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检查的3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成像资料,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采用腹部相控阵线圈,行轴位、冠状位T1WI和T2WI常规扫描和脂肪抑制扫描。结果应用腹部相控阵线圈检查前列腺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初发型前列腺癌21例,复发型18例,初发型前列腺癌在T2WI表现为正常外周带的高信号内出现低信号结节,复发型前列腺癌在T1WI和T2WI均表现为不规则的等信号团块影。13例病灶局限于包膜内。诊断初发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77%。磁共振诊断复发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1%。结论磁共振易于观察前列腺癌侵犯周围组织情况,是诊断复发型前列腺癌较好的成像方法,但诊断初发型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场强磁共振的使用,磁共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中应用广泛,前列腺癌的磁共振应用主要包括常规平扫、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等。本文综合前些年的磁共振不同方法诊断前列腺癌的文章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疾病是影响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除了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多数患者就诊时常处于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具有重要意义。MRI作为目前公认最佳的诊断前列腺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前列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多参数磁共振利用多参数、多序列、多角度成像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是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标准成像方法。近年来,磁共振扩散成像、定量成像、分子成像及影像组学等多种成像技术都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所应用,这些技术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本文对各类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谢武桃  史建波 《重庆医学》2013,42(3):289-291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68例,均行高场强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结果在68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经高场强MRI检查提示前列腺癌57例,经病理证实46例,即真阳性46例;假阳性11例;真阴性8例;假阴性3例。前列腺癌的高场强MRI诊断准确性为79.4%,敏感性83.1%,特异性72.1%。结论高场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3.0T磁共振T2WI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系统穿刺活检术证实的9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术前超声弹性及MRI T2WI检查数据,结合病理组织学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磁共振T2WI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5.29%、79.41%,特异度分别为70.49%、81.97%,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79%、81.05%,超声弹性成像、磁共振T2WI成像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807,超声弹性成像和MRI T2WI成像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MRI T2WI成像对前列腺癌的检测均具有较高价值,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个体化治疗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5岁以上临床怀疑前列腺癌的38例患者,均行磁共振轴、矢、冠位扫描,运用盆腔相控线圈、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加或不加脂肪抑制技术。结果38例临床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29例经MRI检查提示前列腺癌,经手术病理及随访和临床综合诊断得到证实35例,MRI假阴性6例,无假阳性。结论MRI是前列腺癌及其分期的最有效影像手段,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肿瘤,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早期诊疗极为重要.当前,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分期可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上有较好应用.本文主要对现阶段PCa的磁共振成像实践及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0.35T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该院在2010年5月-2014年10月确诊的9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百分率法,对比经组织活检确诊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疾病,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这两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诊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方面,MRI与组织活检符合率分别为82.6%(57/69)和82.8%(24/29)。另外,在前列腺癌的分期上,MRI分期与临床分期符合率为86.2%(25/29)。结论0.35T MRI对前列腺病变有很大诊断价值,可作为基层医院前列腺病变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多种功能成像(f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经手术、穿刺后病理或临床治疗后证实的5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成像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前列腺癌在DWI图上多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ADC值平均低于(897.4±67.5)×10-6,波谱显示胆碱类化合物(Cho)峰值明显增高,枸橼酸盐(Cit)峰值减低,[Cho+肌酸(Cre)]/Cit比值升高,其平均值为2.75±0.83,动态增强为早期明显强化,时间强化曲线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结论:联合应用fMRI检查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也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定性,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晓强 《海南医学》2013,24(12):1793-1795
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公认较好的前列腺癌无创检测方法。在MRI基础上出现的几种成像方法如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MR波谱成像(MRS)在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文献,本文就这三种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的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MR诊断技术的发展,MR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越来越大,本文全面介绍常规MRI、动态增强MRI、弥散成像、波谱分析等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前列腺癌的MR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虞丹萍 《医学综述》2011,17(23):3575-3577
磁共振成像(MRI)是前列腺癌(PCa)术前检查较理想的方法,在术前分期和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已成为近年来前列腺功能成像的研究热点,DTI可提供PCa早期功能改变的信息,并直观显示前列腺纤维走形。现综述MRI对PCa诊断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DTI对PC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在中央区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病理检查证实为中央区前列腺癌患者的术前MRI图像,包括T2WI、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从而得到中央区前列腺癌的影像特征,计算fMRI在中央区前列腺癌检测中的准确率。结果20例患者前列腺中央区显示完整,fMRI共提示恶性病灶26个,24个与临床病理诊断相符合,其中9个病灶与外周带界限不清,另外2个病灶与病理诊断不符合。1例患者病理检查提示侵犯外周带而MRI显示不明显。MRI功能成脉对中央区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92.31%。结论fMRI能显示前列腺中央区,并能对中央区前列腺癌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其传统筛查及诊断方法价值有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在形态学MRI基础上增加1项或者多项功能学MRI的检查方法,它可以较好地显示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形态学改变,反映一定的组织学成分信息,无创提供组织细胞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功能学信息,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对诊断及评估前列腺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多参数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MRI检查,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9例前列腺癌及4例前列腺增生的MRI征象。结果:23例中,术前MRI诊断前列腺癌19例,病理学检查证实15例,前列腺增生4例,假阳性4例,MRI定性诊断准确率78.9%,术前MRI诊断前列腺境生4例,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讨论:目前MRI是诊断前列腺癌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前列腺癌能够诊断,在术前分期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一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MRI平扫联合应用DWI、MRS、DCE-MRI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85岁中老年男性153例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其中正常前列腺病人联合弥散加权像、波谱分析,疑诊前列腺癌和增生病人联合DWI、MRS及DCE-MRI检查,后行DWI和MRS分析,绘制DCE-MRI感兴趣区时间-信号曲线。统计分析正常前列腺生物学行为、代谢产物特征,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种病变生物学行为、代谢产物胆碱(Cho)、枸橼酸盐(Cit)、肌酸(Cre)的峰值特征及(Cho+Cre)/Cit均值的比较,以及动态增强分析增生和癌变血液动力学特征,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MRI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病例进行穿刺或电切活检比较两者的符合率。结果 30例正常前列腺中央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外周带T1WI呈均匀中等或略偏低信号,T2WI中央区呈中等信号,外周带呈新月形高信号,DWI正常前列腺中央区、外周带信号无显著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前列腺增生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增生病变代谢产物峰值比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代谢产物峰值比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平扫T2WI对前列腺病变显示敏感性高、特异性低,DCE-MRI、DWI和MRS三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各具有特征性表现,平扫联合功能成像DWI、MRS、DCE-MRI可较大程度提高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甚至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PCa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非常关键。目前PCa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但这些方法的诊断效能均较低。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推广运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成为目前公认的诊断PCa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其不仅能够进行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还能进一步预测PCa病理评分,以及指导后续的靶向穿刺及局部治疗。mpMRI对PCa的精确诊断和后续的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其在PCa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预后较差。常规影像学技术对体积较大的进展期胰腺癌肿块的诊断价值较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然而体积较小的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一直存在一定难度, CT、MRI、超声和PET-CT灌注技术可以从功能学角度反映肿瘤组织的微循环特征,在胰腺癌尤其是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多种灌注技术在胰腺癌血流动力学评价方面的研究,为早期诊断胰腺癌尤其是小胰腺癌及其预后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模态MRI检查在前列腺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集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由穿刺活检病理或者外科手术证实)的多模态MRI影像资料(常规MRI、DCE-MRI、DWI和MRS)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多模态MRI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前列腺癌在常规MRI中呈现为T2W1低信号,病灶常位于外周区;DCE-MRI呈现为快进快出样延缓弧线(Ⅲ型);DWI呈现为弥散受阻,ADC值降低;MRS呈现为Cho值显著上升,Cit值显著降低,Cre+Cho和Cit比值上升。结论联合应用DCE-MRI、DWI和MRS行多模态MRI进行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准确度较高,使用多模态MRI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0T 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经穿刺病理证实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3.0T MRI对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DCE)及弥撒加权成像(DWI),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3.0T MRI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经MRI检查发现存在28例前列腺癌,29例为前列腺增生,其他13例,MR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6.32%,准确率为81.43%,阳性预测值为75.68%,阴性预测值为87.88%;前列腺癌患者DCE各参数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者(P<0.05);前列腺癌患者在b值为50、80s/mm2时DWI信号强度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者(P<0.05)。结论3.0T 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较佳,其中DCE参数、DWI信号强度还可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