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1例职业病慢性轻度苯中毒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回顾。结果该患者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刷牙出血等临床症状,连续3个月复查7次血常规,其中血小板计数5次低于60×109/L,职业接触苯、甲苯达15年6个月,排除其他原因,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血小板减少症)。结论职业性苯中毒致病因素复杂、潜伏期长,诊断较为困难,诊断机构应严格把关,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及能力建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样症状,多出现头痛、头晕、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我科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改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的睡眠质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科共收治职业性慢性苯中毒62例,其中男12例、女50例,年龄57~86岁,均经沈阳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均有不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8月26日,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杨浦区中心医院寄来的职业病报告卡,称宝山区某钢管制造有限公司17名工人被诊断为"职业性轻度化学性眼灼伤",其中14人同时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轻度甲醛中毒"。经核实,这起事件为2010年12月发生的一起油漆工群体不适事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苯接触时间越久就越容易造成慢性苯中毒,骨髓是苯慢性中毒的主要靶器官,引起各种血液类疾病,因此调查分析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临床情况有利于预防职业苯中毒。方法选择2005-2015年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治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112例,查阅病历资料,调查患者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等项目。结果职业性慢性苯中毒112例中轻度苯中毒38例,中度职业性慢性苯中毒68例,重度职业性慢性苯中毒6例。38例轻度中毒白细胞数目仍4×109/L,无恢复;68例中度中毒中有24例患者白细胞数目在(3~4)×109/L之间。结论苯中毒防治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有效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职业病诊断机构2015—2017年慢性苯中毒的接诊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诊断的差异、职业病诊断的判定因素,探讨苯中毒诊断的思路。[方法]对完成诊断的慢性苯中毒案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疑似职业病报告情况、诊断结果、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现场卫生学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血常规检查和鉴别诊断结果。[结果]共接诊患者90例。其中,84.44%(76/90)的劳动者曾被诊断为疑似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体检是最常见的发现疑似苯中毒患者的途径,发现的疑似苯中毒病例占92.11%(70/76);33.33%(30/90)的劳动者最终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疑似苯中毒患者、非疑似苯中毒患者的职业病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体检和非体检(门诊、住院)渠道发现的疑似苯中毒患者最终的职业病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05)。现场检测或组分分析显示有苯的案例占38.89%(35/90)。65.56%(59/90)的劳动者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大部分偏低。31.11%(28/90)的劳动者患有其他导致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偏低的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35.71%)、病毒感染(28.57%)和缺铁性贫血(21.43%)。[结论]建议制定疑似苯中毒的判定标准,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了解劳动者的苯接触史,可提高疑似慢性苯中毒报告的准确率。诊断机构严格依据职业病诊断原则和相关标准,多途径、多角度了解劳动者的苯接触情况,合理进行鉴别诊断检查,是保证职业病诊断质量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加油站行业15例疑似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气质联用(GC-MS)技术在职业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15名加油站作业人员职业病诊断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应用GC-MS技术对加油站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筛查。结果 15名劳动者均有超过1年的加油、卸油职业史。临床表现均符合《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慢性苯中毒特征。但因缺少职业性苯接触的依据,未能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GC-MS技术对某加油站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筛查,发现存在苯、正戊烷、正己烷等。结论 建议对加油站作业人员开展职业病诊断时,应用GC-MS技术对苯等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筛查,准确识别作业场所中有毒物质,为职业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报告一患者从事接触含苯溶剂作业22年,于1984年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其后脱离原工作岗位,于2002年确诊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本文详细介绍该例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例"职业性轻度噪声聋"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方法根据患者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听力下降,结合患者职业接触史和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资料,分析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结论不一致的原因。结果按照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A10中e)和f)条计算结果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BHFTA)46.5 dB HL、左耳单耳听阈加权值(MTMV-L)35.1 dB HL、右耳单耳听阈加权值(MTMV-R)38.1 dB HL,按标准规定应取MTMV-L 35.1 dB HL。但是,诊断机构与鉴定机构的分歧是诊断结论。该患者职业病诊断结论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专家组认为:(1)噪声性耳聋的听力学特点主要是以高频下降为主,双耳基本对称,听力损失呈渐进性改变。本例患者双耳听力损失图明显不符合噪声性听力损失特点。(2)诊断过程中的检查结果出现主观与客观测听不相符。(3)对《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的运用应首先基于正确诊断。按照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最终鉴定结论为"无职业性噪声聋"。结论按照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最终鉴定结论为"无职业性噪声聋"。在职业性噪声性聋的诊断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应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标准,邀请临床高水平的听力学专家参与做好鉴别诊断,以保证诊断与鉴定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苯中毒职业病诊断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今后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近3年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2009年4月经深圳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病例共17例,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检测结果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8例(47.1%)有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但检查项目不规范。结论建议规范苯及苯系物行业健康监护及卫生监测档案,在职业病诊断实践中应明确苯中毒"阈限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一例职业病诊断鉴定的原因与结果,促进职业卫生工作。方法对该例职业病的诊断及诊断鉴定经过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例因患者苯职业接触史不能成立,职业病诊断鉴定不支持原诊断,不能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结论目前因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视不够,未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给职业病诊断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用人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重视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才能既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也维护用人单位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2例急性中毒性脑病病例的职业中毒诊断分析,探讨职业病诊断有关问题.方法 综合分析2例急性中毒性脑病病例的职业史及临床资料,按国标诊断并分析探讨.结果 按国家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1例诊断为职业性急性轻度化学物中毒,另1例诊断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结论 职业病诊断需综合多学科知识,职业接触史与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有重要意义,急性职业病诊断应有简易而又满足客观准确要求的程序.  相似文献   

12.
慢性轻度苯中毒骨髓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轻度苯中毒骨髓象探讨单宝荣吴学霖赵学文本文对45例确诊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下称苯中毒)患者作了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细胞进行认真分析,以探讨苯中毒的骨髓分类及形态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苯中毒诊断的准确率。1材料与方法45例确诊为苯中毒患者,从事苯作...  相似文献   

13.
1984年至2001年,我市共查出81例苯中毒患者,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内容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掌握苯中毒患者的基本情况,资料来源于我市职业病诊断小组的诊断记录登记表。诊断依据为《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GB3230-82和GB3230-1997)。……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泰安市慢性职业性中毒及其他职业病分布情况和发病规律,研究分析近十年来诊断及正式颁证患者250人。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病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主要职业病前3位为慢性锰中毒、慢性苯中毒、职业性哮喘;除职业性哮喘外,其余种类职业病发病呈明显的接触剂量-反应关系,泰安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例以红细胞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方法收集2020年某职业病防治院接诊的1例以细胞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诊断等进行分析。结果髓系血液疾病基因突变分析发现两个临床意义暂不明确的突变基因位点,提示苯对造血系统的损害作用存在多样性。此病例以严重的大红细胞性贫血为特征改变,按现行诊断标准,只能以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进行诊断分级,不能很好的反应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和临床诊治重点。结论深入相关基因位点作用和突变原因的研究,有利于明确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发病机理。望国家再次修订职业性慢性苯中毒诊断标准时能考虑到此种特殊病例的存在,以便诊断标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苯中毒病例的不断出现,职业病诊断工作中的困惑亦显突出.当事人不服诊断结论,申请鉴定和与诊断机构间的纠纷时有发生.为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现对某县级市对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申请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的诊断、鉴定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今后在把握诊断标准和相关法律的同时更加准确地对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进行诊断及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工作场所自非工作地点化学物中毒案倒诊断的依据.方法 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职业病诊断标准》,遵循科学、公正、集体诊断的原则进行诊断.结果 引起中毒"天那水"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为已苯57 38%,苯42 62%.非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不是"职业性化学物,在工作场所内非工作地点非工作所需接触的化学毒物不属于"职业病危害",结论这是1起"天那水"引起的急性化学物中毒,但不是职业性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19年9月河北省某密封材料厂发生的一起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工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总结诊治特点及治疗转归。在20名就诊工人中,根据GBZ 68-2013《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共确诊职业性慢性苯中毒12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2例、中度苯中毒7例、重度苯中毒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须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过敏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防治对策。
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且须反复进行血小板输注的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输注血小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20名患者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共发生30次过敏反应。其中19次为轻度过敏反应,6次为中度过敏反应,5次为重度过敏反应。重度过敏反应均出现在输血小板超过30次的患者身上。输注血小板次数越多,发生过敏次数越多,过敏反应越重。经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患者过敏反应程度降低,无死亡病例。
结论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血小板反复输注可导致过敏反应,故应加强对症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某石油储运企业维修工人群发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开展调查, 为同类事故的职业病诊断、事故原因调查和处置提供思路。
方法 结合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应急健康检查的方法, 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 对维修工人进行职业病诊断, 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置建议。
结果 该企业的储运产品为混合芳烃、柴油等, 其中柴油和原油中苯质量分数分别为0.009和0.107, 虽然工作场所各岗位的空气中苯均未检出, 仍不能排除2名患者的苯职业接触史; 临床资料显示医学观察期间两名患者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大多低于1.5×109/L。结合事故现场的调查资料, 综合分析该2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史以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依据《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GBZ 68-2013), 2名患者均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结论 石油储运企业维修工人发生职业中毒的危险大且隐匿性强, 对事故现场调查和监督执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应从监管原料来源、强化防护意识、制定监督办法等方面, 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