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48例及对照组45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松解,对照组采用针刺激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328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下腰部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病人全部采用针刀松解治疗,一周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治疗结束一周后,与《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3月报道的沈素绒的文章《齐刺配合隔药灸治疗腰椎棘间韧带劳损45例》[1]进行疗效对照。结果:针刀的治愈率为79.17%,有效率为97.9%,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2003年8月,我科共诊治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患者35例,单纯采用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龚辉  邹国钫  陈奕梅 《新中医》2016,48(9):82-84
目的:观察4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采用针刀治疗,B组采用封闭治疗,C组采用齐刺治疗,D组采用刺络拨罐治疗。结果:A组、B组、C组、D组的愈显率分别为88%、84%、86%、86%,总有效率分别为94.0%、92.0%、92.0%、92.0%,4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方法皆可较好地治愈腰椎棘间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5.
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棘间韧带损伤2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基浩 《四川中医》2006,24(3):91-92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膏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自制消肿止痛膏局部外敷治疗棘间韧带损伤213例。结果:治愈137例,好转68例,总有效率为96.24%。结论:用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消肿止痛膏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腰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我们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腰部背伸运动和局部封闭,治疗8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2例,其中男56例,女26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五针刺法提供临床疗效依据。方法将307例患者随机分为五针刺+TDP组(A)、封闭组(B)和非甾体药物+贴止痛膏组(C)。除外脱落病例9例(计人该组不良反应统计),最终得到298例,即A组102例、B组98例、C组98例。A组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B组间隔5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C组采用常规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患部贴止痛膏,7天为1个疗程。各组均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A组和B组的治愈率为75.49%和80.61%,有效率为94.12%和96.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的治愈率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例(0.98%),B组13例(12.62%).C组35例(34.31%)。A组与B组、C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选择5针刺+TDP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是比较理想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问韧带损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五针刺法提供临床疗效依据.方法 将307例患者随机分为五针刺 TDP组(A)、封闭组(B)和非甾体药物 贴止痛膏组(C).除外脱落病例9例(计入该组不良反应统计),最终得到298例,即A组102例、B组98例、C组98例.A组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B组间隔5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C组采用常规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患部贴止痛膏,7天为1个疗程.各组均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A组和B组的治愈率为75.49%和80.61%,有效率为94.12%和96.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的治愈率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例(0.98%),B组13例(12.62%),C组35例(34.31%).A组与B组、C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选择5针刺 TDP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是比较理想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17例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火针组60例、针刺组57例。2组均选用一次性不锈钢毫针,火针组进行火针治疗,针刺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2~3 d治疗1次,共治疗10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同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0±2.00)分,(7.00±2.00)分,Z=-1.645,P=0.100];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小(Z=-6.770,P=0.000;Z=-6.608,P=0.000),而且针刺组的评分大于火针组[(1.00±1.00)分,(4.00±2.00)分,Z=-6.190,P=0.000]。治疗结束后火针组痊愈28例、显效29例、有效3例,针刺组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火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R火针=35.17,R针刺=84.09,Z=-8.118,P=0.000)。结论:火针能有效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不同手法小针刀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小针刀标准治疗组:选用一次性4号软组织针刀,纵行疏通剥离。对照1组使用4号软组织针刀治疗原位提插3下后即退针;对照2组使用一次性1.2mm长刀口针刀,原位提插3下后即退针;对照3组使用一次性0.4mm长刀口针刀,原位提插3下后即退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4例、有效2例;对照1组治愈2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照2组治愈2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照3组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第1、2对照组间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第3对照组间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针刀在腰椎棘间韧带炎中的使用手法———纵行疏通剥离与只使用原位提插疗效无差别。(2)1.2mm长刀口线组针刀与0.8mm长刀口线组疗效无差别。(3)0.4mm刀口线组针刀与上述3组疗效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棘间韧带损伤常发生在脊柱的下腰段,其症状、体征与闪腰、腰肌劳损有些相类似,若鉴别欠仔细,容易导致误诊,漏诊。棘间韧带与棘上韧带连结,形成韧带联合,位于相邻两个椎骨棘突间空隙内,主要作用为限制脊柱的过度前屈。其损伤撕脱,甚至于断裂,是由于腰部过度前屈状态下负重或弯腰超负荷负重引起。一旦损伤发生,必须采用合理的按摩理筋手法,否则,将会使病情加重。根据我们经验,下列手法颇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和火针疗法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和火针组各30例,分别采用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及火针疗法治疗。每2~3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1疗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定4组疗效。结果:温针组脱落1例,余3组均全部完成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VA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4种疗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4组患者治疗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齐刺组VAS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络拔罐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火针组疗效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刺络拔罐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温针组。火针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刺络拔罐组总有效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P0.01),愈显率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刺组总有效率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疗效优于齐刺、温针、刺络拔罐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疗效优于齐刺和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13.
腰棘间韧带损伤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我科采用了针刺和弹拨的方法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50例,治疗结果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4岁;病程小于1个月的22例,2~12个月的8例,大于13个月的20例;50例均有腰痛,并伴有腰椎第4与第5或第5腰椎与第1骶椎棘间压痛,腰前屈痛或受限有47例,38例有外伤史.诊断标准1.有外伤史和反复发作史。2.弯腰时感下腰部酸痛无力,且弯腰时直起无力。3.腰椎第4与第5或第6腰椎与第1骶椎棘间压痛明显.4.腰部活动受限(前屈为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应用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应用针刺及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火针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火针与药物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火针组(80例)采用火针治疗,取阿是穴(选取疼痛部位椎体棘突为中心点);西药组(80例)采用药物治疗.口服萘丁关酮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判定疗效。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6.3%,西药组为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针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下腰椎棘间韧带损伤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部棘间韧带损伤是腰背疼痛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在腰部活动中棘间韧带承受巨力和韧带的退化变性等原因,该病常常缠绵不愈,反复发作,因而治疗较困难.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4月笔者应用针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下腰椎棘间韧带损伤9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傍针刺结合拔罐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傍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超激光结合拔罐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一次,在治疗3次、6次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治愈率为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9%、0%(P0.01);治疗6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治愈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24.4%(P0.01)。结论:傍针刺结合拔罐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具有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铍针治疗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铍针疗法是九针中一种特殊针刺治疗方法,临床实践证明该疗法对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疾病有独特疗效。笔者自2004年~2007年运用铍针治疗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棘间韧带损伤系伤科中常见病,属督脉经病,由于肾阳虚衰,督脉经气不充,气血瘀滞,致成筋聚而为病。棘间韧带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弹性差,血液循环不好,易受损伤,伤后不易恢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我们遵循《内经》关于:“经脉所过是病所治”的原则,用当归注射液治疗30例,取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患者,郝某,男性,84岁,主诉:腰部疼痛一周。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出现腰部中间疼痛,不能弯腰,尤其是起床后更甚,活动后逐渐缓解。腰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查体:L-(3、4、5)棘突间有轻度压痛,腰前屈受限,腹直肌触诊较紧张,稍有压痛。舌边质暗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腰椎棘上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