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40岁以前出现绝经,并呈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血症状态,它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占原发性闭经的20%~25%,继发性闭经的10%~20%,占成年妇女的0.3%~1%[1],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POF面临更年期综合征、不育一系列问题,必须重视POF的诊治.POF的病因复杂,特发性POF占高促性腺激素闭经的81%,是POF的最常见类型,这些患者通常无病因可循[2],少数原因特殊,现就POF的病因及诊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卵巢早衰的遗传学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宁宁  段玲  张朝霞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1022-1023,1027
卵巢早衰(POF)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发生于40岁以下的妇女.特发性POF是POF中的最常见类型,但这些患者通常无明确病因可循.少部分POF病因特殊,涉及遗传学、免疫学、促性腺激素受体缺陷、酶缺陷及医源性因素等,了解POF的发病因素,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并改善其临床治疗.本文就POF的遗传学及相关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卵巢早衰病因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初潮以后到40岁之前发生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近年来,临床上POF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OF发生率为1%[1],30岁之前的妇女人群发生率约0.1%[2].由于POF导致生育力丧失及低雌激素状态,成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对POF的病因学及诊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在卵巢早衰(PO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收治的POF患者80例为POF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女性7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AMH、FSH及E2水平,另分析AMH、FSH、E2单独及联合检测在POF中的诊...  相似文献   

5.
卵巢早衰     
杨冰  叶元 《华夏医学》2006,19(4):833-835
自1967年M oraes-R uehsen与Jones首次提出卵巢早衰(P rem ature ovarian fa ilure,POF)的定义——在青春期之后、40岁之前发生的非生理性的月经停止,伴有潮热、原发或继发不孕、全身和生殖器萎缩[1],虽然对POF的研究不断进展,国内外对POF的定义仍未统一,各个定义一致之处在于40岁之前闭经、伴有FSH升高和E下降,不一致之处在于是否包括原发闭经及染色体、基因异常等性发育问题。对POF的认识也有了许多转变,有学者提出POF不再是不可逆的病理过程,而是可以保留残存的卵巢功能,是暂时的或一过性的[2]。目前认为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  相似文献   

6.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系多种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血促性腺素升高,卵泡刺激素(FSH>40IU/L)和(或)黄体生成素(LH>30IU/L),而雌激素降低(E2<25pg/ml)的综合征.本病以闭经和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1],常伴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如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情绪不稳定、性欲低下、阴道干涩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文献报道,POF在40岁之前的发病率为1%,30岁之前为1‰,原发性闭经患者中POF患病率为10%~28%,继发性闭经患者中POF发生率为4%~18%[2].其发病率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目前治疗仍十分棘手且疗效不佳.POF治疗是目前的难点,热点话题,然而"治病求本,从因论治",临床疗效的提高与明确发病原因是密不可分的,现将近年POF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卵巢早衰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卵巢早衰(premature orian tfaiure, POF)患者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现状的分析,更好地制定POF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确诊的POF患者50例临床特征,并对同期50例正常对照患者临床数据及POF组治疗前后数据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POF组初潮年龄与对照组无差别,POF组体重指数(BMI)大于对照组(P<0.05),POF组子宫及卵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11例POF患者有家族史,占22%.43例(86%)患者阴道超声可探及至少一侧卵巢,11例(22%)患者有卵泡样回声,1例予人工周期及促排卵治疗后成功妊娠.POF组治疗有效者血清服药后较服药前卵泡刺激素(FSH)显著下降(P<0.01),黄体生成素(LH)与无效组都显示下降,雌二醇(E<,2>)均上升.人流次数POF组大于对照组(P<0.05).POF组中16%(8/50)患者从未接受诊治,14%(7/50)患者间断未正规治疗.结论 特发性POF是POF的最常见类型,占81%,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避孕,医源性保护等有助于预防POF发生.对POF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应进行及时、长期、个体化的激素替代治疗(ho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HRT).  相似文献   

8.
卵巢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立稳 《医学综述》2009,15(3):410-412
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自然绝经,人群发病率1~3%,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OF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病因素复杂,大部分POF患者无明确病因。POF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先天性酶缺陷、物理化学性损害、免疫性损害、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等有关。了解POF的发病因素,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并改善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女性40岁以前卵巢功能病理性下降,并伴有闭经、性腺功能减退和不孕症等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据统计[1],POF在30岁以下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0.1%,在40岁以下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其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目前治疗POF的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治疗、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卵巢组织移植和干细胞移植等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病因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查阅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转发性POF占81%,其他类型POF可能病因为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异常、代谢异常等。POF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定。待确诊后给予相应治疗。结论:应该规范的诊断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唐华均 《重庆医学》2018,(13):1777-1780
卵巢早衰(POF)是指年龄小于40岁的妇女出现闭经.近年来,POF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临床特征以潮热盗汗、不孕为主,可严重危害患病女性的身心健康.经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现本文从遗传学因素、医源性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病因机制方面及激素替代治疗、青春期诱导、生育问题与避孕等治疗措施方面对POF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发生的自然绝经,人群发病率为1%~3%,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卵巢早衰的病因多且复杂,大部分卵巢早衰无明确病因可循,少部分病因特殊,涉及遗传学、免疫学、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酶缺陷及医源性因素等.研究卵巢早衰的发病因素以及如何对其功能加以保护,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减少心血管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龟鹿二仙汤联合西药常规激素治疗对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肾虚血瘀型POF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龟鹿二仙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激素治疗,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常规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SH、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龟鹿二仙汤联合西药常规激素治疗能够缓解肾虚血瘀型POF患者临床症状,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卵巢早衰(POF)指女性40岁以前发生的排卵和卵巢分泌激素功能的停止,低雌激素(E_225pg/mL)和高卵泡刺激素(FSH40 IU/L)、黄体生成素(LH30 IU/L)的状态,诊断以至少半年或以上闭经多次发生为标准。POF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由于POF病因多且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治疗上分歧众多,还没有明确有效的、针对恢复卵巢自然功能的治疗措施。本文从中西医两种角度对卵巢早衰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女性不孕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POF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学因素、免疫学因素、医源性因素及代谢、环境、感染等因素,但部分特发性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病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年,关于POF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水平研究较多,但无论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析及家族遗传学的研究还是进一步蛋白功能学的研究,都显示性染色体上的FMR1、BMP15及常染色体上的FSHR、GDF9、FOXL2等基因突变可能与卵巢早衰发生相关。本文将从遗传学角度对POF病因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被定义为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入侵到子宫肌层的女性良性疾病[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国外报道发病率为8.8%~31.0%[2],国内报道为13.4%[3],近2/3患者有痛经及月经过多等临床症状。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多且复杂,涉及怀孕、生产等过程,又可能与体内激素紊乱、免疫因素失调甚至与遗传物质的改变相关[3],但其具体的病因及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疗效各异。笔者选择有保留子宫要求或有生育要求患者,观察经腹切除手术与米  相似文献   

17.
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发生的自然绝经,人群发生率约1%~3%,且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卵巢早衰的病因不清,发病因素复杂,大部分卵巢早衰无明确病因可循,少部分病因特殊,涉及遗传学、免疫学、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酶缺陷及医源性因素等.了解卵巢早衰的发病因素,有助干预防并使其改善.  相似文献   

18.
<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即闭经的现象。卵巢早衰的常见临床特点为继发性闭经,伴有不孕和低雌激素。POF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原发闭经者中占10%~28%,继发闭经者中占4%~18%[1]。POF患者雌激素水平低下,可出现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相关症状[2]。POF病因复杂,涉及心理、遗传、免疫、酶代谢、感染、环境及医源性因素等方面,但大多数POF病因为特发性[3-4]。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仍无根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干细胞移植是目前  相似文献   

19.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绝经,并呈高促性腺激素血症、低雌激素状态,属妇科内分泌疑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妇女中占1%~3%,占继发性闭经的2%~10%[1],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是近年来医疗界所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白细胞介素-21(IL-21)联合性激素检测在预测卵巢早衰(PO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妇科病区收治的168例确诊POF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100例月经周期、基础内分泌均正常的育龄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抗苗勒管激素、IL-21,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性激素六项。结果观察组POF患者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苗勒管激素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是卵巢早衰的敏感指标,IL-21在POF观察组明显升高,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联合性激素检测,可提高POF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