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论述各型早期胃癌影象学表现的特征性.方法随机选取经病理证实,胃低张多相钡剂造影资料完好的隆起型(Ⅰ型)和凹陷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各15例,对照分析术后病理标本与双对比图象,提出早期胃癌及隆起型、凹陷型早癌三者的共有X线表现,以探讨X线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充盈相或双对比相中显示胃壁局限性张缩异常、腔壁平直、内凹、毛糙、复线征等表现,有助于早期胃癌的发现.隆起型(Ⅰ型)早期癌病变正面观大多呈半球型、平皿型,≤2.0 cm,隆起肿块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或呈颗粒样改变;切线位时病灶大多呈山田Ⅱ型和Ⅲ型,隆起肿块基底部胃壁内凹.双对比相上凹陷型早期癌(Ⅱc,Ⅲ型)其病变的边缘凹面向外,不规则形态的凹陷边界清楚者常为分化不良或低分化癌,反之则为分化较好或高分化癌;Ⅱc型癌凹陷病灶通常浅而大,Ⅲ型癌则凹陷较深;正面观凹陷表面可呈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的颗粒样改变,为增生的癌组织残留或再生的粘膜上皮所组成;凹陷病变周围纠集的粘膜皱襞可呈锥状、杵状、中断和融合等;癌性皱襞更具有粗细不匀及阶梯样改变的特性,可与良性病变的粘膜纠集鉴别.结论良好的胃双对比检查能较客观地反映胃癌的大体病理形态,在早期胃癌病例的发现和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胃癌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老年人胃癌的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老年人胃癌在临床、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分型及始发部位等方面均有其同中青年胃癌不同的特点[1].  相似文献   

4.
988例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9年1月~2003年6月用日本OlympusGIF—XQ240电子胃镜并通过病理检查共确诊胃癌988例。现将98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胃癌6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65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65例均经内镜、病理检查证实.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34例,未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7例,粘液腺癌5例.结果65例中行手术治疗63例,胃癌根治术31例,姑息切除11例,胃空肠吻合术16例,剖腹探查术5例.术中发现均已有转移.术后1a死亡9例,1例存活3a,病程最长者3a,<6mo26例,>2a39例.结论青年人胃癌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对其缺乏警惕性,易漏诊,因此对提高胃癌早期诊断水平,是提高胃癌5a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青年人胃癌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对青年人胃癌早期诊断方法和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内镜和手术病理确诊的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39例,占同期收治胃癌572例的6.8%,其中男14例,女25例,男:女为1:1.79;30岁以下27例31岁~35岁12例.从首发症状到确诊14d~3a,平均7.5mo临床表现上腹痛34例(87.2%),消瘦31例(79.5%),纳减30例(76.9%),上消化道出血28例(7.8%),贫血28例(71.8%),上腹部包块7例(17.9%),左锁上淋巴结肿大6例(15.4%),腹水5例(12.8%).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内镜及超声诊断、病理资料、手术后随访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青年人胃癌并不罕见,与同期胃癌总数比较占6.8%,与文献报道大致相近,女性多于男性,提示本病可能与雌激素有关.病理类型以胃窦癌为主(76.7%),低分化腺癌24例(64.5%).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本组早期癌2例(5.1%),进展期癌37例(94.9%);经内镜确诊31例,确诊率86.1%,胃肠钡餐造影诊断率66.7%(14/21),B超检查发现率64.7%(11/17),本组手术切除率60%(20/35),5a生存率6.9%(2/29).结论本病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包括提高内镜诊断水平及应用多元检测、综合判断方法,提高青年人胃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炎样胃癌内镜下表现方法对确诊的22例胃炎样胃癌的临床表现、内镜下改变、病理诊断,确诊经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结果胃炎样胃癌内镜下有以下特点:①胃腔缩小,胃角分不清,胃蠕动减慢.②胃粘膜粗糙不平,失去光泽,可见颗粒样小隆起,或充血水肿里小堤梗样突起.③糜烂面覆盖霜斑样白苔.④小范围内有几个陈旧性出血点和新鲜出血点同时存在.⑤以前内镜活检病理报告有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结论以上特点为胃炎样胃癌高度可疑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内镜诊断胃下垂的可能性.方法①测量身高.②插内镜时测量门齿至幽门的距离.③吞钡摄腹片诊断是否有胃下垂,并分度.④将身高150cm.152cm~153cm.其内镜插入长度分别大于或小于等于80cm,81cm,82cm者,分别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本文观察组40例,对照组49例,将两组经吞钡X腹片检查诊为胃下垂的比率进行统计学(U检验)对照分析.进一步按身高段;150cm~159cm,160cm~169cm,>170cm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胃下垂(X片诊断)比率总体及各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对诊断胃下垂有一定可靠性一定身高时,内镜插入超过一定长度(门齿至幽门)提示胃下垂可能.插入长度越长胃下垂可能性越大,胃下垂的程度也越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进展期胃癌在临床和病理上的差异.方法进展期胃癌128例,老年组(Ⅰ组)76例,中青年组(Ⅱ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经内镜诊断,常规活检取样,HE染色确诊,对两组初发症状、病灶分布、肉眼分型、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发症状上腹痛Ⅰ组26例,Ⅱ组30例;上腹胀Ⅰ组12例,Ⅱ组6例;恶心呕吐Ⅰ组8例,Ⅱ组4例.胃窦癌Ⅰ组46例,Ⅱ组30例;贲门癌Ⅰ组18例,Ⅱ组6例.Borramann法肉眼分型Ⅰ型Ⅰ组18例,Ⅱ组8例;Ⅱ型Ⅰ组24例,Ⅱ组20例;Ⅲ型Ⅰ组28例,Ⅱ组20例;Ⅳ型Ⅰ组2例,Ⅱ组4例,病理类型分化腺癌Ⅰ组40例,Ⅱ组14例;低分化腺癌Ⅰ组26例,Ⅱ组24例,印戒细胞癌Ⅰ组10例,Ⅱ组14例.两组之间分化腺癌0.01≤P≤0.05有显著差异,其余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中青年与老年进展期胃癌比较,临床及病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癌胚抗原、X线和内镜对早中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胃癌的诊断,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血清癌胚抗原(CEA)、X线及内镜检查,特别是纤维内镜问世以来、使内镜的诊断率显著提高.本文报道我院经癌胚抗原、X线及内镜检查,最后全部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中期胃癌,重点对这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1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青年人进展期胃癌临床及内镜检查特点,误诊分析.方法青年人34例进展期胃癌,其年龄35岁以下,男性10例,女性24例,通过不同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病理证实,讨论其特点.结果临床特点:①女性发病率高34例占24例;②临床症状归纳四点:a初发症状胃痛,疼痛程度重,性质为烧灼样.b上消化道出血也较多见,本组占21例,少数无胃痛而首发上消化道出血.c部分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短期体重下降.d少数患者吞咽困难,进食后胸骨后疼痛.③病程短进展快,如有的学者形容为奔马型胃癌,手术后生存6mo~2a.内镜检查特点:@好发胃窦部,本组占16例.b癌灶呈巨大型,6例溃疡癌直径超过5cm以上、c多发性癌灶,本组7例多发癌.d肉眼包曼氏分型溃疡浸润型多见,本组20例.决之为溃疡型.e活检病理以未分化、粘液腺、印戒细胞癌多见.青年人胃癌误诊率高,有的学者认为门诊误诊率为96.6%,由于年龄的限制,共性的临床症状,极易误诊为胃炎及溃疡病.内镜下溃疡型胃癌易误诊为良性溃疡、隆起型易误诊为息肉,弥漫浸润性易误诊浅表胃炎,为减少误诊,加强对本病认识,有以上临床症状及早做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时不能满足一处病灶、注意有否多发癌可能,掌握好活检关,准确无误.息肉样癌钳取顶端,溃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院自1992年12月~2002年12月经胃镜检查诊断胃癌患者260例,其中老年胃癌患者134例。现将134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GC)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本文对1968-08/1998-05经手术治疗的240例胃癌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钡餐检查、纤维内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手术方法计有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姑息性手术、仅限于剖腹探查和切取活检.结果临床症状最多的是胃部不适、上腹疼痛、消瘦和食欲不振,体征最多的是上腹压痛.在化验检查中,34.5%血红蛋白过低、粪潜血阳性者居多(56.2%)、血型分布中以A型居多(34.6%).纤维内镜的诊断符合率(92.0%)高于钡餐检查(83.6%),差异无显著性(x2=3.40,P>0.05).病变部位分布于鲁窦者最多(55.4%),在胃癌分期中早期胃癌仅有6例(2.5%)绝大多数为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为85.5%(206/240),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63.6%(131/206),姑息性切除率为36.4%(75/206).治疗结果:近期治愈120例(50.0%),好转或有效78例(32.5%),无效29例(12.1%),恶化8例(3.3%),死亡5例(2.1%),治愈好转率为82.5%结论在胃癌的检查中,纤维内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在胃癌的治疗中,手术治疗的治愈好转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煌蓝色素内镜活检和内镜检查诊断胃癌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和活检阳性率,我们使用煌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检查了54例胃癌患者。方法煌蓝色素染色方法和步骤:①给受检者肌注654—2针20 mg;②给受检者口服一杯煌蓝染色液;③40-60 min 后进行内镜检查,所有受检者均进行了普通内镜检查。结果 54例中的16例证实为早期胃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29.6%,其中15例为煌蓝色素内镜发现,普通内镜仅诊断了5例。在早期胃癌的检出方面,前者比后者是明显敏感的方法(P<0.01)。另外,煌蓝色素内镜可将活检阳性率从70.4%(38/54)提高到94.4%(51/54)。在胃癌的诊断方面,煌蓝色素内镜的活检阳性率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的(P<0.01)。结论在早期胃癌的检出方面,煌蓝色素内镜检查比普通胃镜更敏感,且可提高胃癌的活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皮革胃内镜诊断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革胃内镜诊断35例分析李俊达1张万岱21广东省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5150412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消化病研究所510515SubjectheadingsStomachneoplasms/diagnosisGastroscopy主题词胃肿瘤/...  相似文献   

16.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17例患者依次在普通内镜、NBI、0.2%靛胭脂染色及内镜放大(×80)模式下观察病变轮廓、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评价各检查方法图像的清晰度,并结合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217例患者中,非萎缩性胃炎85例,萎缩性胃炎38例,轻度异型增生19例,中度异型增生9例,重度异型增生4例,早期胃癌5例,进展期胃癌20例,伴有肠化生者91例.NBI对病变轮廓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和靛胭脂染色(P值均=0.000).经内镜放大后,NBI对胃微血管形态的显示亦优于普通内镜和靛胭脂染色(P值均=0.000).NBI模式下萎缩性胃炎胃小凹主要表现为Ⅲ、Ⅳ、Ⅴ1型,肠化生主要表现为Ⅲ、Ⅳ、Ⅴ1、Ⅴ2型,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Ⅴ1型及Ⅳ型,胃癌主要表现为Ⅵ型.结论 NBI电子染色结合放大技术有助于提高胃癌及异型增生的活检准确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31IBSA作为胃固体排空标记物的稳定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31IBSA和99mTcDTPA分别作为混合餐固、液体食物的标记物,检测35例慢性胃炎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其中2例受检者1周内进一步用99mTcSC复查固体排空,比较两次固体排空过程的相关性.在体外对上述3种放射性标记物在胃液、1mol/LNaCl和01mol/LHCl溶液中消化2h,检测其稳定性.结果131IBSA和99mTcSC标记的固体食物经消化后的脱标率分别<287%和463%,99mTcDTPA吸附于固相的吸附率<836%.固、液体排空曲线明显不同,固体排空有明显的延迟期,半排空时间较长,慢性胃炎患者固、液体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两种固体标记物的排空曲线相似,相关性为r=0989(P<001),前、后两次排空相比,最大差值为92%,最小差值仅为08%.结论131IBSA固体标记物稳定性较好,可用于临床胃排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锯1996年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公布的资料,胃癌的死亡率为25.21/10万,占同期恶性肿瘤死亡患者总数的23.26%,居首位.因此,胃癌依然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努力开展预防工作并不断提高其疗效,仍属我们当务的重任.虚c猎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不懈地开展本身的系列性研究,已使我国有关胃癌的基础、预防及临床工作水平获得很大的提高,某些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发展不尽平衡,亟待解决的问题尚多,新的努力方向有待确立.现结合多次参加国内外胃癌会议,及自身多年来从事胃癌治疗的体会,提出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缩短镜端通过咽部的时间,减轻镜端通过咽部时对咽部的刺激;提高镜端通过咽部进入食管的成功率.方法接受插镜的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后,取仰卧位,轻抬下颌,使口轴线与咽轴线的夹角在100%±10%度范围内,然后头颈尽力向左旋转60°~90°,喉头被拉向左前上方,腹肌放松,保持平静呼吸.术者以单人插镜手法将镜端从口垫中插至喉咽部可看到松弛的食管上口与镜端在一条线上,继续主动插进内镜即可顺利准确插入食管,进镜深度距门齿25cm~30cm时,喉患者换成左侧卧位完成内镜检查或治疗.结果我们用主动插进内镜的方法对内镜检查1806例次,男845次,女961例次,9岁~86岁,其中12岁以下10例,伴有吞咽障碍6例,一次插镜成功1801例次,有5例因头颈旋转不到位第一次未插入,其中2例重新调整头位后第二次插镜成功,3例因颈椎旋转受限(<50°)换成常规插镜法完成内镜检查,插镜成功率99.83%,有5例术后吐痰中带少量血丝,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主动插进内镜的操作方法,改变了受检者喉咽腔的形态及咽部肌肉的弛张状态,使喉咽腔由前后扁平漏斗状,被扭拉成近似例圆锥状,进镜准确无误,提高了插镜成功率;环咽肌松驰,镜端通过咽部阻力明显减小,减轻了插镜时患者的不良反应,不再需要等患者做吞咽动  相似文献   

20.
残胃癌12例     
目的探讨残胃癌变机制.方法以“溃疡病”而作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306例,以内镜检查发现残胃癌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2岁~70岁,平均59岁.首次手术距发生胃癌时间5a~30a,平均13.1a.手术方式:毕Ⅰ式4例,毕Ⅱ式8例;对以上二种不同手术术式发生残胃癌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手术后胃内细菌过度生长(IBO)是导致残胃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残胃IBO使胃内N-亚硝酸化合物和次级游离胆酸等致癌物的浓度增高(比一般人高8倍以上)促成残胃癌变.不同胃手术方式所致的IBO及胃环境改变有轻有重,使胃癌变率也有变.本组毕Ⅱ式手术8例(占66.7%)发现残胃癌.结论残胃癌变与胃内细菌过度生长有关,胃切除术按毕Ⅱ式重建的消化道.其IBO和胃癌变趋势最明显.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残胃癌的预后没有不利之处;同时,积极预防,改变手术方式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