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全切术中对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0例择期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应用超声刀结合滴水双极电凝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电刀及传统结扎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血清钙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5.7%,低于对照组的14.3%和17.1%,P<0.05,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和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结论:滴水双极电凝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组织周围温度,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血运和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应用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其中将使用精细被膜解剖技术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共41例;将使用传统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79例。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相关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应用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减少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ecurrentl aryngealnerve, RLN)对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95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43例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52例按传统方法对喉返神经行径区进行保护,未解剖喉返神经.结果 解剖喉返神经组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总损伤率为2.3%;未解剖喉返神经组暂时性损伤2例,永久性损伤1例,总损伤率为5.8% (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正确辨认并安全地解剖喉返神经可以预防喉返神经损伤,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改进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156例,以是否暴露喉返神经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不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实验组91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常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实验组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1.09%)。无病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对照组有3例(4.62%)损伤喉返神经,2例(3.08%)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加强了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曹玉根  王克俭 《安徽医学》2008,29(2):155-156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ecurrentl aryngealnerve,RLN)对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95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43例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52例按传统方法 对喉返神经行径区进行保护,未解剖喉返神经。结果 解剖喉返神经组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总损伤率为2.3%;未解剖喉返神经组暂时性损伤2例,永久性损伤1例,总损伤率为5.8%(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正确辨认并安全地解剖喉返神经可以预防喉返神经损伤,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患者分为两组,80例显露喉返神经组和70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两组均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未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并发喉返神经损伤6例,永久性损伤1例;喉上神经损伤5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并发喉返神经损伤3例,均为暂时性损伤;且没有喉上神经损伤病例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有效地减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优越性。方法:200例患者采用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200例采用传统方法行甲状腺手术。结果:甲状腺手术组有2例因热损伤出现暂时性声嘶,均在3个月内恢复;传统手术组出现声嘶并发症6例,均在术后3个月~半年发音恢复正常。结论:正确使用超声刀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渗血,保持术野清洁,有利于对喉返神经的辨认及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时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按照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对照组33例,按“上近下远”原则,血管主干切断、结扎的常规术式结合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甲状旁腺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5例,无永久性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遵循精细化被膜解剖原则,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可降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28例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7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恢复满意。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为甲状腺癌。结论喉返神经损伤多为暂时性损伤。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避免电刀对喉返神经的解剖可有效的防止喉返神经的损伤。再次手术及肿瘤较大时,应紧贴甲状腺固有被膜或肿瘤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9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88例首次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27%和1.14%;9例既往施行过甲状腺部分切除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2.2%,显著高于既往无甲状腺手术史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手术难度增加.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能避免组织残留所致病变复发,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87例甲状腺手术的病人,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3例术中不予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44例术中均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2组病人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人;对照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6例,永久性损伤1例;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损伤程度,且手术安全可行,不会影响病人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37例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18%和2.17%,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明显增高,分别为55.73%和39.34%.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首次手术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较之首次非全切后因组织残留引起病变复发和癌变导致的再次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需在术中精细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纳米碳在c N0期甲状腺癌手术中对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c N0期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未使用纳米碳手术组(对照组)29例,使用纳米碳手术组(实验组)30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中央组(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术后暂时性、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10.00%、3.33%、6.67%;对照组术后暂时性、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31.03%、20.69%、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 N0期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纳米碳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复杂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220例复杂甲状腺开放手术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术中用两针刺记录电极斜行刺入环甲肌,同时用刺激电极刺激气管食管沟,如发现喉返神经,即发出“嘟、嘟”长音,在监视器上显示肌电波形后小心分离,完全解剖出喉返神经至入喉处。结果207例(278条)清晰显示引出肌电波形;13例未引出肌电波形,其中9例系机器和麻醉因素造成假阴性,4例肿瘤浸润环甲肌无法有效插入记录电极。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神经损伤2例,术后1个月内恢复。结论甲状腺复杂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TT)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T)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5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TT组与ST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显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手术切口及手术时间均长于ST组(P0.01),TT组甲状旁腺显露高于ST组(P0.01)。2组患者在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T组患者未发现复发,ST组患者复发率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方式中,TT与ST在手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面差异无明显不同,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TT组优于ST组,TT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静脉应用类固醇激素以保护喉返神经功能的可行性。方法该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2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05例,对照组121例。实验组手术开始后及手术后两天连续经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d,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手术前后喉镜检查观察声带活动情况,评价主观发音质量改变,并记录喉返神经麻痹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共计显露152条喉返神经,手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平均恢复时间(19.33±11.59)d,对照组共计显露174条喉返神经,手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平均恢复时间(99.00±36.12)d,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暂时性神经损伤恢复时间统计学意义低于对照组,P=0.01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类固醇激素有利于缩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陈学斌 《中外医疗》2010,29(26):87-87
目的 观察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后神经损伤情况,探讨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97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其中喉返神经显露组193例,来显露组104例;比较2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显露组3例(1.55%)出现暂时性的的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恢复;未显露组6例(5.77%)出现神经损伤,其中3例出现暂时性的的声音嘶哑,1例出现呼吸困难,术后6个月恢复,2例出现永久性声音嘶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降低其损伤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甲状腺手术,特别2次手术易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医患矛盾,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探讨如何避免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010年共收治40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手术方式分两组.A组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B组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未出现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3%.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手术组,喉返神经出现永久性损伤率2%,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12%.结论 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中有计划显露喉返神经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3例,其中暂时性损伤2例,永久性损伤1例.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正确辨认并安全地解剖喉返神经可以预防喉返神经损伤,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微创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红  葛家华  何云 《重庆医学》2008,37(14):1563-1564
目的探索利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微创手术中解剖并保护喉返神经,避免其损伤导致术后声嘶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对比利用超声刀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微创手术650例中解剖并保护喉返神经和未解剖喉返神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者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手术效果。结果650例甲状腺微创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590例,1例因热损伤出现暂时性声嘶,1周后恢复,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声嘶并发症;未解剖喉返神经60例,术后出现声嘶并发症4例。其中3例在术后6个月至1年声嘶恢复正常,1例因5年前行对侧甲状腺手术,此次手术后出现声嘶、呼吸困难,1年后声嘶、呼吸困难未好转,行声带部分切除以解决呼吸困难。结论利用超声刀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微创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是可行的;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并保护与未解剖喉返神经出现的术后并发症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