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彭颖妮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83-1484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0.42%,术后为12.50%;对照组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8.33%,术后为39.58%;试验组患儿营养不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护理前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各项营养指标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胸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气胸预防、呼吸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气胸及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中有1名患儿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为0.55%,4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9%;对照组中有8名患儿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为4.37%,20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9%;试验组气胸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气胸、感染等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气胸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何丽艳  贺琼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73-1474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实施介入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感染预防、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饮食干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中有13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包括5例术后呕吐,4例皮下血肿,4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6.46%;对照组中有30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包括16例术后呕吐,7例皮下血肿,7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97%,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介入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感染预防、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饮食干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55-155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0例,采用自由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舒适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术后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和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儿分组,术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部患儿都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0.1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1.32%(P0.05)。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给予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儿利用呼吸机的时间,对其术后的快速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0例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前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儿哭闹次数、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减轻先心病手术患儿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心胸外科重症患儿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4例心胸外科重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的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Hb、 Alb、 TR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改善心胸外科重症患儿的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8,(3):465-46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耳鼻喉手术患者减低疼痛的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间行耳鼻喉手术患者130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65名,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依据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判断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并发症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10.77%),P<0.01;试验组的总护理满意度(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P<0.01;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耳鼻喉手术患者可改善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疗效,是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夏娟  徐霞 《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329-1330
目的分析与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病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以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术后均给予优质护理,对患儿术后的FLACC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并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患儿术后FLACC疼痛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0%,患儿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并控制其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试验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预后和心脏彩超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再次住院率为35.0%,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死亡率2.5%,稍低于对照组的7.5%,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F上升,同时其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ESD下降,同时其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减少患者再次住院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延缓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两种肠道外营养方式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治疗效果,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在陕西省勉县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低体重儿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强化组45例,对照组41例。除肠道外营养方式不同外,其它治疗均相同。观察两组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强化组肠道外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2.895,P〈0.05);强化组体重增加大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03和7.243,均P〈0.05);两组均无静脉炎、氮质血症及胆汁淤积的发生,高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较大剂量肠道外营养可以改善早产低体重儿氮质平衡,体重增长速度快,不会增加肠道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78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的措施,并贯穿在早产儿的日常护理中。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呕吐、腹胀、胃残留发生情况,记录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到达全肠道营养时间等。结果试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第1次排黄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喂养出现腹胀、胃残留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低体重儿喂养时给予新型护理干预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成熟,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 SGA)1岁时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追赶状况,为早产儿发育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将早产儿分为早产SGA组(35例)和早产适于胎龄儿(AGA)组(71例),随访至校正年龄12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追赶差异,生长迟缓发生率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 校正年龄12个月时,SGA组早产儿体重低于AGA组[(9.70±1.41)kg vs (11.03±3.52)k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P<0.05);体重增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AGA组(31.4%vs 1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5,P<0.05);两组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GA组智能发育指数低于AGA组[(79.4±10.9)分vs (85.3±16.1)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运动发育指数较AGA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时早产SGA体重增长和智能发育指数仍较早产AGA落后,应加强出院后营养监测和早期精神运动功能训练,促进早产儿综合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围生儿的不良临床影响,为改善母婴的预后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甲亢产妇55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按照甲亢病情情况具体分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对两组产妇产后结局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产妇甲亢控制情况与三组新生儿的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之间关系。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平均体重(2656.93±103.71)g明显低于对照组(3010.89±101.46)g,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现黄疸、早产以及胎儿窘迫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早期系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低体重(LBW)的发生率,降低黄疸、早产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的风险,有效的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小于胎龄儿( SGA)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至2014年温州市中心医院出生的SGA患儿90例,按照胎龄及出生体重分组:①胎龄分组:≥37周组12例及<37周组78例;②出生体重分组:≥2.5 kg组36例及<2.5 kg组54例,均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监测生化指标、体重、头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统计宫外发育迟缓( EUGR)的发生率;评价患儿喂养的耐受情况。结果①不同出生体重组:总胆红素( TBIL)、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尿素氮(BUN)、头围及体重增长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009、9.435、9.221、9.758、10.297、9.502,均P>0.05);出生体重≥2.5kg组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t=6.663,P<0.05)及EUGR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5);②不同胎龄组:生化指标(TBIL、CH、TG、BUN)及EUGR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39、11.445、10.280、10.775,(χ2=11.457,均P>0.05);与胎龄<37周组相比较,胎龄≥37周组头围及体重增长速度增加,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647、4.090、3.677,均P<0.05);③所有病例无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SGA的宫外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产儿早产原因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提出预防早产的措施,并为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及产科出生的共计43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大小将其分为28-31^+6孕周组(60例)和32-36+6孕周组(379例);按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出生体质量〈1 500g组(51例)和出生体质量≥1 500g组(388例)。回顾性分析其早产原因,并比较不同胎龄及出生体质量下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胎龄早产儿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其比例分别为44.6%,44.2%及21.0%(同1例早产儿可能存在2种或2种以上原因,如双胎合并胎膜早破)。28-31^+6孕周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6^+6孕周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早产儿并发症主要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低钙血症、呼吸暂停及新生儿硬肿症等。28-31^+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酸中毒、新生儿贫血为主,32-36^+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为主。28-31^+6孕周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32-36+6孕周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及胎膜早破易导致早产。对胎龄〈32孕周及出生体质量〈1 500g早产儿更应密切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救治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经糖代谢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20例孕妇根据护理干预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孕周小于28周进行早期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生命体征检测,对照组则在36周以后接受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比较两组母儿围产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体重、死胎、肺炎等方面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新生儿低血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GDM母儿围产期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