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检查在血压正常的肺血栓栓塞(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肺动脉CT成像(CTPA)明确诊断的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病例,以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次大面积PTE组)21例和B组(非大面积PTE组)26例,通过其血浆中的cTnI、BNP和DD的水平高低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和cTnI血浆水平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查有助于排除诊断,血浆cTnI、BNP水平在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应用血浆cTnI、BNP和D-二聚体检查在血压正常的PTE患者中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2.
亢凤兵  孙成岗  刘勇  荆志成 《新医学》2004,35(10):605-606
目的:探计急诊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策略.方法:对5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呼吸困难及气促47例(81%),窦性心动过速34例(59%),肺部闻及干或湿啰音28例(48%);动脉血氧分压低于10.6kPa 41例(71%),二氧化碳分压低于4.7kPa 32例(55%),D-二聚体异常29例(71%);X线胸片结果示片状阴影30例(52%),肺动脉段突出13例(22%),肺纹理稀疏、肺野透亮度增加38例(66%).心电图均有异常,其中SⅠ QⅢTⅢ型36例(62%).查UCG 48例,示右心室和右心房扩大41例(85%),肺动脉直径增宽35例(73%),肺动脉高压30例(63%).螺旋CT或电子束CT检查(51例),肺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41例(80%),核素显像45例均示一个或多叶段血流灌注缺失而该部位通气良好.结论:对可疑的肺栓塞患者可在急诊室内迅速做动脉血气分析、测定D-二聚体,同时行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UCG对提示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可结合螺旋CT等检查.  相似文献   

3.
闫纯英  许端敏  张钰  林吉进 《临床荟萃》2003,18(23):1334-1336
目的 评价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16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造影前行ECG检查,测ST—T;行UCG检查,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充盈峰(E)、舒张晚期充盈峰(A)、E/A比值。结果 ECG与UCG诊断冠心病敏感性分别为90.3%,98.6%,特异性分别为20.8%,11.1%。结论 ECG、UCG对冠心病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且无创、费用低,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高NT-proBNP组与低NT-proBNP组,高肺动脉收缩压(PASP)组与低PASP组;分别比较两组间一般指标、肾功能、NT-proBNP值、PASP值、大面积APE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各组间性别、年龄以及肾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大面积APE发生率、PASP及NT-proBNP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T-proBNP组大面积APE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低NT-proBNP组(P<0.05);高PASP组大面积APE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低PASP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PASP与NT-proBNP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23,P<0.01)。结论 NT-proBNP联合超声心动图对APE患者预后的评估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D-二聚体是筛除低临床概率肺栓塞的有效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俊  赵洁  于贵杰  刘金荣 《临床荟萃》2006,21(21):1537-1539
目的 比较不同辅助检查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诊断和非诊断肺栓塞的患者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lower extremity Doppler ultrasound DUS),胸部螺旋CT(chest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 CT)的结果,找出合适敏感度和特异度的方法。结果 D-二聚体是筛除肺栓塞的良好指标,其医学决定性水平宜在500μg/L;临床概率低的患者总体D-二聚体偏高;确诊肺栓塞的患者检查敏感度分别为D-二聚体80%、螺旋CT90%、下肢静脉超声60%;对于低临床概率患者,D-二聚体阴性可以有效除外肺栓塞,漏诊率7.7%。结论 D-二聚体在医学决定性水平为500μg/L时,是一项高敏感度和阴性预计值的指标,尤其适合临床低概率患者的筛除,配合螺旋CT,可以很好地辅助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灵宝市第-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D-二聚体、动脉血气和胸部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总结诊断思路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法。结果本研究患者早期3d内得到诊断并及时溶栓40例(68.9%),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发病时间在3~14d,并溶栓者8例,1例合并心力衰竭死亡。未得到溶栓者10例,有右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6例,有2例1年内死亡。结论ECG和D-二聚体及动脉血气分析是早期初步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的方法,肺动脉CTA是确诊肺栓塞方便、安全的方法,早期溶栓治疗加抗凝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栓塞(PE)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规律及在鉴别大面积肺栓塞与非大面积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84例,均经CTPA确诊为肺栓塞,探讨其血浆D-聚体结果及变化规律.结果 54例患者D-二聚体高于500 ng/ml(64.3%),大面积、次大面积PE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大面积组.结论 血浆D-二聚体仍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PE的首要手段之一,对鉴别大面积肺栓塞与非大面积肺栓塞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均在UCG及ECG检查后进行冠脉造影,分别将UCG、ECG检查结果与CAG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通过比较UCG与ECG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来了解UCG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抗凝治疗对中危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中危肺栓塞患者65例,按照入院时病程界限划分,共有39例肺栓塞患者病程在70 d以内(A组),26例肺栓塞患者病程超过70 d(B组)。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及D-二聚体检查,住院期间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抗凝治疗,治疗后复查时再次测定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并作为对比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B组肺动脉平均压无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病程70 d以内中危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显著升高,接受抗凝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明显下降;而病程超过70 d者D-二聚体升高不明显,且抗凝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超声结合心电图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检查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方法。方法:总结7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CG)和体表心电图(ECG),分析两种常规检查的特异性改变。结果:患者UCG改变主要为右室弥漫性或局部扩大并室壁运动减弱;心电图改变主要为:室性心律失常、右侧胸导联QRS波增宽、T波异常、Eps ilon波和晚电位。结论:UCG和ECG能从不同方面提示该病,两者结合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参附治疗组。参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d-1)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的改善情况。结果:参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提高(P〈0.01),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心功能均较常规治疗组改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与氧饱和度,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诊床边超声在修正的Geneva评分低中高度患者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减少肺栓塞误诊漏诊,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1999—2010年10月本院可疑肺栓塞112例,其中临床确诊肺栓塞75例,分析修正的Geneva评分及超声结果。据修正的Geneva评分分为低、中、高危组,每组分为超声阳性与超声阴性对照组,分别计数确诊肺栓塞与非肺栓塞人数,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栓塞可能性分别与Geneva评分(χ2=38.6862.P<0.0001)高低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阳性与超声阴性对照组分别对应的肺栓塞与非肺栓塞人数在Ge-neva评分低组(P=0.2120)及高组(P=1.0000)无统计学意义,在中组超声阳性确诊肺栓塞的可能性大于超声阴性,(P=0.023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修正的Geneva评分中度患者床边超声检查可增加确诊肺栓塞的可能性,减少肺栓塞误漏诊,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型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型心肌病(IC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证实的35例DCM和47例ICM的UCG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心脏增大,左室容量增加,心功能减低,二、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等发生率及严重程度DCM组明显重于ICM组(P<0.001)。DCM左室增大短径超过长径的1/2,呈“球形”改变,心尖部不变薄,室壁厚度均匀,运动弥漫性减弱。ICM左室心尖圆钝变薄且运动明显减弱,呈“圆拱门形”改变,室壁厚度不均并呈节段性运动异常,主动脉内径增宽,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为主要声像图特征。结论UCG具有形态学诊断和血流动力判断意义,对DCM和ICM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左心室隧道(ALVT)的超声表现和诊断特征。材料与方法:针对临床初诊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同时对照心血管造影检查,进行术后随访分析。结果: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3例主动脉-左室隧道中:1例为单纯的ALVT,1例ALVT合并有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早期误诊为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瓣发育畸形。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动脉-左心室隧道中有着特异性的价值,应作为首选方法,但需仔细观察,尽量避免合并症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功能性单心室(FSV)合并大动脉梗阻胎儿的脑血流改变。方法 收集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FSV的胎儿40胎(病例组),正常胎儿65胎(对照组)。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计算MCA搏动指数(MCA-PI)、UA搏动指数(UA-PI)和脑/脐血管阻力指数比(CPR)。先将MCA-PI与UA-PI进行Z分数换算,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40胎FSV中,23胎FSV合并主动脉梗阻(FSV合并主动脉梗阻亚组),17胎FSV合并肺动脉梗阻(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病例组与对照组MCA-PI Z分数、UA-PI Z分数、CP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SV合并主动脉梗阻亚组MCA-PI Z分数值低于对照组及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P<0.05)。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MCA-PI Z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3组UA-PI Z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V合并主动脉梗阻亚组CPR值低于对照组及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P<0.05),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CPR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V合并主动脉梗阻和FSV合并肺动脉梗阻的胎儿脑血流改变不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循环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86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172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86)和对照组(n=86)。对照组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试验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随访1年,记录脑梗死发病率。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HR及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SBP、DB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心室缩短分数(FS)、每博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EV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17.
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定量检测D-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分析21例经螺旋CT或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患者及19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栓塞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检测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与DVT合并肺栓塞(PE)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9月本院收治的新发DVT及DVT合并PE患者12例,其中新发DVT患者8例,DVT合并PE患者4例,选择同期无DVT或PE病史的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下肢静脉彩超、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血栓弹力图等检查.比较DVT患者及DVT合并PE患者在血栓弹力图相关指标如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最大血凝块强度(MA)、凝固角(Angel)、凝血综合指数(CL)的异同点.[结果]DVT组、DVT合并PE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R、MA、K、Angel、CL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在血栓弹力图指标上无明显差异,血栓弹力图在VTE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疑似PE患者的肺动脉CTA检查资料,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依据,对67例疑似 PE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CTA 影像特征、误诊情况及其栓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7例疑似PE患者,经肺动脉CTA诊断出PE患者63例,经病理学确诊62例 PE患者,误诊率仅为15.8%,不存在漏诊的情况。62例PE患者,其中9例为肺动脉主干、叶、段肺动脉多部位栓塞,累及主肺动脉12例、右肺动脉19例、左肺动脉22例。通过肺动脉CTA扫描62例PE患者共检查出78个栓子,包括59个血栓,脂肪栓11个,空气栓5个,其他3个。血栓来源广泛,其中来至于盆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为24个和19个。【结论】肺动脉CTA在诊断PE时不仅可直接显示出栓子的位置、形状、病程时间及其间接征象,同时还可诊断同PE具有相似病症的疾病,误诊和漏诊率低,且可协助寻找栓子的来源,为患者的临床溶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