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分析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枳实生品、醋炙品及麸炒品等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枳实挥发油的53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含量最高的生品达到64%,含量最低的麸炒品也有33.0%。枳实挥发油成分生品为26种,醋炙品为37种,麸炒品为48种,枳实经不同程度加热炮制后,柠檬烯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挥发油的品种数量有不同程度地增加。结论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数目也不相同;但含有部分相同的化学成分。同时,此方法适用于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进一步对枳实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生品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显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9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结果白芍生品及其各种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白芍白芍生品炒白芍;总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白芍炒白芍白芍生品。结论白芍生品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的炮制工艺对白芍糖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加工方法对白芨多糖含量及止血作用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性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药典》法制备白芨生品、炒黄品、炒焦品和炒炭品,利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各制品中白芨多糖的含量,采用剪尾法及毛细管法测定小鼠的出、凝血时间,明确各制品的止血效果.结果:白芨不同制品中多糖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炒黄品、生品、炒焦...  相似文献   

4.
荷叶炮制金丝桃苷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荷叶炮制前后金丝桃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荷叶生品、煅炭品和炒炭品中金丝桃苷含量。结果:荷叶各炮制品中金丝桃苷含量:生品为2.161%,煅炭品为0.231%,炒炭品为0.262%。结论:荷叶经煅炭和炒炭后金丝桃苷含量显著降低,加热炮制对荷叶中金丝桃苷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包括理化和薄层色谱(TLC)鉴别,检测瑞香狼毒生品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1)瑞香狼毒生品和炮制品中均含有糖类、苷类、酚类、鞣质类、有机酸类、皂苷类、黄酮类、甾体、三萜类、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可能含有挥发油、油脂类成分。水提液中酚类、鞣质类和皂苷类成分有差异。(2)水提液中,奶制品的黄酮类成分含量较低;乙醇提取液中,生品和三种炮制品的黄酮类成分基本相同。(3)水提取液中,醋制品的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乙醇提取液中,奶制品的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含量较低。(4)水提取液中,生品的萜类成分含量较高;乙醇提取液中,生品和奶制品的萜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温莪术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的影响,为优选温莪术的炮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得温莪术药材的各炮制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并比较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结果]温莪术的不同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在1.09%~1.38%(g/g)之间。[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会影响温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依次为:生品〉醋炒品〉莪术片〉醋煮品〉酒制品。  相似文献   

7.
砂烫怀牛膝与炒制怀牛膝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砂烫法与炒制法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对怀牛膝中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为探讨怀牛膝的最佳炮制方法及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怀牛膝5种不同炮制品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齐墩果酸的含量:酒烫品>盐烫品>酒灸品>盐灸品>生品、砂烫品比炒制品有明显提高。结论:砂烫法炮制怀牛膝较传统的炒制法优。  相似文献   

8.
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东晖 《当代医学》2011,17(33):150-151
目的 探讨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丹参的不同炮制品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不同,丹参酮ⅡA的含量在原药材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生品饮片、米炒品和酒制品.丹酚酸B的含量在原药材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生品饮片、酒制品和米炒品.结论 炮制对丹参药材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而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三七不同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用HPLC测定三七生品及不同温度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为研究三七炮制机理及探索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03nm。结果该方法中5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均在0.9997及以上,回收率为97.6%~101.7%.3种炮制品(蒸制品、油炸品和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整体比生品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均有新成分产生。炮制品中五种成分含量下降幅度和新产生成分含量增加幅度与加热温度相关。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新产生成分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三七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砂炒法是一种有前景的三七炮制方法。生品与炮制品三七的物质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这也许就是导致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的直接原因,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银花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其研究意义。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检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8.87%。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和烃类,其中10种脂肪酸占总脂溶性成分的46.18%,9种烃类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33.88%;酯类成分和植物甾醇为次要成分,分别占总脂溶性成分的9.21%和8.39%。结论:金银花中的脂溶性成分种类丰富并具有一些药理活性,气相-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金银花中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川产灰毡毛忍冬金银花药材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检测川产金银花药材中所含挥发性化学成分,以芳樟醇为参照物,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比值,标定共有指纹峰。结果:在全面方法学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对10批金银花药材供试品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建立了该药材的GC指纹图谱。结论:GC指纹图谱中共有18个共有峰,其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比值可作为川产灰毡毛忍冬金银花的质量控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微粉化技术对中药材金银花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材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随着粉碎粒度的变细,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出量明显提高,超微粉(10μm)〉160目筛细粉〉120目筛细粉〉80目筛细粉〉60目筛细粉,超微粉有效成分含量比60目筛细粉提高14.4%。结论:微粉化技术对金银花溶出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金银花中代谢产物积累的变化。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FLC-Triple TOF-MS/MS)对金银花盐胁迫组与对照组样品进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找出潜在的差异代谢物;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质谱数据库搜索、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进行差异成分鉴定。然后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UFLC-QTRAP-MS/MS)对15个目标差异成分进行测定,并作灰色关联分析(GRA)。结果?金银花盐胁迫组与对照组的样品得到有效区分,筛选并鉴定31个差异成分;15个目标差异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GRA分析初步表明适度的盐胁迫可促进金银花中药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结论?为盐胁迫下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及提高金银花的药用价值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山东平邑金银花三个品系RAPD分析及绿原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山东平邑金银花3个品系的遗传信息和绿原酸含量,为金银花品系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运用RAPD分析技术和HPLC方法采集数据。结果 :金银花3种品系的RAPD遗传距离结果是:新品种与鸡爪花的遗传距离较近,在聚类分支图上归为一类;毛花与鸡爪花的遗传距离稍远。绿原酸含量结果 :毛花品系〉新品种〉鸡爪花品系。结论:山东平邑金银花的新品种从遗传距离上分析与鸡爪花品系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毛花品系的稍远;新品种的绿原酸含量介于毛花品系与鸡爪花品系之间。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多糖的提取、精制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取金银花中的多糖,精制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热水法提取、乙醇沉淀制备粗多糖;Sevag法去蛋白制备精制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粗多糖和精制多糖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61.27%和80.54%。结论得到了高纯度的精制多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分析山银花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采用水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山银花药材,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在负离子模式下,21个主要的化学成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其中16个通过串联质谱进行了结构鉴定,10个通过对照品得到了确证。结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有效用于山银花药材的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建立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Xterra@RP185;检测器:Waters2998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工作站:Waters Empower;流动相:0.5%冰乙酸-乙腈;线性梯度洗脱0:~15 min(90∶10-80∶20),15~30 min(80∶20-75∶25),30~40 min(75∶25-65∶35),40~45 min(65∶35-90∶1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两种成分分离完全。[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易行,可同时检测金银花中两种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林炳国 《中国医疗前沿》2013,(12):101-101,7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同时测定中药金银花中咖啡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0μm),流动相采用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按照梯度洗脱方式,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5μl,检测波长为338nm,柱温为25℃。结果咖啡酸与木犀草苷分别在8.1-82.0μg/ml、2.1-4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7.71X-265.77(R=0.9997),Y=15.56X+3.98(R=0.9995)。结论采用HPLC方法测定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咖啡酸、木犀草苷,方法简单、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是一种较好的检测金银花药材质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测定金银花中6种有机酸类化合物含量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决金银花药材分析中部分对照品价格高、不易获得的问题,建立了一测多评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测定绿原酸(CA)、咖啡酸(CfA)的含量,以及与其它有机酸的相对校正因子(RCF),计算出其它几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在一定线性范围内,CA与新绿原酸(NCA)、3,4-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4-DCA)、3,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5-DCA)、4,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4,5-DCA)的RCF分别为5.462、5.689、2.313、2.382,CfA与NCA、3,4-DCA、3,5-DCA、4,5-DCA的RCF分别为3.941、4.103、1.669、1.718.该方法在不同实验室、不同型号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不同色谱柱上进行验证,重现性满意;与外标法相比,所得结果经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准确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可采用较易获得的对照品测定金银花药材中多种有机酸的含量,有助于对金银花药材进行更为全面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