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妊娠中期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生化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对孕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作用。方法对孕中期(14~20w)妇女进行上述三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经过软件计算风险,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部分因素,如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加以分析校正,对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行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及B超进行确诊。结果 1965例孕妇中,发现唐氏综合征2例,神经管缺陷1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βHCG和uE3三项血清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严重先天性缺陷儿的宫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筛查结果高危孕妇应进一步行羊水染色体或B超检查确诊,以减少缺陷儿出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对孕中期妇女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wme,DS)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作用。方法对孕14—20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过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及B超进行确诊。每例受检孕妇追踪到出生。结果4121例孕妇中,发现DS3例,其它胎儿异常6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Free—βhCG二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作为筛查胎儿先天缺陷可行,能降低先天缺陷患儿出生率2.81‰。  相似文献   

3.
孕中期产前筛查298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孕中期妇女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孕14-20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合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过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进行确诊。结果2989例孕妇中,共筛出唐氏征高危131例,其中100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发现21-三体综合征1例,发现18-三体综合征1例,其它胎儿染色体异常18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βhCG二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作为筛查胎儿先天缺陷可行。能降低先天缺陷患儿出生率6.3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βhCG)、游离雌三醇对孕中期妇女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价值。方法对孕14~21w妇女进行上述三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过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及B超进行确诊。每例受高危筛查孕妇追踪到胎儿出生。结果 9137例孕妇中,阳性率5.94%。筛查出DS高危365例,阳性率3.99%胎儿神经管畸形高危85例,阳性率0.93%,18-三体综合征高危93例阳性率1.02%,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及B超进行确诊4例。低危中发现唐氏综合征1例。结论利用孕妇孕中期三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胎儿先天缺陷产前筛查尤其是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及胎儿染色体异常等筛查,是重要有效手段之一;产前筛查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Free-β-hCG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对孕中期7121例孕妇进行唐氏筛查,427例孕妇血清Free-β-hCG MoM≥2.5(其中MoM≥3.5,184例;MoM≥5.0,58例)。收集妊娠结局资料进行分析,Free-β-hCG MoM在中位数周围的孕妇为对照组。结果Free-β-hCG MoM≥5.0,≥3.5,≥2.5三组中,胎膜早破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需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特别护理的婴儿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MoM≥5.0组中,出生婴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4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ree-β-hCG升高的孕妇处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高风险中,对孕中期Free-β-hCG MoM≥2.5孕妇增加监护的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2180例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孕早期“B”超及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检测的联合筛查,以提高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率。方法对孕早期(11-13^+6)孕妇进行“B”超胎儿颈项部透明层厚度(NT)的测定以及孕中期(14-20^+6W)孕妇进行甲胎蛋白和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加以风险校正,NT≥13mm或血清筛查大于1/275为筛查高危,对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得出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随访追踪每例筛查孕妇直至胎儿出生。结果筛查2180例孕妇,孕早期“B”超检出NT高危49例;孕中期母血清检测唐氏高危130例;发现唐氏综合征2例;多发畸形2例;心脏畸形2例,其它异常5例。结论通过孕早期检测胎儿NT可以尽早发现唐氏高危,再结合孕中期母血请标志物检测进行唐氏筛查可以扩大筛查面,对产前筛查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母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 HCG)在孕中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NTD)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DELFIA)双标记抗体对孕妇血清AFP和Free-β HCG进行检测,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生育史等因素,采用Perkin Elmer公司配套产前筛查分析软件2T-Risk(2T)估算风险概率。结果在20 784例孕中期妇女中,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高危筛查阳性率分别为4.0%、0.8%和1.6%。经细胞学核型分析25例确诊为染色体异常,另外29例经四维彩超检查证实为神经管缺陷(NTD)。结论孕中期母血清二联(AFP,Free-βHCG)是较可靠的无创性的产前筛查方法,对减少唐氏儿和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极大的帮助,但应提高实验室操作质量和风险评估软件的质量,尽量减少假阴性的发生率,减少或杜绝漏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对孕中期妇女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作用.方法对孕15w~19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过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及三维彩超进行确诊.结果6746例孕妇中,发现DS 2例,18-三体综合征2例,其它胎儿异常24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Free-βhCG二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作为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优选项目;在孕中期用AFP、Free-βhCG检测还可以筛查神经管缺陷(NTD),18-三体综合征等其它胎儿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孕妇血清(AFP/Free-β-hCG)二联法筛查在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法对9338例孕周15~20+6周的孕妇进行血清AFP和Free-β-hCG浓度的检测,并结合孕周、体重、年龄等因素,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9338例孕中期孕妇中,阳性率为4.7%(437/9338)。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262例,阳性率2.8%,神经管缺陷高风险119例,阳性率1.3%,18-三体高风险56例,阳性率0.6%。结论利用孕妇孕中期两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可以有效地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0.
孕中期先天缺陷产前筛查44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对孕中期妇女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作用.方法对孕14~20w妇女进行上述2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过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及B超进行确诊.每例受检孕妇追踪到出生.结果 4426例孕妇中,发现DS 1例,18三体综合征2例,其它胎儿异常14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Free-βhCG 2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作为筛查胎儿先天缺陷可行,能降低先天缺陷患儿出生率3.6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结合软件分析,进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无创伤性筛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4316例15w~20^+6w孕妇血清中AFP和B—HCG浓度,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使用复旦张江公司提供的贝喜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软件计算风险率。对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并对高风险妊娠跟踪随访至胎儿出生后。结果共筛查出高风险473例,其中经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7例,其它染色体异常2例。结论使用孕中期母血清AFP/f-βHCG双联法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妊娠进而行产前诊断是减少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预防和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4230例孕15周至20周的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取孕妇血清检测AFP、β-HCG和E3,应用MACIEL产前筛查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风险值,对高风险孕妇建议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在筛查的4230例孕中期孕妇中,筛查出高危孕妇372例,阳性率为8.79%,其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262例,18-三体高风险11例。结论孕中期妇女血清学产前筛查是筛查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血清学产前筛查的实际效果。方法孕早期4297例孕妇采用PAPP-A+free-β-hCG血清标志物进行产前筛查,孕中期28490例孕妇采用free-β-hCG+AFP+uE3三联血清标志物进行产前筛查,筛查结果应用Lifecycle.3.0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及18三体危险概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或脐血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孕早期高风险孕妇157例,产前确诊唐氏综合征患儿3例,孕中期高风险孕妇1978例,确诊唐氏综合征患儿15例,18三体5例,13三体1例。在本研究中孕早期的筛查假阳性率为3.34%,而孕中期组假阳性率为6.74%,明显高于孕早期组(P〈0.01),假阳性率下降了50.45%。结论孕早期筛查模式要优于孕中期,孕早期接受筛查可显著降低参加产前诊断人数,避免了不必要的胎儿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对孕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作用。方法 对孕中期(15-20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经过软件计算风险,对可能影响结果的部分因素,如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加以分析校正,对高风险孕妇,建议进一步行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及B超进行确诊。结果 3268例孕妇中,发现唐氏综合征3例,神经管畸形2例,死胎4例,其他胎儿异常2例。结论 孕中期血清AFP、F-βHCG二项血清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作为筛查胎儿先天缺陷,尤其是胎儿染色体三体、神经管畸形有效可行。筛查结果高危孕妇应进一步行羊水染色体或B超检查确诊,以减少缺陷儿出生。  相似文献   

15.
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检测60例孕28-34周早产孕妇(病例组)和30例于孕31-34周采血的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直线相关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关系(早产病例组r=-0.696,P〈0.01;正常对照组r=-0.733,P〈0.01),早产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会增加分娩早产小于胎龄儿(SGA)的危险,尤其是早产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1.0μmol/L时分娩SGA的可能性明显增加(χ^2=8.579,P=0.003)。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受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早产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会显著增加分娩小于胎龄儿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AFP、β-hCG的浓度,结合孕周、年龄、体重等因素,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进行确诊。结果3216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DS)高危共137例,占4.38%,其中101例进行产前诊断发现唐氏综合征1例,漏筛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例。神经管缺陷(NTD)筛查高危96例,占3.07%,全部进行B超确诊,发现神经管缺陷4例。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是减少先天性缺陷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进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无创伤性筛查。方法采用金标定量系统对孕中期(14-22w)妇女进行AFP、Free-β-HCG检测,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专用软件进行分析校正,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羊膜腔穿刺,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接受筛查的1568名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04例,占筛查总数的6.63%。其中62例接受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占高危孕妇的59.62%。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4例,占高危孕妇接受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的22.58%。结论利用孕妇血清AFP、Free-β-HCG进行孕中期胎儿无创伤性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进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症的无创伤性筛查。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对孕14~20w孕妇血清AFP、Free-β-HCG、的浓度进行检测,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进行父母做染色体检查及胎儿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接受筛查的780名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为49例,筛查阳性率为6.28%,其中29例接受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占高危孕妇的59.18%,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8例,占高危孕妇接受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的27.58%。结论利用孕妇血清AFP、Free-β-HCG进行孕中期胎儿无创伤性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和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海口市以及周边地区孕中期孕妇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产筛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海口市以及周边地区5878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原装试剂,经贝克曼UniCel DxI 800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采用贝克曼-腾程产筛分析软件计算,将其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高危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民族、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高危比例。结果 5878例孕中期孕妇中共检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患者436例(7.42%),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患者9例(0.15%),神经管缺陷高风险患者100例(1.70%);年龄30~35岁和≥35岁唐氏综合征高风险高于其他年龄段,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0岁和≥35岁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大于其他年龄段,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三体高风险率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户口孕妇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率大于农村户口孕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户口孕妇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大于城镇户口孕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户口孕妇和农村户口孕妇18-三体高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口地区孕中期孕妇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率高于神经管缺陷和18-三体综合征,不同年龄、不同户口的孕妇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差异比较明显,不同的人群要着重做好相应的孕期教育,干预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从而提高我国的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0)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在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26例孕中期孕妇血清AFP和f-βHCG浓度,结合母龄、孕周和体重等因素,用筛查软件计算风险系数,对DS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神经管缺陷(NTD)高危孕妇行B超检查。结果:筛查的1026例孕妇中,DS高危孕妇64例,阳性率6.2%,NTD高危孕妇9例,阳性率0.88%。在高危孕妇中发现4例胎儿染色体异常,1例经B超检查确诊为神经管畸形。两组异常胎儿染色体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35岁或35岁以上孕妇组胎儿异常发生率高于35岁以下孕妇组(P〈0.01)。结论:利用DS筛查结合B超产前诊断,能够提高胎儿先天性缺陷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