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洪梅  李晶 《黑龙江医药》2006,19(4):315-316
医用三通管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的使用较为普及,但大多用于静脉输液,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将它用于其它医疗、护理操作,现介绍如下。1在长期留置胃管中的应用1.1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冷沉淀在抢救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6月出现的10例大量输血之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重伤患者进行冷沉淀治疗,在冷沉淀治疗之后24小时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在治疗后3—5天进行血浆Fn和凝血情况测定。结果10例患者在输注冷沉淀之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部分凝血酶时间均有了明显的缩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所增加,血浆纤维原结合蛋白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冷沉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输血后凝血异常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传印  刘辉 《淮海医药》1997,15(3):32-33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而常规处理(洗胃.输氧、拮抗剂、胆碱酯酶复能剂、清洗污染物、导泻的应用等。)对轻、中度中毒效果尚好,对重度中毒则不理想。4年来,我院在采用常规处理的同时,加输新鲜同型血,收到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5.
为阐明危重病人贫血的潜在风险以及输血治疗可能的益处 ,进行了一些随机对照性临床研究 ,来判断对于经初期治疗后血容量正常的危重病人 ,将血红蛋白维持在 7 0~9 0mg/L的限制性输血方法与维持在 10 0~ 12 0mg/L的开放性方案疗效是否相同。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取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收住的2 93例危重病人 ,所有病人在 2 4~ 72h内查血红蛋白 (Hb)均低于 9 0mg/L ,但经初治疗后血容量恢复正常。应用限制性输血方法 14 1例 ,其中男 83例 ,女 5 8例 ;应用开放性输血方案 15 2例 ,其中男 79例 ,女 73例。详见表 1…  相似文献   

6.
陈丽  熊成敏 《安徽医药》2017,21(7):1345-1347
目的 探讨异型输血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价值.方法 对3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除了实施常规的抢救措施外,还根据紧急异型输血流程,严格实施急诊异型输血,并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尿液、体温、伤口渗血等的变化.结果 38例病人中,在进到抢救室的15~20 min内得到了第一袋血液的输注,其中发生过敏反应2例;32例循环血量得到有效补充,组织供氧得到有效恢复,并被安全送至手术室或病房进一步治疗;有6例循环血量未得到有效补充、血压及组织供氧未有效恢复,其中4例死于抢救室,2例在送到相关科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紧急异型输血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提高救治效果,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7.
8.
快速医用EC胶(以下简称医用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药品。我科自1991年10月以来将西安化工研究所医用研究室生产的医用胶应用于98例扁桃腺摘除术创面出血时的局部止血,具有快速粘合止血,术后出血率降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现报告如下。1.一殁资料:治疗组男65例,女33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8岁、平均2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9岁,平均24岁。病史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其中单侧扁桃腺出血87例,双侧扁桃腺出血41例,常见出血部位为扁桃腺中部咽上缩肌处的咽静脉及根部统断处。出血原因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比较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产科输血患者的预后。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产科输血患者病案65例,将血红蛋白<70g/L开始输血的28例设为限制性输血组,血红蛋白<100g/L开始输血的37例设为开放性输血组,比较不同输血策略的预后。结果 限制性输血组的年龄、孕周、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长与开放性输血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体重、输血起始值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输血后血红蛋白改变值优于开放性输血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未纳入统计。结论 在产科输血患者,应用限制性输血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通管在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组织黏合剂治疗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4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三通管连接注射针法;选择既往20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传统更换注射针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操作时间,手术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通管应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治疗可以缩短整个操作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避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从全血输血到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医学的标志性的发展。去白细胞输血不仅大大降低了输血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满足了补充血容量、补充携氧能力等临床需求;血小板、血浆及凝血因子等的单独应用,不仅提高了血液的利用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临床适应症的治疗效果。随着基础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推动输血医学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三项检测在输血前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752例受血者输血前三项,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3752例标本中抗-HIV全部阴性,抗HCV阳性率为0.68%,梅毒阳性率为0.56%。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三项的检测是明确诊断,预防医患之间交叉感染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输血治疗有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治疗的患者的相关数据,评估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情况;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输血次数和基础疾病对患者进行分组,探讨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2例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和98例血小板输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82例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146例,年龄18~82岁。98例血小板输血治疗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52例,年龄18~88岁。经分析,282例患者红细胞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81.91%(231/282),98例患者血小板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84/98)。经卡方检验,18~60岁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60岁患者(χ2红细胞=7.415,P=0.006;χ2血小板=4.961,P=0.026),输血次数<3的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输血次数≥3的患者(χ2红细胞=7.760,P=0.005;χ2血小板=6.853,P=0.009);急性失血性疾病和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高于慢性失血性疾病患者(χ2红细胞=18.653,P<0.001;χ2血小板=10.597,P=0.005);发热患者血小板输血有效率低于体温正常患者(χ2=8.459,P=0.004);手术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低于非手术患者(χ2红细胞=9.928,P=0.002;χ2血小板=5.878,P=0.015)。结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成人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有效率相对较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疗效与患者年龄、输血次数和基础疾病有关,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付守全  余泽波  胡雪  王琦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49-2451
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用血周期、保证输血质量,是当前医院输血科信息化建设的热点.该院新设计的智能化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智能化管理、血液管理系统和检验科LIS及医院HIS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输血科工作效率,更好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有效保障了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选择受者相容的血液成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 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筛查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阳性标本用凝聚胺和抗人球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3278例受血者中共检出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0.18%),其中抗-D1例,抗-E3例,抗-M1例,抗-c1例。结论 输血前检测ABO系统以外的血型抗体,是安全输血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于凤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294-1295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检查的意义。方法:对l20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检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是21%、2.O%和0.5%,其中48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2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8%。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RUST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肝移植术中各血液成分输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74例肝移植患者分别按照性别、年龄、病理诊断和术前凝血酶原时间进行分组,采用单变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变量与血液成分输注量的关系。结果肝移植术中平均血液成分输注量为悬浮红细胞(9.65±8.73)U、新鲜冰冻血浆(7.74±6.34)U、冷沉淀(12.03±17.69)U、单采血小板(0.62±0.87)U。男性组和女性组间各血液成分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病理诊断可作为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用量的预测因素,不能用于预测悬浮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的用量;术前门异常组的患者术中各个血液成分的输注量明显高于PT正常组(P〈0.05)。结论年龄、病理诊断、术前凝血酶原时间可用于预测肝移植术中血液成分用量,指导临床输血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一种真空采血管内壁处理剂对甲功三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内壁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管与未经过内壁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管生产的无抗凝真空采血管,对20例健康人进行采血测试,考察两种无抗凝管的血清分离效果及在三个不同的检测平台上总三碘甲状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值的差异。结果经过内壁处理剂处理的玻璃无抗凝管与未经过内壁处理的玻璃无抗凝管采血后分离血清,经过内壁处理的玻璃无抗凝管没有纤维蛋白挂壁情况;TT3、TT4、TSH在贝克曼DXI800、西门子Centaur、雅培i2000检测平台上检测,经过内壁处理的玻璃无抗凝管的TT3均值分别为3.10、2.38、2.07 nmol/L,标准差分别为0.42、0.38、0.31;TT4均值分别为102.44、102.34、103.15 nmol/L,标准差分别为15.49、16.25、17.56;TSH均值分别为2.25、2.21、2.29 mIU/L,标准差分别为1.29、1.27、1.38;未经内壁处理的玻璃无抗凝管的TT3均值分别为2.06、1.99、2.08 nmol/L,标准差分别为0.28、0.48、0.30;TT4均值分别为102.82、103.46、101.80 nmol/L,标准差分别为16.48、16.66、16.17;TSH均值分别2.26、2.25、2.23 mIU/L,标准差分别为1.33、1.28、1.28。TT3在贝克曼DXI800检测平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某些检测平台上,真空采血管内壁处理剂L-720会对血清TT3检测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肝脏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位肝脏移植术受者的临床资料与检验结果。结果8例肝脏移植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细胞分析及出凝血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尽管肝脏移植术中血液制品的用量有很大个体差异,但仍属于大量或超大量用血。应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检验监测,有针对性地补充和输入不同的成分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