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宁南县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经验。方法对宁南县2011年麻疹强化免疫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全县应接种儿童35 267名,实际接种34 759名,接种率98.56%,未接种儿童508名,其中208名随家人外出,300名为短期接种禁忌。结论 2011年宁南县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较高,达到验收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2008年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实施情况。方法2009年对巴州8县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统一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督导检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州冷链设备的短缺尤为突出,急需更新大量的冷链设备;巴州目前暂不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条件;各级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抽查了4个县,卡证相符率100%;5种疫苗接种率为100%。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情况较迟缓。结论各级政府应加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加大技术督导、培训和检查力度;尽快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适龄儿童的接种工作;加大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 相似文献
3.
4.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年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的麻疹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近几年来,该地区8月龄内儿童和成年人的发病使麻疹的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疫情有所回升.现将2004年麻疹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2007年10月1日~2008年5月31日伊宁市共发生1282例麻疹确诊病例,死亡2例,是自1983年(1206例)以来最大的一起麻疹流行事件。 相似文献
6.
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美洲区消除麻疹的经验,使用现有的麻疹疫苗(MV)至2010年全球消除麻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尽管疫苗已接种近40余年,人群中和局部地区仍有流行。200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次成功地分离到麻疹野病毒。为了维持昌地吉州麻疹有效的免疫屏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相似文献
8.
2004年新疆和静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4年和静县报告麻疹发病居高不降,名列全疆各县前矛。为了解和静县健康人群对麻疹的易感性,根据自治区监测方案要求,2004年11月25~29日随机采集该县84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随机抽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和静县0~35岁84名健康人群,分~1,1,2,3~4,5~6,7~8,9~10,14~35岁8个年龄组,0~10岁每个年龄组监测7人以上,14~35岁年龄组均为女性。1.2血清标本采集:采用自治区统一下发的负压采血管,每个监测对象采集2mL静脉血,48 h内分离血清,放置-20℃低温冰箱保存后,送… 相似文献
9.
新疆博乐市近年来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每隔两三年有一个小流行.1998年发生43例,1999年发生3例,2000年发生2例,2001年发生29例,2002年发生5例,2003年发生3例,2004年3~5月发生麻疹流行,共发病36例,无死亡病例,采集血标本35份,实验室确诊18例,临床诊断病例1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新疆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正确掌握强化免疫后麻疹疫情动态。方法2004年11月对全疆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05年对收到的237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测定了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3.3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67.62%,8个月~14岁年龄组184例,风疹阳性率最高(64.67%)。结论有部分风疹病例误诊为麻疹,提示我们在麻疹消除阶段应密切注意风疹的流行和监测。 相似文献
11.
阳富春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1,9(4):230-231
目的 评价云南省西畴县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情况和掌握人群免疫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和整群抽样(PPS)方法调查378人.结果 共监测378人,各年龄组麻疹疫苗接种率均为100%.各年龄组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岁组96.29%、1~2岁组90.74%、3~4岁组88.89%、5~6岁组94.44%、7~ 10岁组96.3%、11~14岁组96.3%、15~19岁组100%.结论 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的以乡镇为单位95%以上.各年龄组麻疹血清抗体均在90%以上,说明人群已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新疆昌吉州麻疹疑似病例分布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方法对2004~2005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昌吉州麻疹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73/10万,比2004年下降了57.93%;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4~7月,发病年龄以8月龄~14岁儿童为主,交通便利、流动人口相对多的县(市)发病率明显高。结论需完善免疫策略,提高和维持2次MV接种率,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8年新疆精河县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对精河县2008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全县确诊麻疹病例103例,主要发生在2~4月;6岁及以下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发病30例,占病例总数的29.13%;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69.90%;流动人口病例数占14.56%。结论小年龄组常规免疫工作和大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急需加强,8月龄及以下婴儿正在成为麻疹控制中的一个焦点,应尽可能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并加强疫情监测,预防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并分析2012年新疆疏附县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流行措施,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疏附县麻疹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疏附县发生麻疹疫情,在发病人群中2岁以下儿童发病构成占总发病人数的83.67%(41/49),病例分布除塔什米力克乡、铁力木乡、栏杆乡、阿卡什乡外的其余9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易感人群的积累和聚集、医疗机构在治疗患者时未做到很好隔离,是导致2012年疏附县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以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麻疹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到2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并在个别县市形成暴发流行蔓延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在克州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克州卫生局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全州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的不懈努力,到3月底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今后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认真吸取此次麻疹暴发流行造成严重后果的惨痛教训,有必要将克州本次麻疹疫情的发展过程、采取的防治措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加以总结、分析,并将教训和经验做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加以应用、改进,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流行特征和发病特点。方法对2009~2011年阿克苏地区的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阿克苏地区累计报告51例麻疹病例,年均发病率2.06/10万;由于经过2008年麻疹强化免疫,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3~5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8.6%。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麻疹病例中成人和未到免疫年龄段人群占较大比例,具有双向移位特征;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在提高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疫苗成功率以及加强麻疹监测系统灵敏性的同时,建议适时开展成人强化免疫工作和提前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时间,进而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雅安市适龄儿童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规划,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50人份MV强化免疫前后500份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MV强化免疫前阳性率为94.40%,麻疹IgG抗体平均浓度为1524.24mlU/ml;MV强化免疫后阳性率为100%,麻疹IgG抗体平均浓度为1 893.14mlU/ml.强免前后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0,P<0.05)),有MV免疫史的免前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接种者(x2=11.95,P<0.05)).结论 雅安市适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强化免疫能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1991~2000年新疆精河县麻诊流行情况. 方法对1991~2000年精河县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麻疹报告病例显著下降,由1992年的169.66/10万至2000年的麻疹监测报告零病例,自然流行规律消除,高峰期削平,但麻疹发病受诸多因素影响,近10年在部分乡、镇、场仍有季节性麻疹暴发,发病年龄仍以小年龄组为主,9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4.18%,且麻疹患者中有MV接种史者占79.74%. 结论精河县麻疹预防工作仍处于控制阶段,还需不断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