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自1999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纳洛酮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效果,并将纳洛酮与川芎嗪进行对比性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是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至今尚无良好的防治对策。最近研究发现,在缺血性脑率中的病理过程中,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纳洛酮(Naloxonc)可有效地拮抗这类物质介导的毒性效应。我院自1992年以来,对住院的脑埂塞病人,应用小剂量纳洛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脑梗塞后的神经元损伤是造成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报道纳洛酮能改善脑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1] 。本文观察纳洛酮治疗脑梗塞患者 36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在 1 998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期间收治 7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 ] 及CT证实。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 45~ 78岁 (6 2± 8岁 ) ;对照组 :男 1 9例 ,女 1 7例 ,年龄 44~ 81岁 (6 4± 1 0岁 )。所有病例病程在 72小时内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两组年龄、性别、并发症方…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洛酮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塞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基层医院,目前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有报道用纳洛酮治疗有效。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3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用纳洛酮8mg/d治疗急性期脑梗塞30例。结果表明纳洛酮对急性期脑梗塞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对小病灶效果较优。其中30%(9/30)纳洛酮试验阳性者疗效非常显著。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纳洛酮可通过阻断β─Ep加重缺血性损害的过程而起到改善β─Ep增高所造成的肢体瘫痪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8.
9.
用纳洛酮治疗15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分别于发病48h内,48h-10天,10天以后用药,结果发现治疗组,尤其48h内给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内10天后给药者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而且是发病后越早应用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7例脑梗塞患者,用小剂量纳洛酮治疗的观察,体会到纳洛酮治疗脑梗塞起效快、催醒作用强,副作用小,是继抗凝、溶栓、扩血管等方法之后,又一治疗脑梗塞的新手段,我们认为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②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治疗观察组4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治疗10天后观察患者的颅内压、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③结果治疗10天后纳洛酮治疗观察组颅内压增高患者对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及3个月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减轻,致残率亦少,说明其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周颍  李宗友  陆景红 《安徽医学》2007,28(6):492-493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的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络酮治疗A组(6~8mg/d)和纳络酮治疗B组(2mg/d),疗程15天;治疗前后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程结束后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纳络酮治疗A组和B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A组明显(P<0.01),而且无明显副作用;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均行常规治疗2周,观察组同时加用纳洛酮3.5mg联合血塞通0.5g静滴。在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浆、脑脊液中阿片肽含量,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阿片肽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阿片肽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纳络酮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 ,在早期有效的脱水治疗基础上 ,对早期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 9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按 2∶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2组均早期应用甘露醇脱水治疗 ,待脑水肿消退后改用血液稀释治疗。试验组入院时即加用纳络酮 4 .8mg d ,分 2次静滴 ,共 1 4d。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 1 4d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显效率 36 .0 7% ,总有效率 86 .89%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进一步观察 ,纳络酮在 72h内应用 ,各时间段疗效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 ,从发病到治疗时间越短神经功能恢复越快。结论 早期大剂量应用纳络酮是一种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络酮与醒脑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中,治疗组用纳络酮和醒脑静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与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9.6±3.4,较治疗前23.6±4.6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意识障碍转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络酮与醒脑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肯定的疗效,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纳洛酮针1.6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天麻素针600 m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86例采用胞二磷胆碱针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葛根素针0.4 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及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1%,对照组为74.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并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谭向红 《海南医学》2013,24(15):2200-2201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14d,根据格拉斯哥(GCS)预后评分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相较于对照组(57.5%)明显提高;清醒时间为(12.0±4.5)d,相较于对照组(18.0±5.0)d明显缩短;ADL评分为(68.0±18.0)分,相较于对照组(52.0±16.0)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9%)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0.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比较,治疗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能导致血清C-反应蛋白的分泌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发病12h内部分或完全前循环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6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21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梗死面积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后第3天、14天、21天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IH stroke scale,NIHS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灶最大层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fMRI脑功能成像评价针刺内关穴的即时效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相关脑功能区兴奋性的影响,对15例急性脑基底节区梗死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双侧内关穴,分别于针刺前、后行静息态fMRI脑功能成像扫描,获取两组被试静息态的fMRI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到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不同脑区的脑功能激活图像。【结果】患者针刺后,在右侧枕叶和左侧顶叶存在正激活,而左侧运动区有负激活。健康人针刺后,在双侧顶叶和枕叶出现正激活,在双侧额叶出现负激活。【结论】针刺内关穴对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的脑功能活动激活区域表现存在差异,提示针刺内关穴对机体病理与生理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