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比达比加群、华法林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L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20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住院且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组,观察各组患者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过程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54例住院及门诊随诊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华法林组31例中发生脑栓塞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轻微出血5例。达比加群酯组23例中发生脑栓塞1例,轻微出血1例。结论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可有效进行抗凝治疗,并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本科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与达比加群酯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栓塞和出血风险。两组患者分别参照指南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抗凝治疗。观察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出血和栓塞事件、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伴随疾病及栓塞危险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与血栓栓塞事件。华法林组的围手术期出血事件明显多于达比加群酯组[13.3%(4/30)vs 3.3%(1/30),P0.05],大出血1例,发生于华法林组,为穿刺部位血肿导致输血。术后住院时间华法林组明显长于达比加群酯组[(4.1±1.7)d vs(2.1±0.3)d,P0.05]。达比加群酯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痛,有5例(16.7%)出现,仅1例不能耐受而改服华法林。结论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应用达比加群酯,可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事件,较多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非瓣膜性房颤的高龄病人应用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入的非瓣膜性房颤的70例高龄病人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华法林治疗,一组为观察组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对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统计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诊断,以及并发LDVT后适合抗凝治疗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根据Wells的临床怀疑LDVT的量化评分表,对怀疑者行压迫静脉超声(CUG)显像确诊.确诊并发LDVT的患者如适合抗凝治疗则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同时当天口服华法林,口服华法林按Roberts的依年龄调整华法林的负荷量方法 进行,当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比率(INR)2.0~3.0达2 d,则停用LMWH,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067例,经CUG确诊并发LDVTl8例,占同期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0.9%.发生LDVT的肢体均为瘫痪肢体,其中左侧13例,右侧5例.18例均适合抗凝治疗,除1例患者在口服华法林第3天出现痔疮出血,于第4天停用华法林外,余17例口服华法林达3个月.18例均达到消除LDVT的症状,预防肺栓塞的治疗目标,停用华法林后观察达1年共12例,3个月5例,均未发现LDVT复发,未发现有临床症状的肺血栓栓塞者. 结论 使用Wells临床怀疑LDVT量表,对可疑者行CUG检查,可较及时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LDVT,对适合抗凝治疗者应用Roberts的依年龄调整华法林的负荷量方法 可达到早期足量抗凝的目的 ,继而可达到消除LDVT症状、预防肺栓塞和静脉血栓复发的治疗目标、而且是安全的.由于种族和人群的差异以及其他未知的因素,惠州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LDVT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似无必要对该地区人群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LMWH以预防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已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按应用口服抗凝药物的不同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酯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凝血及肝肾功能等基本指标。所有患者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均于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达比加群酯或华法林行抗凝治疗。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以血栓性终点与安全性终点为研究终点,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出血风险。结果华法林组133例,达比加群酯组9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房颤类型、伴随疾病及吸烟史等无差异。与华法林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无差异(4.08%vs 4.51%,P0.05)。严重出血事件更低(1.02%vs 6.77%,P0.05)。达比加群酯组及华法林组均有少量出血事件发生,两组发生率无差异(31.63%vs 33.08,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华法林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Af)增加卒中和死亡风险,华法林能降低卒中和死亡风险,但增加出血风险,故华法林用于Af合并卒中危险的患者。达比加群是一种直接的竞争性凝血酶抑制剂,其作用较强,生物利用度为6.5%,摄入剂量的80%经肾脏排泄,在血清中的半衰期为12~17h。本研究比较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Af抗凝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3年2月发表了RE-MEDY和RE-SONATE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已接受过至少3个月抗凝治疗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患者,达比加群在长期抗凝治疗中效果不劣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2期)、CMB、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使用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及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文献,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个研究、共7673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达比加群酯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与华法林组无明显区别[OR =1.0,95%CI:0.60~1.68,P =0.99],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区别[OR =0.79,95%CI:0.52~1.19, P =0.25],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OR =0.71,95%CI:0.57~0.87,P =0.001]。结论达比加群酯在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疗效及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与华法林无明显区别,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华法林降低。  相似文献   

10.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评价了脑静血栓形成的肝素抗凝治疗和血管内溶栓治疗的方法、药物剂量、用药时间、联合治疗及其与血管再通、临床预后和副作用的关系。重点评价了血管内机械碎栓的效果,并强调了联合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远期转归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发病后6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mkin Scale,mRS)评分评价临床转归.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确定远期转归不良的独立...  相似文献   

1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伴颅内压增高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0.5%~1%。 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 CVST 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发病形式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常见首发症状头痛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8月—2013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高新医院住院的51例经MR静脉成像(MRV)或DSA确诊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按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组(≤3周)32例;慢性组(3周)19例。结果 (1)51例患者首次发病年龄集中在20~40岁,且以女性多见。在诸多首发症状中,头痛居首位,占84.3%(43/51);以单纯头痛为首发症状占52.9%(27/51),以头痛伴有其他症状为首发症状(如眼科症状、偏瘫、失语等)占31.4%(16/51),以其他症状(如癫痫、偏瘫、眼科症状等)为首发症状占15.7%(8/51)。(2)急性组以单纯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构成比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5.6%和31.6%,P0.05),而慢性组以头痛合并其他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构成比高于急性组(P0.05)。另外慢性组首发症状包括眼科症状的发生比例高于急性组(P0.01)。(3)对43例头痛患者进行分型,钝痛或胀痛者占72.1%(31/43),炸裂样痛占11.6%(5/43),其他性质痛占16.3%(6/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年轻的既往无偏头痛病史患者,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突发进行性加重或不典型头痛的患者,以及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应把CVST作为一个重要的诊断考虑。  相似文献   

14.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should be continued until the reduction of recurrent VTE that anticoagulation is expected to achieve no longer outweighs the increase in bleeding associated with therapy, or until the patient wants to stop treatment even if treatment is expected to be of benefit. Reversibility of risk factors for V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risk of recurrence and duration of therapy. VTE associated with a reversible risk factor (eg, surgery) is treated for 3 months; unprovoked VTE often benefits from indefinite therapy provided patients do not have risk factors for bleeding; and cancer-associated VTE is usually treated indefinitely.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anaging warfarin therapy improves its efficacy, safety, and acceptability.  相似文献   

15.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Wang G  Wang Y  Li C  Wei D  Qi X  Yu H  Gao P  Yu W  Zhao H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595-598
目的 确定脑静脉血栓系统形成 (CVT)的临床特征及常见病因。方法 回顾 91例CV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男 49例 ,女 42例 ,年龄 9~ 57岁 ,平均 (32 1± 1 0 8)岁。78例 (85 71 % )行MRI检查 ,37例 (40 66 % )行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检查 ,32例 (35 1 6 % )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临床表现为单纯高颅压型占 2 7例 (2 9 67% ) ;局灶性缺损或 (和 )癫痫型占 56例(61 54 % ) ;脑病型 3例 ,海绵窦血栓形成 5例。口服避孕药 1 2例 (1 3 1 9% )。结论 认识CVT的临床特征并及时行MRI及MRA联合检查是正确诊断CVT的关键 ;口服避孕药是CVT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I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ICVT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例ICVT患者,男性和女性各3例,平均发病年龄3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5/6,83.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3/6,50.0%)和头痛(3/6,50.0%)。在影像学检查中,ICVT的直接征象为斑点征和条索征,间接征象为脑叶出血、梗死或水肿。结论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头痛是ICVT的常见表现,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颅内出血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CVST患者。收集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发病后90 d随访资料,对并发颅内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进行比较。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评价血管内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40例经临床和MRI、MR静脉造影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分为A组(单纯抗凝治疗组,20例),方法为静脉内输入肝素100mg/24h,持续3d后长期口服华法林,维持至半年;B组(血管内治疗组,20例),行静脉内局部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其中12例采用了球囊扩张,2例行支架置入,1例联合动脉溶栓。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3d及3、6、12个月)的不同时点对患者的主要症状——头痛,通过目测类比法(VAS)评分;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期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①在治疗后3d,A组患者VAS评分为8.2±2.3,B组患者为3.5±1.6;治疗后3个月时,A组患者VAS评分为4.9±1.4,B组为2.2±1.5,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在治疗后3d及3、6、12个月时,A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14.7±2.0、10.4±1.4、9.5±1.9和7.1±1.2;B组患者评分分别为9.0±0.8、7.0±1.7、6.1±2.2和5.5±2.1。同时间点两组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较单纯抗凝治疗,能够较快地缓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Complicated malaria is usually due to Plasmodium falciparum. Nevertheless, Plasmodium vivax is infrequently related with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Few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of severe Plasmodium vivax infection, and most of them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India. 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of cerebral malaria due to Plasmodium vivax in Latin America, complicated with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 and confirmed by a molecular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