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喘证为多发病、常见病,临床上西医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都属中医咳喘范畴。中医认为喘证病机主要因肺、脾、肾功能失调。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肺气被束,肺失宣肃,通调失司,津化为痰,或外邪引动内伏之停痰宿饮,阻塞气道,升降失调,使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喘、吐痰等症;或因外感风寒,阳气受遏,水精失运,蓄积成饮。而寒邪久郁化热,或感受风热之邪,  相似文献   

2.
肺阳虚与温补肺阳法治疗冷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哮在急性发作期主要病邪为寒痰内饮,而寒痰内饮的形成与肺阳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寒痰内饮属阴邪,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阳气的不足,而且寒饮留居肺中,必然耗伤阳气,形成寒痰内饮与肺阳虚并存的病理状态。所以,急性发作期的根本病机特点是以寒痰内饮之邪实为主,肺阳不足之正虚为  相似文献   

3.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载于叶氏《外感温热篇》,言简意深,兹浅释如下:陈光淞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语专属湿温。”湿温者,或由湿热病邪从口鼻入,直走中道而致,或如薛生白所言,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成。湿有形,属阴,其性粘滞重浊;热无形,属阳,乃熏蒸之气。两邪相合,如王孟英云:“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所以,湿热侵袭入体,最易阻滞气机,困遏阳气而出现胸脘痞闷、腹胀、面色淡黄、渴而不饮、小便不利等证。因为湿热病邪是湿温之病因,阳气被阻为湿温  相似文献   

4.
痰饮罹害胃腑,无论是从理论上,或从临床均可得到证实。本文就胃病中的疾饮为患谈谈个人看法。一、成因1.外感六淫侵袭肌表、四肢,循经络而入内,滞阻脾胃阳气的运化成痰浊害胃。如寒邪凝滞胃腑,水聚成饮;燥热之邪灼津,则煎液成疾;湿邪遏伤胃阳,则水停成饮。《临证指南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是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一书,主治发热、汗出、头痛、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苦薄白、脉浮缓之太阳中风证。此证也通常称为外感风寒“表虚”证,对此,有学者望文生义,将其与应证相提并论。笔者认为:此“表虚”者并非虚证。其理由有以下4个方面。了从“表虚”证的病因病机来说,桂枝汤之“表虚”证,是因外感风寒,邪侵肌表,卫阳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表。这种外邪袭表,卫阳外浮的病理变化称之为“卫强”。正因为卫阳外浮,而其“温分肉,克皮肤,肥媒理,司开会”的功能失职,以致肌表不因,胜理疏松,营阴因之而…  相似文献   

6.
<正> 2.风寒表实证 (1)风寒表实型 [临床表现]主症: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恶寒的特点是自觉恶寒,遇风或寒则加重,扪其皮肤则发热。发热或早或迟,它是本证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症: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喘息,呕逆,苔薄白。 [分析]风寒外束,卫阳被遏,阳气不能外达则恶寒,若阳气及时达表,正气抗邪,邪正相争则发热;若阳气一时未能达表抗邪,则暂不发热,不过为时短暂,终必发热。营阴郁滞,经气流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身疼腰痛及  相似文献   

7.
王玉明  李贺 《新中医》2015,47(11):257-258
<正>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第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原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即所谓太少两感证而设。适用于风寒在表,少阴阳虚在里之病机。阳虚之体,本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发汗或虽得汗,则阳随液脱也。治当助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析《金匮要略》原文出发,提出恶寒的总病机为阳失温煦。可分虚实两类:实证为寒伤卫阳、疮毒壅塞、水气阻滞,卫阳被遏;或风性开泄、暑热升散,肌腠失密。虚证为表卫虚弱和阳气内虚,失于温煦。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医系统辨证的新体系——肺系统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8)风寒表实兼太阳经输不利型 [临床表现] 主症:项背强几几,恶风,发热,身疼,无汗,脉浮紧。从症;苔薄白。 [分析] 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输,经气不利,津液不能输布,经脉失养,故项背强几几;风寒外束,卫阳被遏,毛窍闭塞,可见恶风、无汗;发热、身疼、苔薄白、脉浮紧均为外感风寒之象。  相似文献   

10.
冷哮的主要病邪为寒痰内饮。寒痰内饮的形成与肺阳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属阴邪,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阳气的不足。而且寒饮留居肺中,必然耗伤阳气,形成寒痰内饮与肺阳虚并存的病理状态。其中,急性发作期根本病机特点是以寒痰内饮之邪实为主,肺阳不足之正虚为次,治疗总则当以散寒祛  相似文献   

11.
崔连有  史萌 《光明中医》1999,14(5):F002-F002
桂枝汤是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一书。主治发热,汗出,头痛,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之太阳中风证。此证也通常称为外感风寒“表虚”证。对此证有学者竟望文生义,将其视为“虚”证,从而纳入“虚”证的范畴之内。作者认为,此证虽曰“表虚”,实非“虚”证,其理由有以下四个方面。1 从“表虚”证的病因病机来说,桂枝汤之“表虚”证、是因外感风寒,邪侵肌表,卫阳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表,这种外邪袭表,卫阳外浮的病理变化称之为“卫强”。正因为卫阳外浮,而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失职,以致肌表不固,腠…  相似文献   

12.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相似文献   

13.
郁火证初探     
郁火(包括郁热)是因阳气被郁而导致的一种热性病证。其热势郁遏缠绵,见证独特。治法也不同于一般火热。郁火在内伤外感中均可见到,凡用一般治法治之无效而热势沉遏伏蔽的火热证,皆可按本证进行辨证施治。《素问》有“火郁发之”的论述;《金匮钧玄》说:“热郁者,瞀、小便迟,脉沉数”;《证治汇补》曰:“郁火有三、有平素内热,外感风寒腠理闭塞而为郁热者。有恚怒不发,谋虑不遂,肝风屈曲而为郁火者。有胃虚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四肢发热,扪之烙手而  相似文献   

14.
一、营卫不和的概念在正常情况下,敷布于体表的阳气除了卫外抗邪的作用外,它还能调节体内的津液使之渗出体表。如果卫外的阳气虚弱或卫阳被遏,就会失去其调节津液的功能,这就叫做营卫不和。二、营卫不和的病因营卫不和多由外感和内伤所致。在外感病因中,以风邪最为常见。外来的风邪,若破坏了机体的适应调节能力,就可能使卫气受伤,  相似文献   

15.
一、大青龙汤药物组成:麻黄4钱桂枝3钱甘草3钱杏仁2钱生姜3钱大枣10枚石膏6钱煎服法:水煎适量,1日2次服。注意事项:表虚有汗者;素体阳虚,身体瘦弱者;脉见微弱,正气不足者;阳虚不固,表里俱虚者,禁用。倘药不对证,误用易引起阳气阴津外泄,导致亡阳脱液之虞。本方为风寒邪气,侵袭人体,寒邪束表,卫阳被遏,故不汗出。风邪内郁,郁而化热,汗不得出,邪不得泄,郁热内扰,则生烦躁。“不汗出,烦躁”,是本方的主证。本病多见于身体强壮,感邪较重,正气尚旺,正盛邪实之人。本方为  相似文献   

16.
解坤  刘维明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0-111,121
对《伤寒论》398条条文进行分析辨别,整理出病机为阳气怫郁的条文,并将其病因归纳总结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水饮、痰涎内结而阳气郁结;少阳枢转不利,胆火被郁;阳明热结偏盛蕴结于里;肝胃气机失调,阳气内郁;表证误治而阳气被郁。其治疗应根据病因、病位,针对阳气怫郁的病机,分别采用发散风寒,宣畅卫阳;疏利气机,散少阳相火;开泄水结,通利经气;涌吐痰涎,伸展胸中阳气;清热攻结,通利腑气等治法。  相似文献   

17.
香薷紫苏均辛温而芳香,发散表邪。二药发散力不及麻黄、桂枝强。紫苏长于发散风寒,多用治外感风寒无汗之轻证。尚能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香薷长于发汗解暑,多用治夏月阳气受遏,发热无汗之阴暑证。尚能化湿和中。香薷扁豆均能化湿,和中,用于夏月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头重身倦,腹痛吐泻等,常同用,如三物香薷饮。香薷解暑化湿作用胜于扁豆。且能利水消肿。扁豆和中升清作用胜于香薷,且能健运脾土。荆芥紫苏均辛温,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证。紫苏散寒力胜,偏入气分,且理气宽中,又能安胎。理气方中常用之。荆芥祛风力胜,亦入血分,炒炭能止血,又能透疹。理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六经阴阳气有多少、功能各异的论述,结合临床阐述抑郁症证候特征与发病机制,提出其证治原则。抑郁症病机主要责之阳气郁遏或阳气损伤,从而形成抑郁症"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意志行为降低"即所谓的"三低"症状。由于阳气抑遏,或阳气不足,气化失常,造成神机不振。其临床证治要在通阳开郁,怡神强志,扶阳振颓。从病有虚有实之分出发,针对邪实治宜祛邪开郁,宣通阳气;针对正虚治宜振奋阳气。然无论正虚或邪实,皆需要兼顾怡悦心神。  相似文献   

19.
黄仁礼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506-506
背恶寒为一临床症状.在病位上,以六经而论,有太阳、阳明、少阴之不同.太阳病背恶寒属风寒袭表,卫阳被郁;阳明病背恶寒属邪热内炽,津亏不济;少阴病背恶为阳气衰微,寒邪深陷.所以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说:"一为阴寒下乘,阳气受伤;一为阳热入里,津液不足".当然临证还有中阳不运,阳气不能达于背而背冷;还有痰湿阻胸,阳气不能敷布而背冷者.由于病因、病位之不同,而兼证亦各不相同.阳明有燥热之见症;痰湿有胸闷多痰之见症,中阳虚有脾虚之见症.唯伤寒少阴病之背恶寒与督脉虚之背恶寒最难区分.笔者认为少阴病背恶寒有明确的感受寒邪的过程,病程多较短.督脉亏虚多为内因或不内外因所致.故治亦不同,少阴病之背恶寒,非去其外入之寒邪不能疗,一般多用大辛大温之附子温经散寒.正如<伤寒论>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督脉亏虚之背恶寒,元阳虚弱是其本,非元阴元阳之壮大不能解,笔者用自拟鹿角通督汤治疗阳虚背恶寒,屡获其效.  相似文献   

20.
耿耘 《江西中医药》2006,37(2):10-10
从五版到七版《方剂学》教材中,参苏饮和小青龙汤作为主方或附方,在辛温解表荆、扶正解表剂中都有论述,二方在临床上也颇多使用。在以上各版的教材中,对于参苏饮的主证论述皆为: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对病机的论述皆为:脾肺气虚,外感风寒,外寒引动内饮,方证以外有风寒,见发热恶寒、无汗表实,内有寒饮停肺为辨证要点;而小青龙汤主证为:外寒内饮证或日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其病机为:素有寒饮,脾肺必虚。水津不化,聚湿成饮,今复感风寒,外邪引动内饮。水寒相搏,肺失宣降,水饮内迫外溢,而发诸证。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每当讲到此方时,不少学生易将参苏饮和小青龙汤证相混淆。也有学生提出,此方证既然与小青龙证相似。只是有无气虚或气虚轻重而已。是否可仿照张仲景之习惯。在小青龙汤中配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