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前随着自我血糖监测技术的推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越来越规范,血糖控制目标也越来越严格。而严格控制血糖所带来的的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低血糖发生得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成为部分糖尿病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一个主要障碍。1导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和原因当血糖低于70mg/dL(3.9mmol/L)时,即发生了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时可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状。低血糖在1型糖尿患者中较为常见,有调查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大约每星期发生2次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频率低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6,21(16):1210-1210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9亿人患有糖尿病,到2025年将超过3.3亿人。尽管有关血糖控制的临床治疗指南日益严格,但在现实中指南的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帮助患者达标上,临床医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合作组是一个来自全世界一流机构和糖尿病组织的多学科工作组,有9个国家的19名专家组成。该组织通过教育倡议,向糖尿病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并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提出了让更多患者达标的10个步骤。①将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定义为HbA1c〈6.5%;②除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外,每3个月监测1次HbA1c;  相似文献   

3.
血糖监测贯穿于糖尿病治疗和疗效评估的全过程,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连续血糖监测技术(CGM)的逐步应用,出现了很多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新指标,血糖的目标范围时间(time in range, TIR)便是其中之一。TIR是指血糖水平在目标范围(通常为3.9~10.0 mmol/L)时间内的百分比,通常以TIR >70%为控制目标。在临床应用中,TIR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血糖监测的不足,也为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控糖提供了新的支持,而且可以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不过,当下广泛应用TIR作为评判血糖控制的主要手段仍存在一些障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将围绕糖尿病患者TIR临床应用价值,对TIR的定义和范围、控制目标以及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定位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为个体化的血糖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耐量低减人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检测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监控糖尿病治疗的必须方法,现在目前通常比较注重的是检测空腹血糖(FPG),而很少检查餐后血糖(2hPG)。我们检测了病人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析,以探讨餐后2h血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4例糖尿病患者中不能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386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分析其不能进行SMBG的原因。结果在386例患者未进行SMBG中,能答对血糖控制目标的只有10.88%,能答对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关系的只有5.70%;患者普遍存在对血糖控制目标认识严重不足、走入算经济账的误区、对SMBG的特性认识不足等问题。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中SMBG率不高,必须加强SMBG的宣教,使患者认识到SMBG的重要性、可行性,从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寿命,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血糖调治低血糖发生情况.方法 对邢台市第三医院2003-01-2003-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对照组108例.治疗组根据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有无心血管并发症对患者制定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及达标时间;对照组制定统一的血糖控制目标和达标时间.两组均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为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结论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采取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可以明显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行为因素,指导临床护士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明确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行为因素。结果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因素包括消费模式、锻炼和血糖管理等三个主要行为因素。糖尿病患者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示了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消费模式、锻炼和血糖管理等三个行为因素较好的预见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发展更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项目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家庭护士》2005,(6):54-54
随着糖尿病患者越来越认识到血糖自我监测的重要性,检测血糖的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以下是患者在使用血糖仪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近年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能够进行连续血糖监测的一种新技术,可连续监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收集糖尿病患者72h的血糖波动变化资料,而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医生问及在血糖波动较大的时间点上具体做过什么事情引起血糖波动时,往往很难想起或把做过的事件混淆,因此建议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将每天生活中的大事以日记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当停止动态血糖监测后连同此日记表格一同交给医生,这样会为医生做病情诊断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使动态血糖监测更有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自己学会应用血糖仪监测血糖。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降低及靶细胞敏感度降低导致的代谢异常疾病。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血糖的测定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测定监测,分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在时间上容易掌握,而餐后血糖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时机,则会给治疗带来误差。现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或不明确餐后血糖的监测要点,也有非患者因素如医护人员造成的不能准确监测餐后血糖,使临床医生得不到精确的血糖资料,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从而加速了病程的进展,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准时监测餐后血糖是临床护理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快速、强化、全面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快速、强化、全面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更多的患者血糖达到理想水平。方法:将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快速强化全面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和快速强化控制组。两组都根据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任意随机血糖、胰岛素、C肽分泌情况,在短时间内进行严格饮食控制、强化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任意随机血糖的检测,通过上述手段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目标。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同时在短期的住院期间接受良好的、内容连贯的、渐进的糖尿病基本知识。两组分别在3,6个月检测糖尿病控制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的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7.1&;#177;2.2)%]与快速强化控制组[(7.6&;#177;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7,P=0.04);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的患者血糖达标控制率(89.5%)比快速强化控制组(80.5%)明显高(t=1.89,P=0.04)。结论:快速、强化、全面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方法是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达到理想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有调查表明,我国可能是目前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而且其增长趋势不容忽视。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血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监测指标,也是糖尿病患者优化管理的基础[2,3]。因此,如何保证血糖结果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就成为临床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对于血糖的监测,一般采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每位患者血糖监测的时间很难保证在某一固定时间点,从而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4]。为了解不同抽血时间对血糖浓度的影响,以规范血糖检测的抽血时间,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本文比较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抽血时,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浓度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家庭护士》2005,(3):27-27
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比较好。现在我和丈夫都想要一个宝宝.但又担心怀孕对控制血糖不利。请问专家我一旦怀孕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3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6例,2型糖尿病患者17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结果:所有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迅速达标,并且对已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全天胰岛素的用量较前也有明显下降。结论: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很快得到缓解,血糖在较短的时间迅速达标,高血糖所带来的各种代谢紊乱得到了纠正。较好的预防了糖尿病的各种急症的发生,同时更延缓了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出现;使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延缓了初发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凋亡;更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健康档案在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及时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病情变化,科学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比较患者建档前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优于建档前。结论建立糖尿病病人健康档案,可以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患者病情及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董凡  刘谊人 《家庭护士》2006,(6S):51-51
早餐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1天中最难控制的,如果早餐进食不当,会影响全天血糖的控制。中国人习惯早餐进食稀饭,而且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进食稀饭后.血糖出现了大幅增加。临床工作者因此观察了稀饭对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影响,以便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饮食结构,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血脂、血压异常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方法及疾病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目标管理,建立患者目标管理档案,制定饮食、运动计划,血糖监测方案、频率及血糖、HbA1c、血脂、血压、体重等控制目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监测频率、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HbA1c、血脂、血压、体重等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监测频率及血糖、HbA1c、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达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管理可有效 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效控制各项指标达标,显著提高糖尿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的疗效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1a间118例糖尿病并存肺结核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根据其血糖水平的高低,分为四组,给予2DLZE(S)/7DL抗痨治疗。结果118例患者中,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下的患者,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血糖大于8.4mmol/L的患者,且血糖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结论糖尿病并存肺结核患者,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并存肺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36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2、3、4个月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于干预后1、2、3、4个月测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饮食干预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