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全国名老中医符为民教授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证经验。符老认为,面瘫之病始于正气亏虚、风毒外袭,久则脉络痹阻、瘀毒内蕴;治疗上抓住"毒邪"这一特征,法以疏风解毒、清热解毒、祛瘀解毒,铲剔毒邪,脉络通畅,使邪去则病自安。  相似文献   

2.
谢广茹主任认为 :肿瘤多由正气虚弱 ,邪毒趁虚而入所致 ,正虚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临证时重视正气的调养 ,善用、活用八珍汤 ,提倡机圆活法 ,不拘于一方一法 ,并注重脾胃功能的调养。  相似文献   

3.
介绍张学文教授治疗毒病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毒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外毒指自然界存在的毒,有六淫毒、物毒、特殊毒;内毒是由于外邪作用于人体后化生的病理产物,或某些代谢产物蕴结所成,主要是血败、水蓄、粪尿、痰湿、膏浊、形坏生毒。毒邪致病与六淫致病有所不同,具有兼夹性、暴戾猛烈、从化性、火热、易致秽浊、易损络脉、虚实夹杂、顽恶深伏、生风扰神致厥脱、特异性等特点。毒邪与正气抗争是毒病的基本矛盾,治疗毒病应从矛盾的两方面考虑,一是用针对邪毒的药物直接解除之,使正气免遭损伤,包括泄毒、化毒与克毒;二是增强和调节机体自身的抗毒能力以抗毒。  相似文献   

4.
介绍王书臣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的临证经验。根据肺癌患者不同阶段气、血、痰、毒、虚的变化特点,辨别虚实,病证结合。肺癌病变局限时,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尽早解毒消癥化积,防止毒邪内陷扩散;发生转移时,力求内守正气,平衡阴阳,与邪毒共生;手术切除肿瘤后,当培补元气,清除余邪,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介绍张学文教授治疗毒病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毒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外毒指自然界存在的毒,有六淫毒、物毒、特殊毒;内毒是由于外邪作用于人体后化生的病理产物,或某些代谢产物蕴结所成,主要是血败、水蓄、粪尿、痰湿、膏浊、形坏生毒。毒邪致病与六淫致病有所不同,具有兼夹性、暴戾猛烈、从化性、火热、易致秽浊、易损络脉、虚实夹杂、顽恶深伏、生风扰神致厥脱、特异性等特点。毒邪与正气抗争是毒病的基本矛盾,治疗毒病应从矛盾的两方面考虑,一是用针对邪毒的药物直接解除之,使正气免遭损伤,包括泄毒和化毒、克毒两种;二是增强和调节机体自身的抗毒能力以抗毒。  相似文献   

6.
张霆  刘海涛 《中医药学刊》2003,21(6):855-855,870
谢广茹主任认为:肿瘤多由正气虚弱,邪毒趁虚而入所致,正虚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临证时重视正气的调养,善用、活用八珍汤,提倡机圆活法,不拘于一方一法,并注重脾胃功能的调养。  相似文献   

7.
正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导师耿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积有丰富的经验,其主要通过疏肝健脾以扶正,活血化痰解毒以祛邪,治疗甲状腺癌及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今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耿刚老师认为,肿瘤的形成是由于正气虚损和邪毒结聚所致。其中正气虚损是本,邪毒结聚是标,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  相似文献   

8.
陆拯教授认为"胃气亏损,毒邪内伏"是胃癌术后关键病机,指出在该病中的毒邪不仅是单纯的癌毒。治疗上,创立"毒证四层法"指导辨治,并针对其病因病机特点,提出"益胃解毒法"。益胃者,补益脾胃正气;解毒者,化痰瘀以解癌毒,以及温寒毒、清热毒、利湿毒、祛痰毒、化瘀毒等灵活运用,以扶助正气,杜绝新生毒邪,期冀预防癌肿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9.
介绍周郁鸿教授分期辨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验。认为本病与肝、脾、肾相关,可分为初期(气滞痰凝型)、中期(痰瘀蕴毒型)、末期(精亏髓衰型)。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初期化痰散结,兼提正气;中期攻毒散结,兼补气阴;末期益精填髓,缓祛毒邪。治疗时兼护中焦,攻邪则适时而止。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辨证分三期:邪毒亢盛、邪毒正损、正气亏损期。心阳虚衰宜益气温阳,行瘀复腹脉;气滞血瘀宜补气通阳。行瘀复脉。  相似文献   

11.
王秀娟认为疣状胃炎的病机为正虚邪瘀、邪瘀化毒、虚瘀为本、邪毒为标,提出毒邪有外来内生之分,主张以祛解毒邪、扶助正气、散郁化瘀、修护黏膜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2.
介绍朴炳奎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乳腺癌的发生多由正气不足,邪客乳络,或情志内伤,气滞血瘀、邪毒内蕴而发病。肝、脾、肾功能失调是主要病机,痰、瘀、毒是主要致病因素。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辨病;综合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注重综合治疗;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注重扶正。临床善用对药和引经药。  相似文献   

13.
王伯祥治病毒性肝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张三因学说,尤重视毒邪为病王老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3种学说,即毒邪学说、正虚学说、瘀血学说,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正气不强则毒邪难却,毒邪不去则正气难扶,郁不解则血难通,血不行则气必滞。这三者...  相似文献   

14.
<正>李伟林主任中医师为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应用中医药理论治疗肝病经验丰富,现将其运用茵陈芩连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经验浅析如下。1病因病机李主任认为乙肝属于乙肝病毒直接感于少阳半表半里,正气难以发挥祛邪的作用~([1])。邪伏少阳,感而不发,是乙肝早期症状,虚、瘀、浊、毒是乙肝的主要病  相似文献   

15.
高热与毒邪探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对高热的病因病机的分析,论述了毒邪致热的机理及证治规律。首先论述了毒邪的概念、性质及其致热特点,认为无论外感时邪、内伤杂病,其高热必由毒邪所致。高热的产生除与毒邪的性质、数量以及烈性程度有关之外,其关键还在于正气充盛与否。毒邪盛,正气充,正邪剧争,故发高热。进而提出治疗高热以因势利导,祛毒清热为原则,制定出以排毒解毒而清热为主的高热证治八法,用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张鸣鹤主任医师治疗关节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关节病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增生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等多种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历节病”等辨证范围。张老从事关节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辨证方面有独特见解,立法方药亦颇具特色,现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强调祛邪尤重湿热毒淤张老认为:关节病的形成,内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外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相关。是外邪引动内邪,内外合邪而发病。其中脏腑积热、湿热毒邪侵蚀筋骨、流注经络,著而成淤,是形成疾病活动的病理关键。治疗首当祛邪,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使邪气消除,正气渐复,以达祛邪安正,“邪去正自安”之目的。湿热毒证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皮色发红、肿胀、积液、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刘祖贻运用扶正法治疗肝癌的经验。认为肝癌以脏腑阴阳气血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正气亏虚、邪毒搏结为其主要病机。临证主张在扶正御邪、扶正祛邪、扶正安邪即"扶正三法"的指导下,以健脾扶正为主,佐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毒邪内犯。病变初期以实证为主,正盛邪亦盛;病情深入,虚实夹杂;极期正衰邪盛、正衰邪衰,脏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脏器衰竭;恢复期正虚邪恋。辨证分型,毒热炽盛,正气亏虚-瘀毒内阻-腑气不通。多种因素决定预后,如生理状态、伴随疾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状况及营养状况等,中医药治疗时间、指征及与西医配合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是取得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毒邪内犯。病变初期以实证为主,正盛邪亦盛;病情深入,虚实夹杂;极期正衰邪盛、正衰邪衰,脏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脏器衰竭;恢复期正虚邪恋。辨证分型,毒热炽盛,正气亏虚.瘀毒内阻.腑气不通。多种因素决定预后,如生理状态、伴随疾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状况及营养状况等,中医药治疗时间、指征及与西医配合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是取得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王辉  卢秉久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19-919
卢秉久教授根据多年的诊治经验 ,总结了一套从脾虚论治乙肝病毒携带的独特理论 ,而且从临床反馈的信息来看 ,疗效也颇为满意。1 病因病机乙肝病毒携带的主要病机是湿热毒邪不甚 ,蕴蓄体内 ,而被感者正气素虚 ,不足以抗邪 ,以致邪毒日久深入血分 ,伏而待发 ,在临床上不表现以明显的恶心、呕吐、厌油、高热 ,黄疸等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症状 ,而是处于正气不足 ,邪毒留恋 ,缠绵不去的状态 ,故本病以正虚为主 ,正虚为感染病毒的关键 ,只有正气存内 ,才能驱邪外出。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则正气虚 ,所以 ,只有补益脾气才能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