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急性期救治成功率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存活患者中60%~8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成功的康复治疗离不开康复护理,康复护理与康复治疗相辅相成。本院对3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但仍有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参与社会、家庭的生活能力下降或丧失,这些患者对恢复功能的要求更为迫切。而康复尤其是流程化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急性期均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为患者制订康复治疗计划,主要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手法即促通法(PNF技术)一对一康复训练,2次/d,1h/次,疗程8周。对照组在医生口头叮嘱下自行活动或家属给予被动活动。确定1位康复医师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早期康复治疗无论是运动功能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86例,分为早期康复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早期康复组加用Bobath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BI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6~8周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提高,但早期康复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四大特点,在我国是死亡及致残的首要原因,如何降低生存下来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目前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提前重返社会的有效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 0人 ,对照组 2 0人 ,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进行末经任何指导的自行锻炼。运动功能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90d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明显程度改善 ,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是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独立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尽早对其干预和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科对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躯干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后,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观察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它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和基础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锻练于2d进行,30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明确优于对照组p〈0.05(x^2=6.4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锻练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更早、更好的恢复患肢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观察肢体痉挛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2013年3月-2014年6月本科住院患者584例,分别在病程1、3及6个月时行痉挛MAS评定、NIHSS评定及ADL评定患者的肌张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病程1、3及6个月时,无痉挛与有痉挛患者、轻度痉挛与中重度痉挛患者NIHSS评分、Ba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痉挛对脑卒中患者病程1、3及6个月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负面影响,痉挛越重,神经功能及ADL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该社区2012年4月—2014年7月间的脑卒中患者83例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性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性随访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指导后,观察组进行治疗后Barther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Barther评分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从患者心理护理、保持良好肢体位置、床上运动训练、感觉训练、语言训练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肢功能康复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252位脑卒中偏瘫患者(1个月内),随机分为康复组(T1组,n=84)、康复+针刺组(T2组,n=83)和对照组(C组,n=85)。治疗前(V0)及治疗1个月后(V1)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及生活质量指数分别评估上肢运动能力、认知和ADL能力、QOL。结果:(1)V0期,3组的各项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组的各项功能指标在V1均较V0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3)V1期,T1组及T2组除认知功能外,其它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T1组与T2组之间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上肢的运动功能与患者的ADL及QOL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提高患者的QOL;上肢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的ADL能力及QOL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之一。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收集脑卒中危险因素,并在入院后3~5 d、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发病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保类型、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方案是入院后3~5 d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医保类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病后1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类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方案是发病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时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只有在不同时期关注不同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做到患者全病程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选择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社区进行3个月以上的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和治疗3个月时评估汉化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结果:康复组在康复3个月后,在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改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入组时相比,除躯体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维度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心理功能均有良好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早日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脑卒中恢复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外,并给予心理干预,并分别对两组采用MCMQ和SCL-90进行评分,患者入院第2天和第2个月各评定一次。结果 MCMQ评分,观察组第2个月末面对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回避和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分,观察组第2个月末总评分和各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于进入恢复期后行康复训练,观察组于病后1~3d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两组各训练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9±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4.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重要治疗手段,可明显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