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明晰中缅边境男性青少年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社会支持现状,比较两地男性青少年新型毒品滥用者社会支持现状。方法:于2017年在德宏州陇川县戒毒所及瑞丽市戒毒所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皆为25周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或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混合使用者,共纳入102人,主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社会支持的测量,并收集基本的人口学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青少年新型毒品滥用者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国边境男性青少年新型毒品滥用者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总分的得分均要高于缅甸籍(P<0.05)。中国籍青少年新型毒品滥用者主观支持得分受文化程度影响(P<0.05),支持利用度受户籍类型以及家庭成员数影响(P<0.05),总分情况受年龄及婚姻状况影响(P<0.05);缅甸籍青少年新型毒品滥用者客观支持得分受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及是否接受毒品/艾滋病知识培训的影响(P<0.05);主观支持得分受户籍类型及婚姻状况影响,总分受家庭收入的影响(P<0.05)。结论:中国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好于缅甸籍。对缅甸籍需要加强经济上的支持以及毒品/艾滋病知识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对男性滥用者人格的影响.方法 164例男性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和103例健康男性(健康对照组)填写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比较.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甲基苯丙胺滥用者的内外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及说谎(L)分数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苯丙胺可导致滥用者出现明显的人格缺陷,治疗时应加强人格干预,重建健康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点、家庭环境模式,及其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方法:以16—19岁初次吸毒海洛因依赖者60例为研究组,同年龄段在校就读学生6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艾森克人格(成人)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SPSS11.0统计进行均数、χ^2t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青少年海洛因依赖者多为内向不稳定型(21例)、高精神质(7.13±3.21)、高神精质(14.29±5.91);其家庭环境亲密度(5.49±2.29)、成功性(5.18±2.19)、知识性(4.07±1.83)、娱乐性(4.36±2.18)、组织性(5.14±2.22)、道德性(5.24±1.81)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庭环境亲密度和组织性与人格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人格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组织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冰毒”)滥用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94例冰毒滥用人员进行测查。结果:被调查者男性居多,为134例(69.07%)。平均年龄34.1a±s7.5a。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共149例(76.80%)。职业以无业者居多,为178例(91.75%)。滥用的毒品以冰毒为主,但该群体中还有部分人员滥用其他毒品,如海洛因,氯胺酮(“K粉”)等。滥用冰毒人员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等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而有恒性和实验性则显著高于常模。男性滥用者在乐群性,敏感性,独立性和自律性等均显著低于女性滥用者。结论:冰毒滥用人员有其特异的人格特征,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在对该人群进行脱毒治疗,管理教育,心理康复时,应充分考虑到其特异的人格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沟通和交流,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该群体对药物滥用的阈值,防止或减少吸毒行为的反复发生,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5.
何佩佩  刘新民  李秀 《中国当代医药》2013,(28):165-166,169
目的了解新型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新型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康复和脱毒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O)、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分别对213例新型毒品依赖者进行测验和比较。结果①新型毒品依赖者SCL-90总均分与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②新型毒品依赖者的SCL-90总均分与神经质、精神质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③神经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是新型毒品依赖者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结论新型毒品依赖者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群差,神经质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个体不良个性的矫正,调整新型毒品依赖者的应对方式,可能更有益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新型毒品滥用人员的原因分析和临床分期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型毒品(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原因及临床分析。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选取本所613例新型毒品滥用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追求欣快刺激及性快感、好奇、满足对药物渴求、为挣钱性交易、缓解烦恼抑郁情绪等,是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新型毒品滥用后戒断症状呈阶段性变化。结论:男性以追求欣快刺激及性刺激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女性以性交易挣钱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吸食新型毒品可出现四个期:即精神兴奋期,透支疲劳期,失落期,恢复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stimulants,ATS)滥用者的人群特点及滥用特征。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地区339名ATS滥用者进行面谈,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毒品滥用史。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ATS滥用者平均年龄为35.5a±s8.9a,其中男性占65.2%,初中及以下文化占65.5%,已婚者(包括同居)占35.1%,无业者占49.6%;(2)滥用的主要物质是冰毒(95.9%),其滥用方式主要为烫吸(92.6%),平均滥用频率为5.0(18.0)次/月;(3)临床表现:滥用ATS后最常出现的症状为失眠(83.2%)、口干(77.9%)及兴奋(77.6%),滥用ATS后曾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者占63.7%,其中最常见的为听幻觉(45.1%)、思维紊乱(39.8%)及妄想(38.1%)。结论:上海地区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多数无稳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较低,滥用后出现明显躯体及精神症状,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社会心理相关因素的特征,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5例服农药自杀未遂者(患者组)及60名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被试进行特质焦虑量表(TAI)、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评估其相关心理因素;同时对所有被试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测评,评估其相关社会因素。结果患者组在TAI及CES-D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组在EPQ各子量表中P(精神质)和N(神经质)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子量表E(内外向)和掩饰性(L)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组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焦虑、抑郁、人格特征不稳定、社会支持不足及应对方式不良与服农药自杀未遂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为甲基苯丙胺滥用者的性功能康复和脱毒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毒品使用相关情况问卷、性行为情况问卷、男性性功能量表(MSFI)分别对191例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MSF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平均年龄为(30.37±7.88)年,第一次吸毒平均年龄为(24.29±8.04)年。2甲基苯丙胺滥用者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6.02%),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3对74例甲基苯丙胺访谈结果显示:初期对男性性欲、性接触时间有增强作用;4MSFI结果显示,甲基苯丙胺滥用者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性功能的损害程度与滥用毒品总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首次吸毒年龄较小、多物质滥用者居多。甲基苯丙胺初期对男性性欲、性接触时间有增强作用,但长期滥用后将造成性功能损害,且吸毒总量对性功能损害程度是加重因素,治疗时应加强对甲基苯丙胺滥用者性功能损害康复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事件影响特点、渴求度水平及其关系。方法:2017年2月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事件影响量表、渴求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强戒者的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均存在差异;女性强戒者的年龄、毒品滥用年限与渴求度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洛因强戒者的渴求度得分高于新型毒品者;事件影响的回避性、警觉性均与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均存在正相关;以渴求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使用年限,非理性信念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共解释渴求度45.1%的变异。结论: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者存在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的差异,事件影响与吸毒者的非理性信念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女性强戒人员对毒品的渴求度受其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滥用年限及其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可从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特点出发进行分类戒治以降低其毒品渴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的人格特征。方法: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201例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进行测查。结果:被调查对象男性居多(124例占61.7%),平均年龄32.9a±s8.7a(最小年龄19a,最大年龄51a)。滥用者的职业涉及多种行业,以无业者(50.8%)和私营/个体劳动者(15.6%)为主。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场所主要集中在自己家中(87.6%),滥用毒品的种类除以海洛因为主外,该群体中的部分人还有“冰毒”、镇静催眠药、摇头丸等滥用的行为/经历。该人群的人格特征中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5个因素评分高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而聪慧性、实验性、独立性、怀疑性低于常模(p〈0.05)。两性比较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6个因素评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北京地区静脉注射海洛因人群有其特异的人格特点,在对该人群进行脱毒治疗、心理康复时,应考虑人格特征因素,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提高该群体药物滥用的阈值,防止或减少吸毒行为的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105例社工的人格特征、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被试上海市社工人格特征与中国成人有显著差异,EPQ-E分值高、EPQ-N分值低、EPQ-L分值低;被试上海市社工SDS总分(33.93±8.43)分,SAS总分(30.72±7.52)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无显著差异。社工工作年限与SAS总分呈负相关,与EPQ-E呈负相关,与EPQ-L呈正相关。不同服务对象社工在SDS评分、EPQ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青少年组在SAS评分明显高于矫正组、禁毒组。结论:年轻社工容易出现工作枯竭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服务于青少年的社工的焦虑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3.
谢琴红  刘润  何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4,(19):2928-2930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人格、家庭环境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解成年男性吸毒原因、提高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450名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45份。对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EPQ、FES-CV得分进行分析;并将其FES-CV得分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得分的因素;对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人格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典型精神质(P)特质的发生率最高,为41.6%(185/445);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在FES-CV中家庭矛盾性和控制性上得分高于中国常模,在家庭亲密度、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和娱乐性上得分低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个体文化程度及父母文化程度的被试者在EPQ的P、神经质(N)、掩饰性(L)特质维度和FES-CV量表所有维度上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EPQ的内外向(E)特质维度上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P特质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环境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E特质与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控制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家庭环境维度相关不显著;N特质与家庭环境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环境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L特质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矛盾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以提高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84例格雷夫斯病患者自我和谐及个性调查,探讨格雷夫斯病患者心理特征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84例格雷夫斯病患者进行SCCS和EPQ调查,对个性、自我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刻板性进行分析。结果SCCS:自我和谐高分值人数占总数22.9%,自我经验不和谐与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灵活性及刻板性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EPQ:男、女性患者中E量表分明显低于常模P<0.05,P和N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和P<0.01。男、女性格雷夫斯病患者之间比较发现,E量表分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N量表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与格雷夫斯病发病有关联的生活事件发生描述者为64.4%。结论在格雷夫斯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人格和自我和谐性的差异。因此,维持各种自我知觉的一致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做好自我和谐调试对格雷夫斯病的协同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心理危机干预在戒毒人员接受延长戒毒期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戒毒人员在接受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感受,探讨运用系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保证戒毒所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供有力措施。方法:自拟《戒毒人员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08年6月-2008年8月在所的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负面情绪反应程度,之后进行第一阶段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第二周再评估,再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第四周进行第三次评估。结果:287例被调查者中男205例(71.4%)、女82例(28.6%),平均年龄32.95±7.37a。焦虑、抑郁分布情况:第一次调查:无情绪焦虑者12例(4.2%),严重焦虑78例(27.2%)。无抑郁情绪表现者仅为1例(0.3%),而严重抑郁达到202例(70.4%)。第三次调查,无情绪焦虑者282例(98.3%),严重焦虑者为0。无抑郁情绪表现者为256例(89.2%),而严重抑郁仅为1例(0.3%)。对延期戒毒期限的认识:①认为延期利大于弊:第一次调查:2例(0.7%),第三次调查:128例(44.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86.457,P〈0.001)。②认为对戒除毒瘾有作用:第一次调查:4例(1.4%),第三次调查:236例(8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2.036,P〈0.001)。③认为对保持操守有作用:第一次调查:6例(2.1%),第三次调查:136例(47.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00.696,P〈0.001)。结论:运用此系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由于一个事件引发一个群体心理应激反映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平远县的中学生情绪行为及人格特质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方法运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方式对平远县4所中学的1500名中学生的情绪行为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对其最终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性别和年级不同的困难问卷(SD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结果有很明显的差异,平远县的中学生的SDQ困难因子得分比较高,SDQ因子和中学生的人格特质有相关性。结论平远县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够乐观,需要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海洛因戒毒者状态-特质焦虑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洛因戒毒者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海洛因戒断的心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使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成都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60名海洛因戒毒者进行调查。结果:海洛因戒毒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一般男性人群;海洛因戒毒者的EPQ—E、EPQ—N、EPQ—L与一般男性人群有显著差异。EPQ各维度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其中EPQ—N与状态焦虑的相关性显著(r=0.608),且进入了回归方程,能预测状态焦虑33.0%的变异量;EPQ—N与特质焦虑的相关性显著(r=0.720),且进入了回归方程,能预测特质焦虑50.1%的变异量。结论:海洛因戒毒者的状态一特质焦虑与人格因素显著相关,其中EPQ—N与特质焦虑的相关性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下不同性别海济吲依赖并的心理健康水平存成毒次数上的变化规律,为不同性别戒毒并的心理门磺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一般情况凋查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礼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86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验。结果(1)海洛冈依赖者SCL-90各冈子分湿著高于常模(P〈0.001)。(2)男性首次戒毒者SCL-90各因子得分较低,然后随着戒毒次数呈现高低交替的波动性变化,而女性戒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埘平稳。(3)人格是影响男性戒毒者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女性戒毒者,人格、应埘方式和年龄三种渊素影响差别不明显。结论戒毒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对男性戒毒者,要加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尤其要关注其人格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