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34例中,治愈28例(51.1%),好转5例(46.5%),无效1例(2.3%),总有效率97.7%。7例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及鼻腔清理而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及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经保守治疗无效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77例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7例中治愈155例(87.6%),好转20例(11.3%),无效2例(1.1%)。总有效率98.8%。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鼻腔粘连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术后随访及综合治疗影响手术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样本来源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参与诊治的6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以不同护理模式分组,参照组中纳入33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中纳入33例行护理干预,比较统计两组组间数据。结果: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计算有效率、鼻窦鼻腔评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在行鼻内镜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借鉴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五味消毒饮冲洗液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的临床疗效及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Ⅱ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治疗组用自拟加味五味消毒饮冲洗液冲洗术腔,对照组以常规的西药冲洗液冲洗术腔,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鼻腔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前结束治疗病例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方加味五味消毒饮冲洗液鼻腔冲洗液,进行鼻腔冲洗能缩短鼻黏膜修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鼻腔粘连对疗效的影响及造成粘连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19例(194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分析鼻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对疗效的影响及粘连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6个月119例(194侧)患者均获随访,其中治愈率为84.02% (163/194),无效率为15.98% (31/194);术后粘连17例,其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占35.29% (6/17),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占17.65%(3/17),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占5.88% (1/17),筛窦腔黏膜闭塞占41.18%(7/17).Ⅰ型治愈率稍高于Ⅱ型治愈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高于Ⅲ型治愈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9,P<0.01);Ⅱ型治愈率高于Ⅲ型治愈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P<0.01);术后鼻腔粘连与病变的程度、中鼻甲的合理处理、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是否及时随访等,与术后粘连的发生率有关(P <0.05或P<0.01).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效果好,但术后患者鼻腔病变程度、中鼻甲处理是否合理、手术熟练程度及是否按时随访是影响疗效和粘连的相关因素,充分认识影响其疗效和粘连的相关因素,对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技巧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薛麦富 《现代保健》2012,(12):48-49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对术腔黏膜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术后用O.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2次/d,持续6~8周;对照组50例,术后不行鼻腔冲洗,其余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手术3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9%氯化钠注射液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可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促进分泌物的排除,对促进术腔黏膜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耳鼻喉科所收治的70例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采用鼻内镜手术;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独臂两组患者6个月时的临床疗疗效,以及不同临床分型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7%),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I型与I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III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分型越高,疗效越差,应当按照临床分型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早期干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无鼻腔填塞与填塞的疗效,探讨术后无鼻腔填塞的可行性.方法 将82例1,2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填塞组(44例,75侧)和填塞组(38例,65侧),两组患者均采取术前抗炎、降压等治疗,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比较两组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黏膜水肿程度、疗效、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出血量、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填塞组术后VAS明显低于填塞组[(2.46±0.54)分比(5.49±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填塞组与填塞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黏膜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填塞组术后1个月黏膜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填塞组[(1.32±0.63)分比(3.52±0.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填塞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无填塞组明显增加.结论 对1,2型慢性鼻窦炎患者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无明显出血时,可以不行鼻腔填塞,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34例中,治愈28例(51.1%),好转5例(46.5%),无效1例(2.3%),总有效率97.7%。7例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及鼻腔清理而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及复发。  相似文献   

10.
李经超 《医疗装备》2021,(4):116-1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和试验组(50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及生命质量。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试验组嗅觉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鼻腔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燕  李宣 《现代保健》2012,(20):106-10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手术结果,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治愈98例(74.2%),好转30例(22.7%),无效4例(3.1%),总有效率为96.9%,无严重手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视野清楚、直视下操作、病灶清除彻底、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新  李达  王军 《现代保健》2011,(14):28-29
目的探讨鼻内全组筛窦开放术对前组筛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近年来107例(130侧)行鼻内窥镜手术的I型2期和Ⅱ型2期慢性鼻窦炎病例完整临床资料,按术中后组筛窦开放与否分为实验组(全组筛窦开放组)43例(55侧)和对照组(前组筛窦开放组)64例(75侧),分析1年后随访鼻内镜检查的影像资料,分别对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进行疗效评估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下全组筛窦开放治疗前组筛窦炎疗效优于行单纯前组筛窦开放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瑛 《现代保健》2014,(34):37-38
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0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内镜方法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鼻内镜手术的5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1997年海口诊断标准,其中Ⅰ型(不伴鼻息肉)318例(A组),Ⅱ~Ⅲ型(伴鼻息肉)258例(B组),再分别将每组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按照单、双号分入两组:治疗A组159例和对照A组159例,治疗B组129例和对照B组129例.治疗A组和治疗B组于术前开始服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不服用任何黏液促排剂.四组患者随访1年,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症状的主观评估,通过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进行鼻腔黏膜变化与转归的客观评价,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治疗A组与对照A组比较,术后4,12,24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5.23)分比(16.21±5.78)分、(6.24±4.05)分比(10.36±4.77)分、(5.08±3.35)分比(6.23±4.10)分](P<0.05),术后48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与对照B组比较,术后4,12,24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4±6.28)分比(17.62±5.98)分、(8.08±5.56)分比(12.59±5.70)分、(6.12±4.80)分比(8.79±5.04)分](P<0.05),术后48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治疗A组与对照A组比较,术后4,12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4±1.96)分比(5.82±1.74)分、(3.03±1.87)分比(5.08±1.96)分](P<0.05),术后24,48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与对照B组比较,术后4,12,24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1.99)分比(7.52±2.04)分、(4.80±2.12)分比(6.92±1.57)分、(2.53±2.32)分比(4.12±1.72)分](P<0.05),术后48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愈合情况:治疗A组治愈率98.11% (156/159),对照A组治愈率87.42% (139/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鼻窦炎鼻息肉的不同分型、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等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分析术后疗效,术后1年内随访.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4.38%(84/89),Ⅱ型治愈率为78.67%(59/75),Ⅲ型治愈率为61.11%(22/36),三型之间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4,P<0.01).结论术前对疾病的分型和术中对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式的选择是治愈的关键,而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脱敏药物,可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有效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综合评价鼻内镜手术在复发性慢性鼻窦鼻息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325例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手术,其中进行过1次鼻窦手术者157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135例治愈,治愈率为85.99%;进行过2次鼻窦手术者9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9例,治愈率为73.91%,实施过3次鼻窦手术者52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31例,治愈率为59.61%,实施过4次鼻窦手术者2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11例,治愈率为47.83%。不同鼻窦手术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同时,随着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亦增加。结论鼻内镜手术虽然能有效治愈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但随着复发次数即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呈下降趋势,因此应重视鼻内镜手术的术中处理及其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陈方军 《现代保健》2014,(21):130-13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胶体液及愈合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鼻内镜手术62例(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侧和对照组30侧,试验组应用医用生物胶体液灌洗术腔,再用愈合膜涂抹在脑棉片上,填人术腔;对照组用膨胀海绵加压填塞术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止血效果、疼痛反应及抽出填塞物后鼻腔黏膜再次出血、鼻腔粘连、术后鼻腔换药次数、鼻腔通气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止血效果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鼻腔胀痛发生率、鼻腔黏膜再出血率和鼻腔粘连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术后平均术腔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平均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胶体液及愈合膜,止血效果好,术后鼻腔胀痛少,术后粘连少,术后换药次数少,鼻腔通气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治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施行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转归与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而充分解除鼻道窦口复合体病变,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治疗的原则和关键;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应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50例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常规药物治疗组真菌性鼻窦炎25例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方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组真菌性鼻窦炎25例患者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分析治疗总有效率、窦口开放良好的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真菌块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结果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窦口开放良好的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真菌块消失时间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后患者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