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皮肤创面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胶原代谢、毛囊形成和色素沉积等病理生理过程。许多生长因子介导和调控伤口的纤维化、血管生成和再上皮化,在皮肤愈合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作为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和毛囊再生。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和皮肤色素沉着等重要作用。本文就HGF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各种细胞的再生与分化受多种细胞因子的特异性或普遍性的调控。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物质等细胞因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1990-01/2004-06期间关于皮肤创伤修复与细胞因子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伤口愈合、细胞因子”,并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06期间关于皮肤创伤修复与细胞因子相关文章,检索词为“woundhealing,cytokines”,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含有创伤愈合相关细胞因子的文章,然后进一步提取与皮肤愈合相关细胞因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并查找全文。根据相关性大小排序,选取最相关的6种细胞因子作为资料收集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收集82篇关于参与皮肤伤口愈合的细胞因子的文章,2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55篇文章。资料综合:27篇文章中包括了6种参与创伤愈合细胞因子,这些因子的分布与作用均有其特点。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形成网络式的相互调节。结论:伤口愈合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形成网络式的相互调节,机制复杂,虽然其含量变化及分布已有报道,但是精确的阐述作用机制的却不多。另外瘢痕的形成和及特殊情况下创伤难愈的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所以无瘢痕愈合以及糖尿病患者促伤口愈合等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皮肤创伤修复与细胞因子的网络式相互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各种细胞的再生与分化受多种细胞因子的特异性或普遍性的调控。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物质等细胞因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1990-01/2004-06期间关于皮肤创伤修复与细胞因子相关章,检索词为“伤口愈合、细胞因子”,并限定章语种为中;同时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06期间关于皮肤创伤修复与细胞因子相关章,检索词为“wound healing,cytokines”,并限定章语种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含有创伤愈合相关细胞因子的章,然后进一步提取与皮肤愈合相关细胞因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并查找全。根据相关性大小排序,选取最相关的6种细胞因子作为资料收集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收集82篇关于参与皮肤伤口愈合的细胞因子的章,2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55篇章。资料综合:27篇章中包括了6种参与创伤愈合细胞因子,这些因子的分布与作用均有其特点。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形成网络式的相互调节。结论:伤口愈合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形成网络式的相互调节,机制复杂,虽然其含量变化及分布已有报道,但是精确的阐述作用机制的却不多。另外瘢痕的形成和及特殊情况下创伤难愈的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所以无瘢痕愈合以及糖尿病患促伤口愈合等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大学外科系的研究人员发现 ,创伤修复过程中神经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能通过生长因子相互作用。皮肤损伤后 ,真皮和表皮中的感觉神经能再生 ,由于感觉神经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所环绕 ,它们可能通过分泌合成神经多肽来调节其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神经生长因子 ,促进创面修复。研究人员首先证明了皮肤损伤后神经纤维细胞能产生神经肽 P物质 ,然后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证明了神经肽 P物质能刺激人类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神经生长因子 RNA的表达 ,并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出在体外培养的培养液中含有神经生长因子 ,而这些…  相似文献   

5.
细胞和组织的机械生物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指出机械力在皮肤再生和伤口愈合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简述细胞外基质刚度对细胞生理学的特殊限制,定义了何种机械变化及其如何影响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机械信号在细胞增殖、分化和皮肤再生过程中的影响,旨在说明机械生物学在皮肤损伤修复和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参与创面愈合调控的神经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资料都提示我们 ,神经支配与皮肤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存在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创伤愈合过程中 ,伤口失神经支配后伤区面积将进一步增加 ,挛缩受到限制 ,造成愈合障碍。截瘫与糖尿病患者由于伴有神经营养障碍 ,常常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甚至迁延不愈。组织修复的早期往往会出现暂时性的神经过度支配等现象。种种迹象表明 ,神经因素在创面愈合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人类皮肤中包括血管及其相关细胞 (巨噬细胞、粒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表皮 (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朗罕氏细胞和 Merkel氏细胞 )、真皮 (成纤维细胞与…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各种创伤所致全身皮肤软组织多处严重损失,部分患者因感染严重或肌腱、骨质外露等导致不能及时行修复治疗手术,经长时间换药治疗后导致创面瘢痕愈合,造成瘢痕性挛缩、增生性瘢痕疙瘩等非正常性愈合,分布在四肢的瘢痕在长期的活动中常常出现瘢痕破损溃烂,而局部瘢痕组织代谢紊乱、细胞生长缓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照射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紫外线具有抗炎、镇痛、促进再生作用。适当剂量紫外线可刺激表皮细胞增殖 ,促进免疫因子释放 ,但大剂量紫外线可导致皮肤老化 ,角质层增厚 ,甚至癌变及全身免疫力低下[1] 。创伤修复包括受损组织的消除和各种细胞的聚集 ,局部产生大量的胶原基质 ,最后形成瘢痕。多种细胞、基质成分、血管及多肽生长因子都与创伤修复过程密切相关[2 ] 。一般认为 ,紫外线照射促进伤口愈合是由于 :紫外线的直接杀菌作用 ;照射后皮肤发生光化学反应 ,生成皮肤红斑 ,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快 ,组织血流灌注增多 ,细胞代谢增强 ;刺激细胞DNA、RNA的…  相似文献   

9.
烧伤皮肤再生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永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9):1453-1454
烧伤皮肤再生疗法是以创伤皮肤原位再生为技术核心,以深度烧伤无疤痕愈合为判断标准的烧伤医疗技术,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坏死皮肤组织,为烧伤创面创造一个生理湿润的再生环境,同时激活创面基底的潜能再生细胞,促进创面以再生修复的方式达到创面的生理性愈合.  相似文献   

10.
张永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53-1454
烧伤皮肤再生疗法是以创伤皮肤原位再生为技术核心,以深度烧伤无疤痕愈合为判断标准的烧伤医疗技术,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坏死皮肤组织,为烧伤创面创造一个生理湿润的再生环境,同时激活创面基底的潜能再生细胞,促进创面以再生修复的方式达到创面的生理性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盛敏 《护理研究》2012,26(11):1026-1027
创面再上皮化是愈合的重要环节,残留皮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愈合后瘢痕的质量.皮岛的匮乏,如烧伤、创伤及医源性创伤可导致创面不能一期愈合,其瘢痕在形态和色泽上与周围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性较大.理想的做法是把相匹配的表皮细胞移植到受区部位,并使其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从而加速上皮化过程,提高创面修复质量,避免形成瘢痕.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中药促进家兔皮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创伤药对创伤伤口的治疗作用,比较中药和西药对皮肤创伤的疗效作用,寻求经济便捷而又有效的创伤愈合药,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通过查找比较各种中药的药理及应用,以野菊花20g,蒲公英30g,黄柏30g,三七30g,地榆30g,配成一副中药(实验组),建立家兔创伤模型,以伤口愈合面积、愈合率、结痂和病理切片作为指标,与目前常用药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对照,观察该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结果:实验组与空白组(涂以碘酒)比较,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家兔的伤口愈合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表皮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瘢痕。结论:该复方中药在创伤愈合中有显著的作用,能促进伤口血管重建,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加速胶原纤维的增生形成瘢痕,防止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烧伤皮肤再生疗法是以创伤皮肤原位再生为技术核心,以深度烧伤无疤痕愈合为判断标准的烧伤医疗技术,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坏死皮肤组织,为烧伤创面创造一个生理湿润的再生环境,同时激活创面基底的潜能再生细胞,促进创面以再生修复的方式达到创面的生理性愈合。1心理护理烧伤是一种意外事故,患者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因担心遗留生疤痕影响美观、伤口剧烈疼痛等原因引起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情绪波动大,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心理评估,确定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计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创伤后的愈合方式是创伤愈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胎儿皮肤创伤后的无瘢痕愈合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愈合模式.回顾近年无瘢痕愈合机制研究的结果,以探索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iline数据库1970-01/2003-12期间关于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机制相关文章,检索词"fetus,skin,scarlessheal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非愈合机制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以相关无瘢痕愈合机制基础实验作为纳入标准.排除无瘢痕愈合临床实验和现象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与胚胎无瘢痕愈合相关的实验研究,16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2篇.资料综合16个实验从胎儿的生长环境、对创伤的炎症反应、肌体内纤维母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以及众多细胞因子的调节等等方面寻找其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结论胎儿的生长环境与伤后无瘢痕愈合机制关系不大.胎儿对炎症的低反应性、胎儿不同的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的成分、细胞因子可能也参与了无瘢痕愈合过程、基因表达调控在其过程中可能也起重要作用,但无瘢痕愈合的具体机制还不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创伤后的愈合方式是创伤愈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胎儿皮肤创伤后的无瘢痕愈合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愈合模式。回顾近年无瘢痕愈合机制研究的结果,以探索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iline数据库1970-01/2003-12期间关于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机制相关章,检索词“fetus,skin,scarless healing”,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非愈合机制的研究,对剩余的献查找全,以相关无瘢痕愈合机制基础实验作为纳入标准。排除无瘢痕愈合临床实验和现象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与胚胎无瘢痕愈合相关的实验研究,16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2篇。资料综合:16个实验从胎儿的生长环境、对创伤的炎症反应、肌体内纤维母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以及众多细胞因子的调节等等方面寻找其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结论:胎儿的生长环境与伤后无瘢痕愈合机制关系不大。胎儿对炎症的低反应性、胎儿不同的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的成分、细胞因子可能也参与了无瘢痕愈合过程、基因表达调控在其过程中可能也起重要作用,但无瘢痕愈合的具体机制还不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6.
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与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成纤维细胞(fibrob last,FB)与创伤修复、瘢痕形成的研究有较大进展。FB在肉芽形成、伤口收缩、基质合成、伤口修复、瘢痕形成及无瘢痕愈合方面均起重要作用。FB是主要的修复细胞,Lek ic等[1]认为,它是创伤修复的工程师、建筑者和管理员。了解与控制FB的生物学行为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瘢痕形成的基础与关键。1 FB的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FB是结缔组织中最常见的细胞,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在结缔组织中,FB还以其成熟状态—纤维细胞(fibrocyte)的形式存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变。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17.
背景:创面愈合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调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创面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瘢痕愈合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总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及Pub Med数据库相关文章。以"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瘢痕;创面愈合;再生"为中文检索词;以"CTGF;CCN2;Wound healing;Regeneration"为英文检索词。纳入37篇关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创面愈合实验中相关研究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呈动态表达。在创伤修复初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短暂上调可促进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加速创面修复过程;在伤口修复和重塑阶段的持续表达可明显促进过度基质的产生、胶原沉积和瘢痕挛缩,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发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了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其在加速创面愈合和控制瘢痕形成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下游产物,除本身的生物学作用外,其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促纤维化、诱导黏附及迁移等作用是其影响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术后切口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各种生长因子的分泌调节等多个环节均会影响切口愈合而引起瘢痕的形成。防治术后瘢痕形成不仅要了解皮肤解剖和切口愈合机制,而且要选择恰当的缝合材料通过专业的伤口缝合技术和物理、化学等适当干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瘢痕形成。防治术后瘢痕形成的物理、化学干预方法较多,但是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对其进行研究并深入探讨在术后瘢痕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胚胎伤口快速上皮化的原因和胚胎无瘢痕愈合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胚胎兔和成兔伤口愈合时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结果创伤后8h胎兔皮肤中出现FN,创伤后4d表达最多。创伤后6d伤口愈合后,FN减少。成兔创伤后12h皮肤出现FN,一直到创伤后10dFN仍持续存在。结论FN可能在胚胎伤口早期快速上皮化方面发挥作用。它的持续存在有可能与成兔的瘢痕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软组织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颜面部软组织创伤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5例中,伤口I期甲级愈合124例,5天再次清创后伤口愈合1例。术后6个月,瘢痕呈暗红色线形,1年后瘢痕基本消褪,接近正常皮肤。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可明显减少外伤后畸形及瘢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