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感染血吸虫小鼠用左旋吡喹酮75mg/kg、吡喹酮150mg/kg灌胃给药,经不同时间收集成虫,作扫描电镜观察。虫体出现皮层肿胀、褶嵴融合、糜烂、剥脱及白细胞粘附等病变。结果提示,用药初期,葡萄糖的吸收障碍可能是影响虫体的主要因素。在后期,抗原暴露所致宿主免疫反应,可能在左旋吡喹酮杀虫机理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1次口服75mg/kg的左旋吡喹酮(LPQ)或150mg/kg的消旋吡喹酮(PZQ)3~36d后不同时间取虫,常规石蜡切片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用药后,虫体体表皮层出现水肿和空泡;有些虫体空泡较大或空泡破裂,皮层组织紊乱;部分虫体皮层离散或体壁肌层暴露;甚至出现环肌层水肿;有絮状物粘附在皮层上,以抱雌沟处尤为明显。雌雄成虫体表皮层损害的程度没有区别。停药后7周虫体体表开始修复。提示LPQ与PZQ一样,可致血吸虫成虫皮层代谢障碍,进而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但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体外用吡喹酮药液处理后的日本血吸虫鲜卵进行环卵沉沉淀试验(COPT)。0.01μg/ml以下浓度药液不能抑制COPT;0.1ug/ml处理60min,1μg/ml处理30min的虫卵,其COPT环沉率及反应强度显著降低。药液浓度与环沉率及反应强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NIH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35天,用吡喹酮300mg/kg 灌胃治疗,分别于用药后0.5、1、2、4、8、16和32小时经鼠门静脉收集成虫制备扫描电镜标本。用药后0.5~2小时虫体皮层已出现显著损伤,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褶嵴肿胀、融合及类蜂窝样改变。4~8小时一些部位有小片状糜烂或溃破。16~32小时出现较广泛的大片区域坏死和剥脱现象。多于用药后0.5~4小时,虫体皮层的凹陷、洞穴或类蜂样损伤处有淋巴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粘附。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皮层作用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35天,用吡喹酮300mg/kg 灌胃治疗,用药后分别于0.5、1、2、4、8、16和32小时经鼠门静脉收集成虫制备透射电镜标本。用药0.5小时组雄虫皮层内呈串珠样空泡改变,雌虫则以较密集的细小空泡为主,感受器肿大,致密颗粒部分消失;1小时组皮层内以大空泡为主,肌纤维束肿胀伴有液化,部分线粒体变形;2~4小时皮层内出现残余体,基底膜有点状损伤,肌束内有局灶性溶解;8~16小时部分皮层溃破,一些基质内结构疏松模糊,有巨大髓样体出现;32小时皮层损伤加重并有剥脱趋势,肌层内可见成堆的变形线粒体。 相似文献
9.
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治疗慢性日本血吸虫病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89例和75例。均按30mg/kg的剂量,顿服,治后3个月与6个月粪孵阴转率分别为84.3%、86.5%与71.6%、72.9%;累积阴转率分别为73.5%与60.2%。二组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左旋吡喹酮组的无反应率(70.4%)与吡喹酮组(69.1%)比较则无差异(p>0.05)。该两药毒副反应均轻而短暂,无需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治疗前与治后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血、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左旋吡喹酮单剂疗法的疗效优于吡喹酮。我们认为左旋吡喹酮可用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规模普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对大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第7周用吡喹酮杀虫,第8周开始用低、中、高浓度中药制剂灌胃。分别在10、12、14、16周分批剖杀大鼠,取出肝脏作病理切片测量肉芽肿的大小。结果随中药浓度的增高,虫卵肉芽肿反应减轻,直径变小。结论中药制剂可以减轻血吸虫感染肝脏肉芽肿反应。 相似文献
11.
用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活动及存活情况的影响。童虫接触较低浓度(1μg/ml以下)吡喹酮后表现为短时间兴奋,继而出现轻度挛缩,虫体活动减弱,换正常培养基后活动很快恢复并能正常存活;而接触较高浓度(1μg/ml以上)吡喹酮后,童虫立即出现强直性挛缩,活动几乎停止,短时间(6h内)换正常培养基童虫活力尚可恢复并能正常存活,延长与药物接触时间童虫活力不能恢复,继续培养时也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12.
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0,15(1):82-87
吡喹酮(Praziquantel,缩写PZQ)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化学名:2-环己甲酰基-1,2,3,6,7,11-b六氢-4H-吡嗪骈[2,1-a]异喹啉-4-酮,其中C_(11b)为手性碳,应有二个旋光异构体,但目前市售商品都是消旋体。 相似文献
13.
14.
SjAWMMcAb对吡喹酮杀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单克隆抗体(SjAWMMcAb),探讨其与吡喹酮在宿主体内的联合杀虫作用。方法: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化后建立分泌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单层细胞培养法和小鼠体内接种法收集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1otting和免疫荧光测定(IFA)对其进行鉴定;小鼠实验观察单抗与吡喹酮的联合杀虫作用。结果:建立了3个分泌SjAWMMcAb的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显示3个McAb可识别5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IFA表明3个McAb均能与血吸虫成虫表膜发生特异性反应,386和1C2两株McAbs与吡喹酮联用杀虫率分别可提高41.78%和24.12%。结论:某些SjAWMMcAb与吡喹酮可发挥联合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用日本吸虫卵可溶性抗原(SEA)皮下注入正常小鼠。末次注射第23天从尾静脉注入新鲜日本血吸虫卵。注射虫卵后第18天观察小鼠肺内虫卵肉芽肿反应的增长比。结果用SEA 0.1微克,0.5微克及1.0微克/克体重的三个实验组肺组织内虫卵肉芽肿反应明显减弱。提示对正常小鼠用0.1~1微克/克体重的SEA为诱发免疫调节的适宜剂量。为用SEA诱发宿主对虫卵肉芽肿应答的免疫耐受性研究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目的探讨干扰素在虫卵肉芽肿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用纯系NH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虫卵建立小鼠肺部虫卵肉芽肿模型。观察干扰素α对肉芽肿及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感染小鼠后分别于第4、8、16、24、32天解剖动物,检测其血清抗体滴度、胸腺T细胞百分比和肉芽肿最大横切面面积。结果干扰素组小鼠抗体滴度、胸腺T细胞百分比在不同时程呈动态变化趋势,其肉芽肿面积在第8天明显增大,以后逐渐缩小。结论干扰素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过程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日本血吸虫虫卵经尾静脉注入正常小鼠,观察沉积在肺血管床形成的虫卵肉芽肿内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注卵后第一天即见淋巴细胞浸润,随后,淋巴细胞均数及其所占反应细胞总数的构成比逐渐增加。酯酶染色结果表明,注卵后10天内酯酶染色阳性细胞高于阴性细胞数,第10天后发生逆转;至第35天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为全球公共卫生负担和危害最严重的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吡喹酮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高效、低毒、价廉的广谱抗蠕虫口服药,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血吸虫的首选药物。吡喹酮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大规模反复使用已超过40年,血吸虫是否会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担忧,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针对血吸虫病防治中这一重大需求,自1996年起,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基金资助下,我们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和实验室,对血吸虫在吡喹酮药物的压力是否会产生抗药性、抗性虫株的生物学特性、抗性的检测、吡喹酮抗性的交叉抗药性及抗药性的预防和控制等科学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就其研究及其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