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平 《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95-196
目的 建立安全与稳定的血液供应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真正达到科学合理用血的要求.方法 分析采供血的形势,正视“季节性缺血”现象周期性上演,探析诸多影响因素及部分原因,探讨相关对策.结果 无偿献血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无偿献血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临床科学用血急需完善,用血量供需矛盾根本问题是临床对血液的需求在持续增长引起.结论 血液供应不足成为一个血液“安全问题”时,应当开源与节流并重;采供血业务面临的血液供需紧张矛盾,应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用血需求递增,血液供需失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靖市中心血站2008—2011年采供血情况。方法为了探讨曲靖市中心血站2008—2011年采供血情况,对曲靖市中心血站2008—2011年采供血调查数据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曲靖市中心血站2008—2011年4年间共计采血138936U,每年采血量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临床供血总量亦呈上升趋势,其中全血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而成分血供应量则在不断上升。在各成分血供应中红细胞制剂和血浆所占比例最高,而且各项成分血供应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根据采供血的发展趋势,掌握规律,采取新措施,才能对不断增长的血液供应保质保量地完成,对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建立并完善,使其沿着健康的道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的血液和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为寻找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提供参考。方法:盘锦地区2011-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共计34 443份,对血液因检测因素不合格和非检测因素检查不合格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盘锦地区血液报废率分别为4.39%、7.06%和9.09%,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液报废中,检测因素占比为14.65%,非检测因素占比为85.35%;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由高至低为抗-HCV、HBsAg、ALT、抗-TP和抗-HIV,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脂肪血、非标量、析出、破损、溶血、凝块和过期;在各种因素血液报废率中,脂肪血所占比率最大。结论:通过对各种因素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规范采供血管理、加大对采、制、存、供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有效控制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4.
郑州地区1999—2008年采供血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郑州地区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了深入了解郑州地区的采供血情况,进一步推进无偿献血工作,预测郑州地区采供血的总体发展趋势,使无偿献血沿着健康的道路持续发展,我们对1999-2008年间,郑州地区采供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核血清检测,分析评价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并提出努力方向。方洗每年利用集中检查机会,由检查组将经血传播传染病4项指标的考核血清带到各单位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测,结果带回统-评定。结果:2006—2011年6年间血站系统105户次,单采血浆站系统81户次参与飞行检验。血站系统和单采血浆站系统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总检出率分别为96.38%、99.81%、99.81%、99.43%和94.81%、99.51%、100%、91.60%。结论:安徽省采供血系统血液检测能力逐步提升,血站系统检测能力优于单采血浆站系统,HBsAg和抗-TP两项检测能力有待于进-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近些年随着医院就诊率的不断增加,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多,莱芜地区采供血关系表现紧俏。本研究分析该地区近十五年来采供血的发展规律,探寻采供血事业发展过程中可取之处及面临的困难,为以后采供血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参考。方法对莱芜地区2003-2017年的献血人数,献血量,供血量,献血人群年龄分布及400mL献血比例,固定献血者献血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7年中2010年达到献血高峰,为11 594人次,18 822U,之后逐年降低,2014年达到最低值,为8 631人次,15 289U。献血量由2003年的8 900U上升为2017年的18 400U,增长了2.07倍,而供血量增长了2.18倍。献400mL血液人群所占比例>50%,固定献血者的比例为39.6%。2645岁人群是莱芜地区主要献血人群。从献血人群年龄发展趋势来看,1825岁人群和2635岁人群均有所降低,3645岁和4655岁人群不断上升。结论莱芜地区采血量呈整体上升趋势,采供血基本保持采供平衡状态。中青年人群是该地区献血主力军,但青年献血人群有下降趋势,中年献血人群不断上升,针对献血人群年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招募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和特点。方法对新疆15家采供血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状况、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较少,占24.26%,有2.24%的卫生技术人员无学历;高级技术人员缺乏,少数民族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较低,占25.00%;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中仅有47.76%接受过技术培训。结论加强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在职培训体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在职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培养高级人才,加强少数民族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促进新疆采供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临床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医院采供血流程,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基于可视化编程语言PowerBuilder10.5开发,操作界面友好。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建立数据接口,实现了医疗数据共享。结果各系统间互联互通、血液信息资源共享,并可对每袋血液从采集到临床使用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追踪。结论输血科实时对HIS输血子系统进行维护,可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近年来,季节性和结构性缺血情况时有发生。本研究分析2012-2018年山东省血液中心采供血情况,为缓解本地区血液供需矛盾和本中心实践管理经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唐山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 9.0系统调取山东省血液中心2012-2018年每年度采供血、酶联免疫检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全血和单采成分血采集环比平均分别增长2.19%和5.94%,全血和单采成分血采集2018年比2012年同比分别增长13.53%和40.12%,其中全血采集2017年比2016年出现同比下降3.3%,全血采集团体献血方式增长迅速,2018年比2012年同比增长4.66倍,互助献血在2013年以后均为0,2012-2015年农民献血占比很少,2016年有大增长,但波动较大。2013-2018年全血和红细胞类、单采成分血供应量环比平均分别增长2.65%和6.02%,全血和红细胞类、单采成分血供应量2018年比2012年同比分别增长16.39%和40.60%。献血后血液传染性标志物全血检测阳性率2013-2018年环比平均降低6.43%,2018年比2012年同比降低37.96%;2013-2018年单采成分血检测阳性率环比平均增长13.89%,2018年比2012年同比增长76.00%。结论 2012-2018年山东省血液中心团体采血增长迅速,血液采集量取得大幅增长,全血血液检测阳性报废率降低,有效增加了临床供血量;在提高农民献血和降低单采成分血的检测阳性报废率等方面可以加强措施,加大潜力挖掘力度。  相似文献   

10.
对我省48家采供血机构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未发现有非法采供血现象。血液中心、绝大部分中心血站采供血机构执业规范良好;但基层血站或中心血库则存在问题较多,应重点加强对基层血站或中心血库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17家采供血机构的监督检查,分析、总结采供血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血液采集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丕 《中国卫生资源》2003,6(6):274-275
通过对我国四种血液采集模式的划分,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论述我们应该采取的血液采集模式和无偿献血工作努力的方向。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我们应彻底摒弃有偿供血模式,逐步淡化直至取消计划无偿献血模式,倡导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追求计划自愿无偿献血模式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6-2008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海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543份血清样本中,129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8.36%;38份试管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2.46%;2006-2008年青海省报告新发布病17例,发病高峰为3-7月,病例以牧民为主。结论加强动物检疫,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可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2006-200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某院2006-2008年住院的49251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080例,感染率为2.19%,感染例次1224例,感染例次率2.4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3.55%,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25.16%和17.16%;医院感染患者原发病以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占27.4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24%. 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做好消毒隔离、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血液报废原因,以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某市中心血站制备的所有血液,分感染因素及非感染因素所致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报废9422.85U(7.92%),报废率分别为脂肪血3019.85U(32.05%)、ALT高2540U(26.96%)、HBs Ag阳性1973.5U(20.94%)、抗-TP阳性949.5U(10.08%)、抗-HCV阳性554.5U(5.88%)、抗-HIV阳性145.5U(1.54%)、过期105.50U(占1.12%)、破损66.50U(占0.71%)、不足量30.50U(占0.32%)、其它18.00U(占0.19%)、凝块10.50U(占0.11%)、絮状物6.5U(占0.07%)。结论:为减少血液报废,必须做好献血前咨询及血液初筛工作,同时加强血液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教,特别是献血前注意事项的普及教育,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血液安全及执法监督现状,为做好血液安全执法监督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象和方法北京市10家血站;从事血液安全执法71名监督员;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涉及临床用血的31家医疗机构家。结论在采供血方面,血站的设置规划、街头采血、血液运输方面不符合相关规定或存在血液安全隐患;在临床用血方面,输血科的建设、血液来源、临床输血与审批不符合相关规定或存在薄弱环节;在血液安全执法监督方面.监督职能尚未到位、监督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合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合格血片原因及分布。方法:对合肥市各区县医疗机构递送的不合格血片按地区和医院类别进行分类整理、统计。结果:2008~2009年新筛血片总体不合格率为1.02%,其中2008年血片不合格率为0.64%,2009年为1.36%。2008年血片不合格首要原因为血片未透,2009年则为血片无法洗脱。从医院类别来看,2008年、2009年血片不合格率最高均为乡镇卫生院;从地区分布来看,2008年和2009年血片不合格率最低均为市区,血片不合格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肥东县(1.93%)和肥西县(2.85%)。结论:合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主要有血片未透、血片无法洗脱、血片污染和血片面积过小。不合格血片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和医院类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肿瘤医院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从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占总消耗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5.90%、14.67%、12.57%,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的销售金额增长了4.27%,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加大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10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策略.结果 血液净化中心普遍存在医院感染制度不健全,预防控制意识不强,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如布局不合理、操作流程不规范、专科管理不善、监督考核不落实等问题.结论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建立督查及考核制度等,对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龙岩市瓶(桶)装饮水的卫生质量,做好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法依据《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龙岩市2006—2008年瓶(桶)装矿泉水、纯净水和饮用水卫生监测资料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合计检测瓶(桶)装饮水175份,合格率为82.29%。其中2006年为73.68%,2007年为82.09%,2008年为92.16%;矿泉水为89.19%,纯净水为87.18%,饮用水为77.08%。不合格的水样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结论2006—2008年瓶(桶)装饮水的卫生质量有所提高,应进一步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