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某医院产科1393例剖宫产的资料。结果两年的剖宫产率平均为66.7%,其中2004年的剖宫产率为59.9%,2005年的剖宫产率为72.2%,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因素(29.4%)、胎儿宫内窘迫(25.13%)、胎位异常(9.62%),巨人胎儿(7.25%)、中、重度妊高征(6.25哟。结论剖宫产率的上升不只是一个纯医学问题,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手术指征相对扩大,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并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招正卫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498-5499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五年来在我院剖宫产394例,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指征由过去的母亲因素、头盆因素向社会因素、胎儿因素的转变。结论社会因素及胎儿因素是使近几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陈宝霞 《中国保健》2009,(20):943-94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方法:对3年来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明显上升,阴道助产率逐年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指征明显放宽,社会因素是剖宫产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控制社会因素,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刘伏先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3031-3032
目的:分析近几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剖宫产率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2月产科住院足月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6年为23.64%,2004年上升至40.50%,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②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持续为剖宫产主要指征。③1999年开始出现珍贵儿指征,以社会因素为指征剖宫产逐年增加,二者均为非医学指征,1998年为3.85%,2004年上升至25.83%,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①珍贵儿、社会因素等非医学指征的增加在迅速增长的剖宫产率中起主要作用。②对剖宫产医学指征的诊断过度也是导致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宇  苑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5):670-671
目的:剖析近10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松原市中心医院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有明显的变化,剖宫产构成比下降的指征有产程异常、瘢痕子宫、骨盆狭窄、妊娠并发症;无明显变化的是相对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有明显升高的是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症、巨大儿、社会因素。②剖宫产率呈逐年递增式上升,难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剖宫产率的上升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02~2009年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及特征。方法:从妇幼卫生监测系统提取2002~2009年的分娩监测资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现况调查800例剖宫产的原因。结果:宝安区剖宫产率从2002年的25.26%上升到2009年的34.11%。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及巨大儿所占比例分别从2002年的7.13%、7.35%及1.54%上升到2009年的17.83%、19.50%及3.62%,均与剖宫产率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90、P=0.003,r=0.84、P=0.008及r=0.80、P=0.018)。初产、双胎、高龄及本地户籍的产妇剖宫产比例较高(分别为37.06%、65.64%、44.15%及53.41%),呈逐年上升趋势。阴道手术助产比例为1.64%,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宝安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巨大儿及民营医院分娩量比例上升,年轻医师阴道助产能力下降,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舜华  黄优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813-181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干扰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我院产科1989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中所有剖宫产病例,将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每隔5年为一阶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第1阶段为21.80%,第2阶段为27.48%,第3阶段为42.02%。三阶段相比,差异极其显著(χ2=200.85,P<0.005)。剖宫产指征为头位难产始终为第1位,但比例在下降,由第1阶段的39.30%下降至第3阶段的27.00%,三阶段相比,差异极其显著(χ2=21.34,P<0.005)。胎儿因素及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三阶段相比,差异极其显著(胎儿因素:χ2=6.94,P<0.05),社会因素:χ2=50.92,P<0.005)。结论:15年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上升39.96%(由1989年21.92%上升至2003年61.88%),与国内报道基本相同。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胎儿因素及社会因素为指征的手术增多所致,故要降低剖宫产率,主要是降低胎儿因素及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信阳市妇幼保健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的分析,探讨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采用定基比的回顾性分析法。结果:社会因素是促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手术的安全系数提高,社会舆论负面导向,迷信思想作祟,产妇缺乏信心以及医患纠纷风险和医院经济利益等原因造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结论:国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自然分娩政策,社会各界倡导自然分娩方式;卫生行政部门应强化监督职能;医务人员需提高助产技术;进行健康教育和孕期保健知识培训,克服产妇对自然分娩的畏惧思想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3—2011年9年间某院剖宫产率趋势,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9年间25733例住院分娩产妇和12053例剖宫产产妇的病案首页资料和妇婴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39.9%上升到2011年50.6%,随着年份的增加,剖宫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3年产妇的平均年龄是(27.4±3.91)岁,高龄产妇占3.9%,而2011年产妇的平均年龄是(28.6±4.49)岁,高龄产妇占10.6%,平均年龄上升了1.2岁,高龄产妇比率上升了6.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年龄和高龄产妇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1年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5。男孩的出生比例高于女性。结论剖宫产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7~2011年5年间某院剖宫产率及主要影响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收集5年期间住院分娩产妇病案8 124份,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汇总,对剖宫产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年的平均剖宫产率为50.43%,且呈上升趋势,从2007年49.19%上升到2011年54.58%。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前6位分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和妊娠合并其他疾病,合计2 435例,占总剖宫产人数的59.4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所有指征里占比最高为13.77%,非医学指征占比2.88%。结论剖宫产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需要根据剖宫产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措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病例6 538例,其中,剖宫产2 842例.结果 ①5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31.31%、32.64%、37.94%、37.50%和47.92%;②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99.626,P<0.01);③2000年后,列入前6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胎儿宫内窘迫、相对头盆不称、脐带绕颈、臀位、妊娠合并症和社会因素等;④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但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X2趋势=61.064,P<0.01);⑤胎儿宫内窘迫一直被列在剖宫产指征的第1位,自2000年起社会因素已作为剖宫产指征之一,且居于剖宫产指征的第6位,且所占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 社会因素是导致近年来割宫产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产期宣教及保健,加强潜伏期及第一产程的管理监护及心理护理问题是降低临产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小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817-1818
目的:总结近6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6年来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②剖宫产指征中自2001年始社会因素呈迅速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力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剖宫产率,探讨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北京地区7个区县的9家医院,回顾性调查2009年1~9月期间在医院分娩的2 308例产妇的分娩信息,并对4家医院的24例住院产妇和12位产科医生进行定性小组访谈。结果:①2009年北京地区医院的剖宫产率为51.1%,三级医院高于一、二级医院(55.0%∶48.9%)。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妊娠、具有本市户籍、分娩巨大儿者,其剖宫产的可能性大;与25岁组相比,34岁组、25~34岁组剖宫产的可能性增高。③小组访谈结果显示,剖宫产率偏高的原因包括医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北京地区剖宫产率偏高,社会因素为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多方面着手,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某医院近5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求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2011年住院分娩的3811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构成及主要顺位变化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77.37%,主要手术指征为社会因素29.28%,脐带绕颈19.10%,妊娠合并症13.83%,胎膜早破10.57%,相对性头盆不称6.72%.结论 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的医学指征范围,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医疗环境,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等措施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涂燕妮 《现代保健》2011,(33):157-159
目的总结本院近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6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剖宫产术指征及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2006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占第1位,而2008—2010年以社会因素占第1位、第2位。剖宫产术指征主要以胎儿窘迫、臀位、头盆不称较多。结论严格掌握剖官产指征,正确指导和良好的助产技术帮助孕妇顺利生产,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剖宫产术指征,分析剖宫产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6641例剖宫产术的指征。结果:剖宫产率为30.23%。6641例剖宫产指征顺位为:社会因素(27.77%)、难产(21.38%)、臀位(12.47%)、胎儿窘迫(12.32%)、妊娠合并症并发症(9.79%)、瘢痕子宫(9.41%)、其他因素(6.87%)。结论:剖宫产率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指征相对扩大,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10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方 《中国优生优育》1998,9(4):180-18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影响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和使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因素进行探析,以求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到2012年在我院产科足月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提高,而自然生产率逐年下降;剖宫产的手术指征由原来的多指征行剖宫产逐渐向单指征因素行剖宫产,社会因素的影响逐年上升.结论:社会因素影响的上升,孕妇和主治医生的主观意愿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肖鸿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33+135-133,135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0-2012年足月分娩病例,就各年度阴道助产与具体剖宫产情况,各年度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分析2010-2012年总足月分娩资料,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表现,剖宫产率表现为上升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因素、臀位、相对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为剖宫产手术主要指征,在构成比及顺序上各年度指征存有差异。结论针对诱导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以降低不良事件率。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蔡圣芸  惠宁  费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47-1849
目的:分析近10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长海医院1993~1995年的剖宫产病例944例、2003~2005年间的剖宫产病例19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后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1993~1995年剖宫产率为39.95%,2003~2005年剖宫产率为73.69%,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两组前4位剖宫产指征均为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妊高征及臀位,但胎儿宫内窘迫所占比例有明显上升。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适当控制剖宫产率,选择最有利于母婴健康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