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子宫腺肌病被定义为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入侵到子宫肌层的女性良性疾病[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国外报道发病率为8.8%~31.0%[2],国内报道发病率为13.4%[3],近2/3患者有痛经及月经过多等临床症状。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多且复杂,涉及怀孕、生产等过程,又可能与体内激素紊乱、免疫因素失调甚至与遗传物质的改变相关[3],但其具体的病因及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笔者选择有保留子宫要求或有生育要求患者,观察经腹切除手术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近、远期疗效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2.
黄红香  吴锦春 《中原医刊》2000,27(10):28-28
子宫腺肌病一般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对此病无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目前常用药物有丹那隆、内美通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但由于副反应大或药源问题而限制其广泛应用。有报道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有效。故本文试用米非司酮低剂量治疗子宫腺肌病以减少手术治疗机会。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1994年4月~1999年12月痛经、经量多、经期长、盆腔及超声检查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18例,均为经产妇,年龄30~46岁,渐进性痛经6~15年12例,同…  相似文献   

3.
肖贺丽  陈颖  郑莹 《吉林医学》2007,28(5):695-695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孕激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证明,米非司酮可以拮抗孕激素,抑制孕激素受体的基因转录与翻译.本研究对患有子宫腺肌病要求药物治疗的患者,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的疾病,孕激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有研究证明,米非司酮可以拮抗孕激素,抑制孕激素受体的基因转录与翻译.现将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腺病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洪艳 《吉林医学》2008,29(12):1023-1024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调节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院对2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10mg/次,1次/d口服,连用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月经量、痛经,子宫体积大小的变化,用药治疗前、用药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抽血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随诊6个月,24例患者中在服药期间均闭经,痛经缓解率为100%,子宫体积缩小平均为58%,性激素中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下降,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能有效控制子宫腺肌病,并可诱导围绝经期妇女闭经。  相似文献   

6.
张贯姣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22-172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分别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口服。米非司酮组于月经第1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每次2.5 mg,每周2次,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6个月后痛经、闭经、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子宫大小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服药6个月后痛经症状缓解率、闭经率、停药后复发情况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血清孕激素水平,子宫大小变化情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更加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及小剂量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开始全部接受短期治疗,口服米非司酮25mg/d,总疗程6mo.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内膜厚度的变化.复发病例17例接受长期治疗,方案为口服米非司酮12.5mg/d持续用药.结果 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痛经消失.短期治疗结束后,贫血纠正,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内膜变薄.年轻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于围绝经期患者.复发者,进行长期治疗仍有效.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是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到子宫肌层生长所致。病灶分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据的进行性痛经。由于月经量多,痛经明显,患者非常痛苦,严重的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没有根治本病的有效药物,本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子宫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已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本院妇产科门诊对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现对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相当,但米非司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提示其临床安全性更好,更适于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1d给予10mg,连续用药半年,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用药后与用药前进行比较,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显著减少且周期向正常发展,子宫体积显著减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美嫦 《右江医学》2006,34(2):169-17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59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于月经第一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天1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3个月、服药6个月后症状、体征及性激素水平。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改善率达93.22%。子宫体积缩小有效率91.52%,内膜变薄。雌二醇(E2)和孕酮(P)较用药前下降,FSH和LH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但停药后易复发。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本站诊治的不需生育的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46例,每晚口服米非司酮半片,连服3个月。结果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与用药前对比,经量评分显著下降(P〈0.01),痛经评分显著下降(P〈0.01),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子宫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巢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法,是选择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10-1311
<正>子宫腺肌病为女性常见病,50%患者合并不孕,近年临床发病率明显增加,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本文对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3月-2010年3月门诊就诊的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其中月经过多13例,月经紊乱伴经血过多7例;年龄31~48岁;子宫大小正常3例,稍大8例,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56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于经期第一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6个月后症状、体征、血红蛋白及CA125水平.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改善率达96.43%.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内膜变薄,血红蛋白上升,贫血纠正, CA125水平下降明显.结论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经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与子宫动脉阻断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与子宫动脉阻断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术前,患者术后3个月开始,痛经评分显著下降;患者术后子宫体积相对于术前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开始,其血清CA125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开始恢复正常。结论:子宫腺肌病经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与子宫动脉阻断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要求药物治疗的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闭经时间、痛经症状改善情况、子宫体积及内膜的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痛经消失8例(13.8%),50例痛经减轻(86.2%),子宫体积由治疗前的(89.35±10.32)cm3缩小至(58.56±9.07)cm3,子宫内膜变薄,由治疗前的(9.26±1.3)cm减少为(5.29±0.58)cm。58例患者中,仅10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3例转氨酶轻度升高,余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有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8.
陈爱莹 《中外医疗》2013,(35):101-101,103
目的 探讨和评价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并确诊的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缓解率为87.5%稍高于对照组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在肠胃反应、肝功能异常方面发生率分别为12.5%、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2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复发方面复发率为32.5%稍低于对照组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无差异,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小,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9.
樊天云 《中原医刊》2006,33(18):44-4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疗效。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症状明显缓解,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正>既往研究表明,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15%的合并异位症,难以痊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1]。子宫腺肌病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及激素治疗,但存在诸多缺点,如术后复发、价格昂贵、药物不良反应多等。本研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于运城市中医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60例,按患者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