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常见病因之一,是一种非炎症性疾病。严重的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脑部血供障碍,而粥样斑块的形成或血栓的脱落则可引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谭德英任桂凤袁立威【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内溃疡出血,或脱落,常导致脑部供血异常,是脑梗塞和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我们用彩色多普勒超...  相似文献   

3.
4.
刘国庆 《河北医学》2010,16(10):1166-116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和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不同剂量作对比研究。方法:伴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大剂量组、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钙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50mL+舒血宁20mL,静滴,qd,疗程14d。大剂量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mL,5000AXaI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14d。小剂量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mL,5000AXa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4d。结果:舒血宁、大剂量低分子肝素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均能显著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0.01),且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对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组的疗效优于单纯舒血宁治疗组治疗组,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较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组或单纯舒血宁治疗组显著减少脑梗死的复发。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治疗中,未见严重出血情况。结论: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肯定,且能减少脑梗死的复发,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手段越来越多,除了颈部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传统影像技术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子影像学也逐渐应用到临床。分子影像学依靠不同的显像剂,从分子水平对斑块进行监测,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辛伐他汀剂量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脑梗塞住院治疗的144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20mg组及辛伐他汀40mg组进行为期24个月的观察对比。结果辛伐他汀20mg组与40mg组在治疗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20mg组与40mg组在治疗24个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20mg组与40mg组在治疗24个月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个月每晚服用20mg、40mg辛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逆转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超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部位、形状、大小、回声强度.结果: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多见,其中硬斑较多见.结论:彩超检测的各项参数指标有助于对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动态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艳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28-192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及80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性质。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中软斑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P〈0.01),硬斑及混合斑的构成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斑块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降脂逐瘀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斑块最大面积(Smax)。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内膜中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变薄、斑块面积缩小(P〈0.05);TC、TG显著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降脂逐瘀汤具有降脂、稳定及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航天某基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贵州航天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 622名20~60岁航天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超重/肥胖、彩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 622名航天某基地职工发生CAS者1 028名,发出率为18.28%,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出率分别为20.85%、27.12%、11.28%。其中正常工职2 291名发生CAS为95名(4.14%),出现1项以上升高者发生CAS为933名(28.11%)。出现1项以上升高者发生CAS是正常人群发生CAS的6.7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航天某基地职工CAS发生情况应引起重视与干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估测其稳定性,及早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特点。结果声像图特点是管腔内探及低、中、强及混合回声斑块,CDFI血流信号变细或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血流速度局部增快或慢及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助于提早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进行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观察。结果:二维超声显示软斑为边界模糊,硬斑分叉处斑块显示不清楚,混合斑边界形态比较清晰。而三维超声显示软斑为边界清晰,硬斑清晰,混合斑形态显示全面。二维超声检出斑块56例,检出率为70.0%;三维超声检出斑块64例,检出率为80.0%,三维超声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意义重大,而三维超声的应用更加有利于进行斑块检出与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2例,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组(治疗组42例)和盐酸贝那普利组(对照组40例)。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2组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2组分别在治疗3个月、9个月及15个月后复查血压和颈动脉IMT。结果2组间血压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非洛地平组在逆转颈动脉IMT方面优于盐酸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除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逆转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永珉  王艳  赵斌 《海南医学》2013,24(22):3399-3400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5例经超声检查并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斑块283例,占65.05%,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2例,占28.04%,颈总动脉主干30例,占6.90%,其中,软斑144例(33.10%),硬斑157例(36.09%),混合斑134例(30.80%).结论 超声检查颈动脉可准确确定病变位置,观察血管形态和血流速度,有助于临床判定适当和有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分析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分析两组患者用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 190例患者的颈动脉行超声检测 ,检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 89例 ,检出率为 4 7%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 190例 ,男 112例 ,女 78例 ;年龄 4 8~ 73岁 ;原患有高血压病 97例 ,冠心病 6 9例 ,糖尿病 5 8例 ,高脂血症 90例。1.2 方法 :应用美国 ATL - 5 0 0 0和惠普尖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探头频率 10~ 5 MHz,取样容积 2~ 4 m m,血流与声束夹角≤ 6 0 o。受检者取平卧头仰位 ,探头沿颈动脉走向 ,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态学类型的关系。方法对226例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以超声检测颈动脉。分型:硬斑、软斑、混合斑。结果204例病人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且斑块以低回声软斑为主,所以软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可分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s-CRP、IL-6、年龄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有无颈动脉斑块分成两组,检测hs-CRP和IL-6值,并观察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与患者年龄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斑块组和非斑块组患者hs-CRP、IL-6、年龄比较及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人数比较,P <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炎性标记物hs-CRP和IL-6数值明显升高,与年龄和高血压之间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急性脑梗死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百胜AU4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血管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62.61%,颈动脉狭窄在有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4.9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较低,但普遍有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韦秀湘 《华夏医学》2014,27(1):218-221
超声检测技术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方法之一,其监测结果是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笔者简要综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