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宝宽 《四川中医》2011,(11):30-31
目的:总结辨证论治盘状红斑狼疮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总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分而言之:禀赋不足,腠理不固,外感风热毒,蕴结肌肤形成风热毒聚证;真阴不足,虚热内生,上泛头面形成阴虚火旺证;肝气郁结或风热毒伤营,气血凝滞形成气滞血瘀证。结论:辨证论治盘状红斑狼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代名家经验及1997~2004年间有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其结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热毒炽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肝郁血瘀、风湿热痹是临床常见的七个证型,其中阴虚内热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证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心悸的研究情况,发现围绝经期女性心悸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病机为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病位在心,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常见证型包括阴虚火旺证、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脾不调证、肝郁气滞证。本病治疗多针对病机,辨证论治,通过滋阴降火、温补肾阳、益气养阴、疏肝健脾、疏肝理气以调整阴阳气血,促进机体恢复动态平衡。参考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前列腺炎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前列腺炎病因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病理因素为湿热、瘀血、痰浊。湿热毒邪蕴结下焦,侵犯精室、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形成湿热下注证;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精室形成气滞血瘀证;肾阴亏虚,相火亢盛,内蕴精室形成阴虚火旺证;肾阳虚损,温煦失职,气化功能失常形成肾阳虚衰证。结论:辨证论治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妍君 《中医药导报》2020,26(9):115-117
以肝脏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为立足点,结合原发性肝癌的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机制,分析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特点与病因病机,意在阐明原发性肝癌以阴虚热毒为主证的机理。认为肝"体阴而用阳",病理上常因肝脾同病,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瘀积化热,具有阴虚热毒证潜在机理;增殖性、侵袭性是肿瘤的显著特点,是病态阳气,属于"壮火",肿瘤组织不成熟的形态发育,是阴成形不足的产物;原发性肝癌病理肝组织损伤及结节增生现象,属于"形质损伤"与"精气亏损",有阴虚潜因;在中晚期放射治疗,不免产生照射的毒副作用,加重阴虚火旺及热毒热邪表现。  相似文献   

6.
该文总结临床辨证论治高血压的经验,以医案形式阐述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高血压病因主要为禀赋不足,情志、劳逸、饮食所伤;病理环节为风、火、痰、瘀、虚,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常见证型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肝肾阴虚,肾阳虚衰,瘀血内阻,气血两虚,冲任不调等。辨证论治高血压疗效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中医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与之相似描述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根据SLE发热、红斑、腰膝酸软乏力等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阴阳毒""、阳毒发斑""、面发毒""、蝴蝶斑""、鬼脸疮"、"脏腑痹"等。本病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而以肝肾阴亏为主;外因则由于湿热与热毒侵袭肌表,流注肌肤、肌肉、四肢关节,进而内舍五脏六腑。病理特点是肝肾虚损为本,热毒瘀血为标,本虚标实,互为因果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多变。急性期有热毒炽盛、瘀血阻络、风湿热痹、阴虚内热等,治疗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缓解期常见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治疗固护阴液、养阴滋阴。  相似文献   

8.
从病因病机(阴精亏损-燥热偏盛、气阴两虚-瘀血阻窍、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辨证论治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研究概况。指出病情迁延则气阴两虚,阴阳俱衰;脏腑虚损,变证百出。中医药治疗可针对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辨证论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28-429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证素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证型总数为485个,以热毒炽盛、脾肾阳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风湿热痹最为常见。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心,与经络、肺、肌肤、脑、胃相关。主要病性证素为热、阴虚、肾虚、脾虚、毒、血瘀。证素组合形式有五种,以两证素构成证候形式所占比例最高(49.3%),其中又以两病性证素组合最为常见。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肾、脾、肝三脏,是以热、毒、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的虚实夹杂疾病。"瘀"既是SLE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病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10.
1 方案内容 1.1 病证名 1.1.1 中医病证名血证、虚劳. 1.1.2 西医病名系统性红斑狼疮. 1.2 辨证分型 1.2.1 证候规律 根据导师临床经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本虚标实之证,在内以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在外与热毒侵袭有关,以热毒炽盛为标.在急性发作期多见到热毒炽盛的表现,患病日久则由于火热之邪耗损肝肾之阴而出现肝肾阴虚之证,同时火热之邪既可耗气又可伤阴,造成气阴两虚之证. 1.2.2 证候诊断特征根据导师临床经验,形成"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与"气阴两虚证"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硬变失代偿期中医证型与血浆TNF-α和腹压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血浆TNF-α和腹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变失代偿期常见的5个证型依次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TNF-α含量: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脾血瘀证,腹压: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血瘀证。血浆TNF-α和腹压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为:气滞湿阻证与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5,腹压:P0.01);肝脾血瘀证与其余四证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TNF-α和腹压在肝硬变失代偿期各证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三证型升高较明显,肝脾血瘀证最明显,并且血浆TNF-α和腹压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丁学民老师治疗抑郁症经验。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机郁滞、五脏阴阳气血失和;治疗宜疏导气机为先,结合脏腑气血阴阳盛亏灵活辨治;临床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气滞痰阻、气滞血瘀、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及肝肾阴虚;擅用经方及花类药物治疗。并举验案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之精血亏虚,饮食饥饱无常、气血生化乏源,外感六淫邪毒、耗气伤血损髓,烦劳房劳过度、阴精气血亏损,药毒邪毒损伤、血虚髓枯精竭,久病瘀血阻滞、新血生成不足等6个方面。临床辨证可分为热毒蕴结、肾阴亏虚、肾阳亏虚、肾阴阳两虚4型,用再障系列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临证时应注意首辨病情缓急、注重阴阳互根、因人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14.
李学麟教授认为肝郁证病位在肝,与脾肾等相关,肝郁证的成因绝非情志异常一端,其病机变化不同,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可分为肝郁阳虚证、肝郁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血热证5种证型,治以疏肝解郁为大法,兼以健脾、养血、清热、滋阴,灵活辨证加减,临床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肺癌西医病位在肺,中医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病机为气、痰、湿、血、阴、阳、毒等相互交织,辨证分型以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阴虚型4类为主,配合西医的分型可初步将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腺癌与阴虚毒热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小细胞肺癌与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肺泡细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血两虚证相结合,形成相对应关系,相互借鉴参考,以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6.
曹向黎 《光明中医》2016,(9):1265-126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型、肾阴不足型、肾阳亏虚型、血热内盛型、气滞血瘀型、肝郁化火型、脾虚肿满型)论治(以补气养血升提,滋肾养阴固冲,温肾助阳固冲,清热凉血固冲,活血化瘀止血,疏肝解郁清热止血,健脾利湿化气行水止血)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本病55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升提、滋肾养阴、温肾助阳、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健脾化水,消肿止血的功效,达到安冲止血,使月经量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结合朱文锋教授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并对相应证素赋值,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前瞻性中医四诊调查并建立证素研究数据库,运用SQL server 2005 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证素,运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5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肾〉肝〉心〉肺〉脾,虚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实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痰〉血瘀〉气滞〉阳亢〉热,病位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肝肾同病〉心肾同病〉肺肾同病〉心肺同病〉心肝同病;虚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阴阳两虚〉阴虚血亏,实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痰瘀互阻〉气滞血瘀〉气滞夹痰〉痰热互结,虚实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夹痰〉阴虚阳亢〉阳虚夹痰〉气虚夹痰.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以肾为主,血瘀、痰、阴虚是其主要的病性单一证素;兼杂证素主要为肝肾同病、痰瘀互阻、气阴两虚、阴虚夹痰.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分为肝郁气滞、肾阳虚肝郁、肾阴虚肝郁、痰湿阻滞、脾虚血瘀5个类型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