧,有效排出CO2,维持血pH值稳定。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气血糖改变及其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住院患儿在治疗开始前检测了血气、血糖,其中31例pH<7.30,30例PaCO2<4.66kPa,18例PaCO2>6.65kPa,1/2病例实际碱剩余(ABE)在-6.0以下。酸碱紊乱以代酸+呼碱最多共18例,代酸+呼酸15例,呼碱12例,重度组血气改变较轻、中度组有显著性差异。无论轻、中、重度病例,血糖均在正常的低值。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休克的呼吸支持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2例中、重度新生儿休克患儿,因合并呼吸衰竭在抗休克的同时应用呼吸器作呼吸支持治疗。用呼吸器指征为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血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8.0kPa,1kPa=7.5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_2)<5.33kPa,吸入50%浓度氧时,以及肺出血。用呼吸器3~5小时后血气即恢复正常,临床休克症状也逐渐好转。存活患儿平均用呼吸器时间41.2小时,12例经治疗后死亡4例。作者认为休克时呼吸衰竭常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及时给予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治疗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解剖类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其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对61 例年龄4 天至13 岁的TGA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并测定有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TGA 合并室间隔完整(IVS) 或极小室间隔缺损(VSD)21 例(34-4%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0-52±0-09,左室压力:~3 个月(5-7±0-5)kPa,~1 岁(4-2±0-3)kPa。TGA 合并VSD19 例(31-2 %) ,SaO2 :0-69 ±0-11 ,左室压力(11-3 ±2-1)kPa。TGA 合并VSD及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21 例(34-4% ),SaO2 :0-75 ±0-09 ,左室与肺动脉间压力阶差(PG) 为(8-7 ±1-7)kPa。左右冠状动脉(CA) 均起源于右冠状窦3 例,均起源于左冠状窦2 例。镜面右位心2 例,右旋心2 例,左旋心1 例。结论 TGA 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多种心脏畸形,超声心动图可提供临床分型及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术更能直接获取血氧及压力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气管内气体吹入通气(TGI)对肺部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先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正常肺及损伤肺时TGI对肺部气体交换的影响;后选择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观察TGI对5例不同性质肺部病变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4只兔在正常肺及损伤肺时,TGI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从压力控制通气(PCV)时的5.6±0.3kPa、7.7±0.25kPa下降至3.9±0.15kPa、5.6±0.43kPa(P<0.01),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则无明显变化(P>0.05)。(2)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当保持吸气峰压(PIP)不变时,可降低PaCO2,或在保持PaCO2稳定时可降低PIP。结论TGI作为一种机械通气方法,通过加速CO2的排出,可提高肺泡通气效率,但对肺部氧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一氧化氮合酶(NOS)cRNA探针对缺氧组大鼠(6只)及对照组大鼠(7只)进行原位杂交。结果缺氧2周后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3.8±0.7kPa)(28±5mmHg,1kPa=7.5mmHg)、肺动脉平均压(2.8±0.6kPa)及肺动脉舒张压(1.4±0.4kPa)与对照组(2.9±0.5kPa,1.9±0.5kPa及0.9±0.5kPa)相比均显著升高。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中NOSmRNA表达信号为弱阳性(3只)及阴性(3只),平滑肌细胞中表达信号均为阴性;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中NOSmRNA表达信号为阳性(7只),平滑肌细胞中表达信号均为阴性。NOSmRNA的表达强度与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舒张压分别呈负相关(rs=-0.673、-0.596及-0.621,P均<0.05)。结论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NOS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治疗37例心内膜心肌病致泵衰竭患儿。年龄1~9个月。使用多巴胺2~10μg·min ̄(-1)/kg及硝普钠1~5μg·min ̄(-1)/kg治疗,用药时间12~72小时,同时吸氧、限制入量及适当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休克缓解后及时使用利尿剂并使其洋地黄化。15例并发I型呼吸衰竭者加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FiO_20.4~0.8,压力0.38~0.78kPa(4~8cmH_2O),使用时间12~109小时。1例合并DIC,加用肝素及冷沉淀物,5例抽搐加用镇静剂及小量甘露醇。结果是除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外,余33例全部恢复。提示血管扩张剂及鼻塞CPAP可迅速改善微循环及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危重患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三年本院PICU病房19例合并极重度酸碱紊乱(TAB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例重度酸碱紊乱中11例为呼碱型,8例为呼酸型;所有病人均表现AG增高。呼酸型TABD表现;pH↓、PaCO2↓、HCO3^-↑、AG↑、Cl^-↓;呼碱型TABD;pH↑、PaCO2↓、HCO3^-↓、AG↑、Cl^-↓,但两型T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PetCO2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估测PaCO2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在20例PaO2/FiO2>267kPa,呼吸频率<70次/分的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中进行了PetCO2和PaCO2对比研究。PetCO2监测采用气管插管的近端和远端两种方法,并对近端的监测值作了个体化纠正。结果表明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中应用PetCO2监测,无论在气管插管的近端或远端或近端纠正后PetCO2,其与PaCO2相关均良好,r分别为086、092和096。远端监测的方法较近端能更精确地反映PaCO2,但易被分泌物阻塞;近端纠正后的PetCO2值比远端监测更接近PaCO2,能较精确地估计PaCO2,结论为近端PetCO2监测方法简捷、易行、不易被分泌物阻塞,通过个体化纠正后的数据比远端监测更接近PaCO2,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对新生儿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 (NCPAP)通气简便易行、相对无创 ,近年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疾病的呼吸支持治疗。传统观念认为它适用于因肺内分流增加引起的低氧血症 ,当存在通气障碍时不宜应用。本研究分析 5 1例新生儿应用NCPAP治疗前后血气PaCO2 的变化 ,以探讨NCPAP对新生儿通气功能的影响。对象和方法1996年 11月~ 1998年 9月我院NICU符合 1986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所订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初步方案[1 ] ,且入院后经改良鼻导管吸氧 ,吸入氧浓度≥ 0 .6时PaO2 仍 <6 0mmHg (1mmHg =0 .133kPa)的新生儿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球囊房隔造口术(BAS)及前列腺素E1(PGE1)对婴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外科根治术前血液动力学的调整作用,对32例年龄2~56天,平均26天的TGA患儿行BAS,对其中11例于BAS前给予PGE1,然后进行血液动力学观察。结果:BAS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由0.53±0.14上升至0.74±0.11。30例患儿左右心房压差均<0.27kPa(1kPa=7.5mmHg)。单纯TGA术后24个月内左室压力<5.30kPa。PGE1应用后SaO2由术前0.60±0.19上升至0.86±0.05。心导管检查测得左右室压力比为0.86。提示,BAS和PGE1的应用可缓解新生儿TGA低氧血症及维持其左右心室良好的压力比值,从而为TGA解剖转位术作准备  相似文献   

15.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重症新生儿肺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SAM)对肺氧合功能的影响,用SAM治疗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治疗后低氧血症明显改善,15分钟内血氧分压、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分别由4.8±2.1升至8.4±2.7,6±4升至10±5kPa及0.08±0.05升至0.13±0.05,差异有显著意义。1小时后,这些参数的均值仍高于治疗前。提示SAM有迅速改善肺炎新生儿肺氧合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 及妥拉苏林气管内和右心室内给药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予急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家兔模型吸入6×10- 6 NO及气管内滴入和右心室内注入0-5 mg/kg 妥拉苏林,通过左颈总动脉插管和右心室插管观察平均动脉压(MAP) 、右心室收缩压(SRVP)及血气的变化。结果 低氧通气使家兔SRVP由(14-0 ±2-2) mmHg(1 mmHg= 0-133 kPa)上升至(17-4±2-0) mmHg(P<0-05),吸入6×10-6 NO 后降至基础水平( P< 0-05);吸入前后MAP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低氧通气同时吸入NO对动脉血氧分压无影响。妥拉苏林两种给药途径均使MAP和SRVP下降(P<0-05) ;气管内给药还使SRVP/MAP比值由0-21±0-06 下降至0-20±0-06( P<0-05),该效应与吸入NO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气管内给药使MAP、SRVP下降的百分率均小于右心室内给药(P<0-05)。结论 吸入6 ×10-6 NO能选择性扩张肺血管;妥拉苏林气管内给药具有一定的肺血管选择性,仍弱于NO的作用;但右心室内给药缺乏肺血管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地塞米松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地塞米松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机械通气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疗效。结果 15 例BPD患儿地塞米松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无明显改变,但机械通气的条件明显改善,平均气道压(MAP)由用药前的(1-69±0-18)kPa 在用药3 天后下降至(1-48 ±0-21)kPa,第4 天继续下降;吸入氧浓度(FiO2) 由用药前的(0-45±0-08) 在用药3 天后下降至(0-34±0-07)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可减少BPD 患儿对氧的依赖,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从而改善BPD 患儿的肺功能,改善BPD患儿的转归。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采用APAAP法和ELISA法对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测定。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3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MPP的急性期和恢复期,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急性期CD8、CD4与sIL-2R水平呈高度正、负相关。提示T淋巴细胞功能的紊乱及sIL-2R水平的改变与MPP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对10例RSD患儿进行了吸入NO治疗,浓度以20ppm开始,4小时后降为6ppm,持续至24小时。同时在吸入前、吸入后30分钟及吸入后12 ̄16小时动态观察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及体循环氧合变化。结果:吸入NO后有8例患儿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吸入30分钟后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5),氧合指数显著改善(P〈0.05);以6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对10例RDS患儿进行了吸入NO治疗,浓度以20ppm开始,4小时后降为6ppm,持续至24小时。同时在吸入前、吸入后30分钟及吸入后12~16小时动态观察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及体循环氧合变化。结果:吸入NO后有8例患儿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吸入30分钟后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5),氧合指数显著改善(P<0.05);以6ppm浓度维持至24小时,氧合指数持续改善,肺动脉血流继续增加。提示:吸入NO能显著降低重症RDS患儿的肺血管阻力,改善氧合;采用无创伤性方法测定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对选择吸入NO适应证、评价疗效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