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诊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替普酶组32例和尿激酶组30例,阿替普酶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组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心电图ST段回落率等。结果:阿替普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比尿激酶组的70.0%更高,P<0.05;阿替普酶组的心电图ST段回落率高于尿激酶组,P<0.05;两组溶栓后30 min的血管再通率差异不明显,P>0.05,阿替普酶组溶栓后60 min、90 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P<0.05;阿替普酶组治疗7 d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尿激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的效果更优,有助于快速开通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促进心功能改善和ST段回落。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与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学刚  芦颜美  郭敏  陈敏  李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98-2700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4例,其中接受溶栓治疗93例,直接PCI治疗12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相关指标(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学CK峰值、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主要心脏事件、严重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发病至入院时间、梗死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再通率71.0%,PCI组再通率96.7%,P<0.05;CK峰值溶栓组(2474.1±1481.2)U/L,PCI组(2808.7±1952.6)U/L,P>0.05;溶栓组入院期间再梗死7例(7.5%),PCI组再梗死2例(1.7%),P<0.05;严重出血溶栓组5例(5.4%),PCI组2例(1.7%),P>0.05;左室舒张内径溶栓组(52.1±4.8)mm,PCI组(51.5±4.1)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溶栓组51.3±7.1,PCI组55.3±6.6,P<0.05;住院期间发生心衰溶栓组15例(16.1%),PCI组8例(6.6%),P<0.05;病死溶栓组11例(11.8%),PCI组6例(5.0%),P>0.05;平均住院时间溶栓组(18.2±5.5)d,PCI组(12.5±5.0)d,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能使梗死相关血管达TIMI3级血流的比例更高,更好地保护心功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AMI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75例患者直接行冠脉造影术和梗死相关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组) 57例行静脉溶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梗死后冠脉再通率、心绞痛发生率、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急诊PCI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天数、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总病死率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MI患者采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能及时有效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实现心肌再灌注,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其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28例AMI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观察组行PCI治疗,对照组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ST段回落情况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0d内病死率3.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6%、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再通率96.9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76%、23.17%和53.05%(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2.15±5.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21±7.73)%(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45.73±6.64)mm、ST段抬高总和(0.03±0.02)和住院天数(12.46±6.1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9±5.82)mm、(0.16±0.08)和(16.23±8.42)d(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将42例STEMI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分析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溶栓成功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就改善程度来讲,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好,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更小,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STEMI者,开展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强,能全面改善患者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6.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6mo。治疗前及治疗6mo末采用超声心动图超声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等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mo末两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及等容舒张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及E/A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E/A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缬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逆转扩大的左心室;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51-1853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心电图变化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ASTEMI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8.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段偏移、Q波时、Q波/R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V、LVESV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ASTEMI患者,能显著改善心电图,促进血管再通,提升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头晕、恶心、腹痛、便秘)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水平较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0.00%)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冠心宁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的影响。方法:选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9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冠心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 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5 d分别用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FS)、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随访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 d和15 d心功能及左室形态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15 d优于7 d(P均<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对照组7 d心功能及左室形态改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15 d后才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0.5~6个月心力衰竭(级以上)、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效防治AMI后LVR,较快改善AMI后心功能的恢复,并可降低近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冠心病PCI术后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术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术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第1天及12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重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8.34%)明显低于对照组(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左室重构具有更强的改善及逆转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黄进  王瑛洁 《现代康复》1999,3(12):1466-146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再通对立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把82例AMI静脉溶栓的病人分为再通组48例,未通组34例,在AMI发病后(6±51)月,用心脏彩超对不同部位室壁运动、室壁厚壁、左室射血分数(1.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等观察,结果:前壁心肌挺塞两组间室壁运动幅度、梗塞区的室壁厚度有显性差异(P<0.01),而下壁心肌梗塞二组间无显性差异(P>0.05),左室形态与功能差异显(P<0.01)。结论:AMI早期再可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及延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左室重构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首次AMI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急诊PCI治疗组60例、延迟PCI治疗组50例,单纯药物治疗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行急诊PCI或延迟PCI治疗.测定治疗后24 h、7d、4周的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梗标志物等指标;于治疗后1周、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超声心动图指标;于治疗后2周行24h动态心动图检查,分析其窦性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心率变异(HRV)指标[24 h平均R-R间距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结果 (1)两治疗组PCI治疗后7d、4周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1);急诊PCI治疗组血清NT-poBNP、hs-CRP水平低于延迟PCI治疗组(P均<0.01).(2)治疗3个月后,两PCI治疗组的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均低于对照组,急诊PCI治疗组LVEF高于延迟PCI治疗组、LVEDD低于延迟PCI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两PCI治疗组2周后TS、SDNN、SDAN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急诊PCI治疗组TS、SDNN、SDANN均高于延迟PCI治疗组、TO低于延迟PCI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CI可有效恢复心肌灌注,改善左室功能、左室重构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利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的发生;急诊PCI效果优于延迟P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中冠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比较两组术后即时造影检查结果、术后校正TIMI帧数、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术后2hST段回落程度及住院期间的出血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7 d、30 d、90 d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术后90 d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时造影、校正TIMI帧数、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到达峰值时间、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90 d 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30 d、90 d的左室EF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给予冠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左室功能和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14.
胡三提 《临床医学》2020,40(5):84-8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其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急诊PC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情况及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有效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急诊组和对照组各30例。急诊组患者在急诊科进行溶栓,对照组入院后溶栓。两组均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入,比较两组冠脉再通率、病死率及治疗3周时的心功能等情况。结果:急诊组冠脉再通率、心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病死率和出血并发症方面无差别,两组均无一例死于出血和再灌注心律失常。结论:在急诊科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塞疗效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张文  周丽  钟远慎 《全科护理》2021,19(29):4104-4106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对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6月于医院行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82例冠心病病人,按电脑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病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入路PCI术病人实施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可明显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麦合用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43例,分为应用参麦、川芎嗪注射液组(治疗组)及未用参麦、川芎嗪注射液组(对照组),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并通过心脏彩超检测两组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与本组治疗后1周及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与本组治疗后1周及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麦、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抑制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探讨普佑克溶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新郑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普佑克溶栓治疗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心功能、血脂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载脂蛋白A-Ⅰ(Apo 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明显更低(P 0. 05)。研究组B型脑钠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明显更高(P 0. 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 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 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200,P 0. 05)。结论 普佑克溶栓治疗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冠脉再通、降脂调脂作用,可有效改善ST段抬高型AMI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防止心室重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ASTEMI患者11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应用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P<0.05);溶栓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波时间、Q波/R波、ST段偏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d后,观察组LVESV、LV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的16.38%...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根据手术时间被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下降,但急诊组术后明显低于择期组,而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上升,但急诊组术后明显高于择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心输出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介入治疗,可有效预防再梗死和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和预后,其中急诊PCI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