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观察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组30例和单纯人参归脾丸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中医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SQI评分和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参归脾丸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43例予人参归脾丸联合针刺治疗;中药组43例单纯予人参归脾丸治疗;针刺组43例单纯予针刺治疗。3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包括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及催眠药物7个方面)、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指标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潜伏期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41/43),中药组总有效率74.42%(32/43),针刺组总有效率79.07%(34/43),治疗组疗效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3组治疗后PSQI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及催眠药物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3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觉醒次数及睡眠潜伏期均明显减少(P0.05),总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对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潜伏期的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中药组与针刺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归脾丸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证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状态表现,减少觉醒次数及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冯向亮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9,(3):219-219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以心脾两虚为突出表现的不寐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加味归脾汤治疗;对照组38例予西医治疗:口服安定片、VitE、谷维素。2组均14d为1个疗程。停药2周后,观察比较2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55.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和灸联合归脾汤改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归脾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温和灸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每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指数。结果:治疗组治疗不寐的治愈率为90.00%,大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3.00%(P<0.05)。一个疗程(4周)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温和灸联合归脾汤能改善失眠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吉林中医药》2014,(7)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于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归脾汤加减,对照组口服氟西汀。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的第1,2,4及6周时,采用汉密顿(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量表、中医症状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价2组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有效率随治疗时间不断提高。在治疗后第1,2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第4,6周时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构成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相比,治疗前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构成比例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2,4,6周2组SDS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脾汤可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症状和社会功能,使多数患者治愈或转为阈下抑郁。与氟西汀疗效相当,但比氟西汀不良反应少,起效早。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能否提高心脾两虚不寐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1例心脾两虚不寐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予临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B组早晚口服归脾汤,C组在归脾汤组的基础上增加改良督灸(心俞至胃俞),疗程均为30 d。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改善(P< 0.05);B组和C组患者心脾两虚的中医证候症状均得到了改善(P<0.05)。1个月后随访时:C组有效率(81.5%)高于A组,P<0.05;C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B组中医证候与治疗前比较,P<0.05;C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提高了心脾两虚不寐患者的远期疗效,可有效持久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中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采用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归脾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7例单用归脾汤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5-HT、5-HIAA水平及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PSQI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有效率为70.4%(19/2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改善5-HT和5-HIAA水平,且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明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68-68
不寐症,又称“失眠”、“不得卧”。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甚至出现彻夜不眠的症状。不寐的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其中最常见的证型为心脾两虚型。笔者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本型患者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 相似文献
12.
高国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23-2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不寐症的疗效。方法将门诊不寐证患者68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以补养心脾,安神定志。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刺五加片,以调节植物神经,提高睡眠质量。2组患者均符合心脾两虚之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效果好,起效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五音辨证配合归脾安寐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睡眠治疗中心门诊随机选取心脾两虚型不寐证患者60例,其中综合治疗组30例给予音乐治疗仪及归脾安寐汤治疗(黄芪、龙眼肉、夜交藤、人参等,2次/d,口服),中药治疗组30例给予单纯归脾安寐汤治疗(用法、用量同上),观察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爱普沃斯困倦等级(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等疗效指标变化。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和E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综合治疗组失眠改善情况优于中药治疗组(P<0.05)。结论归脾安寐汤通过补益心脾,五音疗法通过"共振学说",共同影响人体心理、内分泌、睡眠等方面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归脾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单纯耳穴贴压,选穴及治疗方法均同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11)
目的探讨研究温针灸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就诊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口服归脾丸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温针灸联合归脾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疲劳量表-14、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肌肉酸痛、咽痛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得以改善或治愈; 2组治疗后的疲劳量表-14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 0. 05);观察组的疗效综合率为92. 5%,比对照组72. 5%的总有效率要高(P 0. 05)。结论温针灸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或治愈心脾两虚型CFS的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其作用比口服归脾丸更明显,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脾两虚型不寐症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不寐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归脾汤组及西药组,各48例.西药组口服地西泮,归脾汤组应用归脾汤辨证加减.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1 d.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归脾汤组中医证候积分(5.37±1.87)分、P...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治疗,均治疗1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5.27±1.30)分,低于对照组的(8.86±1.58)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5.96%(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地西泮可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养心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口服舒乐安定治疗,治疗组服用自拟健脾养心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 d为1疗程,3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临床症状和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健脾养心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3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归脾汤与氟西汀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抑郁症心脾两虚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归脾汤组和氟西汀组各30例。氟西汀组口服氟西汀,20 mg/次,1次/d;归脾汤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治疗,1剂/d,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的第1,2,4,6周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顿(HAMD)量表评分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后的HAMD疗效有效率以及中医症状疗效有效率进行对比,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归脾汤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疗效有效率随治疗时间不断提高,在治疗后第1周时,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为3.33%,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0%,归脾汤组总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P<0.01);而在治疗后第2,4,6周时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有效率亦随治疗时间不断提高,在治疗后第1周时,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为10%,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3.33%,归脾汤组总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P<0.01);在治疗后第2周时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为53.33%,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16.67%,归脾汤组总有效率亦高于氟西汀组(P<0.01);在治疗后第4,6周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归脾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氟西汀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1例,患者于治疗1周后脱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P<0.01)。结论:归脾汤可显著提高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HAMD量表及中医症状量表减分率,与氟西汀治疗比较疗效相当,但比服用氟西汀后的不良反应少,起效更早。服用归脾汤是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